美国鹰派是什么意思?

素未相见的姐弟

美国有鹰派,也有鸽派,但今天的美国,这两者其实很难分的清了,主要是鹰派占据优势很多年,而鸽派在现实面前经常靠不住,所以逐渐的被边缘化。在1940年之前,美国是鸽派的天下,鸽派认为美国应该关起门来过日子,尤其是奉行“孤立主义”,不管美洲之外的事。这个思想其实是很有市场的,尤其是很多大资本家阶层支持这一主张,因为这可以让美国享受和平红利,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还能趁欧洲人互殴的时候大发战争财,而美国人只需要坐在后面数钱,而不用去前线拼命,可谓是躺赢。

这个路线其实是符合美国最开始的定位,美国在1800年之后流行一种“天命论”,认为上帝建立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统治美洲。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欧洲人逐渐被美国人赶出了美洲,美国人也扩张了大量的领土,成为美洲的霸主。这个时候鸽派还是占优势的,虽然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但是在1900年之前,美国人依然是大隐隐于世,不显山不漏水,不管欧洲乱成什么样,美国人就是不掺和。这种局面持续到了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渐的开始对外扩张,但主要也是在亚洲,对欧洲依然是不上心,并没有太多抢占殖民地的欲望,再说此时已经是殖民主义没落的时期了。

事实上,美国在后来参加一战,其主要原因也不是为了称霸世界,而是为了商业利益,尤其是战争期间协约国欠了美国很多钱,如果美国不参战,恐怕血本无归,于是干脆直接杀入了欧洲大陆。问题在于,美国人虽然达成了目的,可是却不愿意当世界老大,此时英国人已经颓了,法国人打废了,德国人垮了,俄国人被踢出了西方朋友圈,放眼望去也只有美国可以当老大,但是美国人不当,而是把烂摊子甩给英国人和法国人,结果就是大搞绥靖主义,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时间转眼进入1945年,美国带领西方世界打赢了二战,也接受了世界霸主的宝座,这也意味着“孤立主义”彻底没了市场,美国开始全球扩张,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因此在1945年之后,鹰派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因为美国要面对苏联这个外部威胁,鸽派其实主张和苏联关系缓和,但在现实运作中,美国和苏联互不信任,很难在外交上打开局面,比如说当年玉米在位时曾经有缓和的希望,可是因为后来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陷入了更加剧烈的对抗。因此鸽派的理想很远大,可是现实很骨感,而鹰派的主张,也与很多夸大的成分,但是更加契合美国的现实。因为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大事件,鹰派就借机炒作,而鸽派却没有炒作的资本,因此将话语权让给了鹰派,也有很多鸽派加入了鹰派。

好不容易等到1990年了,冷战结束了,鹰派也应该停止闹腾了吧?可鹰派偏偏不,鹰派认为苏联虽然垮了,但是美国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美国要的是绝对的优势,碾压所有的竞争对手,要不惜代价维护美国的霸权。因此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没有罢兵,北约也没有解散,而是不断东扩,因为美国已经取得优势了,自然是要把握机会好好嘚瑟一把。在1999年,美国的霸权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带着自己的北约弟兄绕开联合国,大举杀向南联盟,这意味着美国已经跨出了关键一步,那就是不再被联合国给掣肘,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动战争,毕竟苏联不存在了,能够制衡美国的最大力量消失了。

进入21世纪后,美国鹰派就更加不消停了,因为出现了911事件,于是乎美国高举“反恐战争”的大旗,大举杀入阿富汗,大举杀入伊拉克,即使自身陷入了泥潭,弄得美国政府焦头烂额,可是鹰派有自己的理由呀,那就是美国的敌人无处不在,如果美国不动兵戈了,美国自身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美国陷入了一个奇怪的逻辑,鹰派所假想的敌人,都没有与美国发生冲突,鹰派意料之外的敌人,却是无处不在,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图维坦

什么意思?顾名思义,鹰者,猛禽也。指的是美国政坛中存在的一种强硬势力,相对的就是所谓的鸽派。

美国鹰派一直是由美国政坛中共和党传统强硬派、国会右翼势力、重工和军火行业的财阀、军情部门负责人以及保守型智囊库等组成,在政坛中很有实力,特别是在美国对处政策上,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追求美国在世界的一超独霸。外交上,他们实行单边主义;军事上,强调美国世界警察的作用;经济上,则一切美国优先,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坚定维护者。特朗普新任命的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就是现时美国政坛鹰派人物的代表。

