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现代作家龙应台曾高调提出:“孩子不会玩,就是缺点。”

诗人席慕蓉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没摸过树的皮,没踩过干而脆的落叶,我就没有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确实,上一百堂美学的课,

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

教一百个小时的建筑设计,

不如让孩子去亲手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

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

不如让他在户外弄脏自己的裤脚;

玩是孩子最大的天性

孩子小时候最大的天性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玩!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 在玩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找自己的兴趣并发现自己,父母或老师则需要从中观察引导孩子。玩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这是天性!既然是天性就要尊重。

● 处理好孩子的玩与学需要父母和老师用心对待,因为二者对孩子发展都很重要。学习让孩子获得书本知识,玩可以培养孩子与其他伙伴相处的能力,这些对孩子们的成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美国斯坦福大学专家对孩子玩的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01 较早的进行社交

玩可以给孩子提供与人相处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较早地进行社交,孩子通过和同龄人之间的玩耍可以了解伙伴情绪的变化。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02 调节与控制情绪

玩耍对于幼儿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能够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比如说几个孩子在玩同一个玩具时,孩子需要耐心的等待轮到他玩的时机,这就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孩子感到比较沮丧、心情不好时,需要有一种自我的控制,而不是立刻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03 促进肌肉发展

玩耍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玩耍可以锻炼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从而促进孩子肌肉的发展。比如说,拿笔画画,扣小纽扣等动作,就是主要有精细动作构成。另外,如果孩子为了去除玩具柜里的玩具,而跳起来去拿时,就是对其大动作的训练。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04 学会思考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学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会积极主动去思考如何解决,比如如何将积木垒得更高、拼搭出更复杂的造型灯;在玩集体游戏的时候,会为了公平玩耍,自己建立一些规则,并且在玩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想一些新方法,让这个游戏继续下去,这些都为孩子成年后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由此可见,孩子的玩里隐藏着大学问,虽然孩子才是主角,但粑粑麻麻们全身心地投入与陪伴,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你的陪伴,孩子会玩得更带劲,也会因此而拥有一份健康的心态。

怎么“玩”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会陪玩吗?

求助 地图

网页 应用 更多

关键词:家长与老师应如何充当一个优秀的玩伴呢?

01 多问开放性问题

玩耍是孩子的国度。进入孩子的世界,你除了多听,还应开放自己,多问多学。不要假设孩子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也不要急着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常常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太阳可以是绿的,云也可以是黄的,爸爸妈妈有了这样的包容力,孩子更能拥有他自己。多问问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的想法

02 遇到问题,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

游戏也是日常生活的缩影,孩子也会遇到问题和困难。爸爸妈妈可能会不自觉地帮他解决问题。其实游戏是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安全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搬不动他整箱的积木时,可以问问孩子“怎么办呢?”,多些耐心,你可能会和孩子一起享受他打开箱子,搬出积木,解决问题的得意与骄傲。

03 表达对游戏的兴趣

如果孩子对游戏没有兴趣,游戏当然不会好玩。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勉强他去玩他不感兴趣的游戏,很容易玩不下去。倒不如和孩子商量着玩,玩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游戏。爸爸妈妈在陪孩子游戏时,要和孩子一样真诚投入、非常专心,短时间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长时间的敷衍来得更有力量。

04 积极的倾听

孩子都需要爸爸妈妈注意自己,而且越多越好。倾听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和爱意,让他更想展现自己。孩子在游戏中所表达的可能有它潜在的涵义,爸爸妈妈多花些心思去倾听孩子所说的,收获的可能是孩子想对你说却不敢或不知如何开口的心里话。在倾听中,让孩子带领你去看他所看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