鸽派也常被称为“温和派”,但与鹰派并无根本性的质的区别,都是为美国利益报务的,只是手段与方式稍有不同罢了。简单地说,鹰派强硬,喜欢以硬碰硬;鸽派则讲策略,喜欢以柔克刚,但其实都不是善茬。比如基辛格,就是美国的“鸽派”代表。


50后男人

鹰派 ( war hawk)“战鹰”,或者“鹰派”,是一个源于美国政坛的政治术语,指的是在国会辩论中支持战争、是否参战、是否继续或升级现有战争的国会议员们。

“鹰派”的对立面当然就是“鸽派”了。众所周知,老鹰攻击性强,以捕捉其它中小型动物或者动物的尸体为食;

而鸽子则主要吃粮食和水果,并且在各种文化中是和平的象征。

“战鹰”一词是由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弗吉尼亚州国会议员约翰·伦道夫创造的,他是对1812年美国国会有议员鼓动向英国开战的坚定反对者。

从此,“鹰派”就被美国媒体用来形容那些在国会内主张战争,想通过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的人物。

比如小布什总统时期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以及现在川普政府中的博尔顿和新任国务卿蓬佩奥等人。

在现代战争中,“鹰派”往往主张“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打击”。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国落下了“9.11”恐惧症。

在这种“恐惧”心理驱使下,鹰派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竭力主张对“潜在的”敌对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

因此,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大搞“单边主义”,一意孤行的,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的主观随意性陡增。最典型的就是“伊拉克战争”。


闲看秋风999

世界各国在国内都是不同派别的,正常的国家叫鹰派和鸽派,不正常了国家叫抵抗派和和谈派,从字面就可以理解了,鹰派比较强硬,鸽派比较妥协。

鹰派和鸽派其实没有必然的分界线,也没有谁比谁正确,只是考虑问题的思路不一样,想要的结果是一样的。比如伊拉克战争时,鹰派主张进行军事打击,鸽派主张通过制裁等相对和缓点的方式,其目的都是要求伊拉克屈服,萨达姆下台。我们都知道最后鹰派占上风,军事打击了。那在伊朗问题上鸽派却占了上风,因为伊朗后面有国家支援,军事打击不是很好的方法。还有海地,先是鹰派占上风,随后又是鸽派占上风。

在美国,无论鹰派还是鸽派,他们考虑的首先是美国自身的利益,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没有特定的套路。

不光美国这样,英国,法国,俄罗斯……几乎所有国家都有鹰派和鸽派。鹰派也不只是军事打击,鸽派也不是只会谈判,在需要的时候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有时要求坚决对抗的反而是鸽派的人,两派之间的差距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方向不同。

比如要去军事打击一个地区,鹰派考虑到军事打击的困难,会牺牲多少军人,花费多少军费,事后占领区的统治困难等等,觉得不好,认为还是制裁和封锁较好。而鸽派考虑到人权问题,经济问题,国内财团问题等等,认为一旦打击后,这些问题可以立马解决,这时就会强硬的要求军事打击。

不仅仅是政治上有鹰派鸽派,在经济在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这两派的。在政治上是鸽派的人,在文化上也许就是鹰派的表现;在文化上鹰派的人也许在经济上是鸽派。

鹰派鸽派区别很模糊,分别只在于外界怎么认为的。


那年3282

鹰派只得是在美国国内某项政策上的强硬分子,相对应的就是鸽派,与鹰派相反,鸽派指的是温和的分子。事实上,鹰派和鸽派的划分并不科学,比如美国一个政治家可能对A国强硬,但对B国可能就是鸽派,或者说这个政治家以前是鹰派,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变成了鸽派。

当然现今的美国政治,在特朗普的带领下,在诸多外交政策上都转为强硬的鹰派。比如美国对伊朗的外交政策,奥巴马总统时期,美国已经同伊朗谈好了伊核全面协议,伊朗已经打算放弃开发核武器,换取美国取消制裁,但当特朗普上台后,全面否定了这一协议,开始采取对伊朗的强硬政策。美国的反悔不仅使得欧洲盟国大为恼火,更会刺激伊朗,使其重拾核计划,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乱不堪的中东局势更为混乱。


法大庶吉士

美国鹰派指倾向于用强硬手段解决问题,通常是指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而且会不惜一切代价。这些人通常有牛仔风格,典型美国人或传统美国人。早期西部牛仔如果与人有矛盾,就会相约一起,俩人相距可能十米左右面对面,然后同时拔枪射向对方,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美国西部牛仔文化,这样解决问题,当时是合法的,比较受人尊重。你看看现在美国警察拔枪射击的速度就知道,从拔枪到开枪都不用一秒,多少受西部牛仔文化影响。美国以前拍很多西部牛仔的电影,很精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