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如果没有对苦难刻骨的记忆,你不会明白复兴中华的可贵。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从这一天开始,在长达六周的时间中,超过三十万中国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被残酷屠杀。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每隔12秒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

几乎同时,

一个遇难者遗像的灯会亮起来,

然后再熄灭。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6周时间,30多万同胞遇害,

以秒来计算,12秒钟一个生命被剥夺。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致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

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

从1937年到2017年,

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浩劫过去了80年。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1987年首次统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登记在册的幸存者1756人。

1997年,1200人。

2006年,400余人。

2010年,200余人。

2017年,98人。

每一位老人的逝去,

都是历史记忆的损失,

最宝贵的“活证人”正越来越少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今年的国家公祭日,他们没能等到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就在2017年12月10日,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老人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管光镜亲眼目睹日军飞机来袭轰炸,他躲在河边大石头底下才侥幸生还。南京沦陷后,他还多次目击日军屠杀无辜百姓。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1937年12月14日,日军闯入南京城东南东文思巷杨明贞家的院子,企图强奸年仅7岁的她,父亲因保护她,被日军在脖子上砍了三刀,不久离世。次日,又有两名日本兵,分别强奸了她和她的母亲,母亲不久也去世了。她终生小便失禁,身心受到极大创伤,

“日军见到妇女就强奸,还有个12岁的女孩,被两个日本兵强奸后杀死。”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季培生目睹日本兵拿刺刀顶了舅舅肚子,叫他把棉衣全解开,之后在舅舅身上捅了一刀。奶奶就站在舅舅旁边哭。另外一个日本兵把奶奶拽过来扔到地上,之后拿枪往她头上脸上砸,打得奶奶爬不起来。

“日本兵带走了我家四个人,到现在再也没有见到过。”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李素芬永远不会忘记,妈妈被强奸时,丧心病狂的日本兵竟用刺刀逼迫爸爸在一旁看着,受刺激后两位亲人全都精神失常,不久相继去世。逃到安全区的10岁妹妹也遭强奸致死。

“这血海深仇我永不会忘,日军害得我变成了孤儿,我要控诉他们!”

时光流逝,

幸存者逐渐老去,

但历史会永存!

他们,正在用余生证明历史。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常志强,今年89岁。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天父亲和两个弟弟被乱枪打死,11岁的姐姐被强奸后杀害。收尸人告诉他,他的小弟弟趴在被刺杀的母亲乳房上吃奶,血水、泪水结成了冰块,母子俩冻在一起, 怎么也拉不开。

“那天太冷了,脚下踩着发黏的鲜血,一会儿就结了冰。”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刘贵祥,今年87岁。日军进城那天,家里草房烧了起来,弟弟被烧伤。刘贵祥和家人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只见十多个日本兵端着枪,将老百姓往水塘中赶,弟弟很快就死了。后来日军当场枪杀了父亲,村里还有十多个青壮年男子也被枪杀。

“日本兵经常进去抓人、拖妇女,有时就在墙边强奸妇女,有的小女孩也被拉去强奸。”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夏淑琴,今年88岁。她是战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国土、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

日军进攻南京前,夏家共有9口人。灭门惨剧就发生在南京大屠杀开始的第一天。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来到她家。父亲、外祖母、外祖父被枪打死,妹妹被摔死,母亲和两个姐姐被奸杀,她的背后被刺了3刀,昏死过去。转瞬之间,一家7口人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

“我要活着,为历史作证!”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对于这段历史

习近平这10句话必须铭记

80年前,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对于这段历史,习近平这10句话我们必须铭记。

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2.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3.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4.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5.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6.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7.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8.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9.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0.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南京是每个人的伤城

■单士兵

今天,是12月13日,我的心又住回那座城市——南京。那是我心中的伤城,我一直都希望她能拥有新的灵魂。

绝对不是因为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我才想起南京大屠杀。每年,刚进12月的门,我都会特别想念南京。仰望青山,面对江河,我有时还会默默自语,南京又要鸣警报了吧。

那时,心里就会回荡着撕心裂肺的凄鸣。这才是真正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声音最后的出口,就是眼睛,而且,常能带出泪水。

有时,我也会想,为什么自己会对南京大屠杀有着如此刻骨的痛感呢?还真得套用那位诗人的话来说,那是因为我对南京这座城市爱得如此深沉。

南京是我的梦想之地。在上世纪末,我从故乡苏北淮安到省府南京,去追逐年轻的梦想。那个冬日凌晨,在冷风里,在迷离的星光下,在狗叫声衬托的冷寂中,我背着滞重的行囊,走出幽深的街巷,走上赶往南京的早班车,开始漂泊人生。后来的生活并不太顺,有很多日子,在秦淮河边,在梧桐树下,我都挥洒过自己的忧伤。

那是我一个人的忧伤。只不过,日子久了,那点小优伤,在心里就被这座城市的大悲情覆盖了。为了融入南京,我读了太多南京历史。从六朝烟云到民国兴亡,从故国残梦到秦淮烟粉。我的南京呀,低回婉转,悲恨相续,真是个“短命王朝、偏安朝廷、悲情城市、伤感之地”。

但是,这一切,还不是我真正将南京视为伤城的原因。直到有一天,我读懂南京大屠杀,我知道,这辈子,南京在我心里,是一座永远的哭城了,是一个浓得化不开的伤城了。

那是一个夏天,我的情绪怎么也无法从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中走出来。“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这是她敲给现实的历史警钟;“如果我不曾得知南京暴行,面对这样一个拥挤而繁荣的城市,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所发生过的一切。”这是她写给庸碌生活的人生警句。张纯如的勇气与情怀,让我在那个烈日炎炎的午后,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绝望的手,坚硬的墙,还有陈列屠城血证的图像与物件,一下子把我推进历史浓黑的烟云中。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短短六周,日军在南京屠杀30多万平民和俘虏,平均每12秒就杀害一名中国人。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进行杀人比赛,一个杀了106人,另一个杀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于是以杀150人为新的比赛目标……这些冰冷而抽象的数字,这种惨绝人寰的罪恶,那一天,在纪念馆里,在我的心里,具象了,清晰了,铭记了。那场灾难,我读懂了。

热血只有在沸腾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冰冷。那个中午,空旷的纪念馆里没几个人,我身上越来越冷,心开始不停地颤抖,来自历史深处挥不开的呜咽低泣,在拼命往耳朵里钻。我跑了出来,趴到烈日下的墙上,开始哭,那一刻,我觉得泪水都快结冰了。我痛恨,人类竟然走到那样黑暗的历史节点,让无数生命在绝望无助中变成永远的冤魂,让一座城市在以后的隔代哭声中,还是挥不去沉重的伤痛。

从那时起,南京彻底成为我心中的伤城。后来的日子,我成为外省人,不断地漂泊。每次回故乡,经过南京,总会想起文天祥战败被俘后,经过金陵写下的那首《过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历史的亡国之恨,现实的飘零之苦,都托付在一座伤城之中了。

“原来,身边的人有一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竟然是这么可怕”,这是电影《伤城》里的台词。历史上的那个今天,有太多的生命消失;现实里的这个今天,如果人们对此还是无声无息,那才是真正的可怕。拒绝遗忘,学会反思,道理能说得很清楚,可是,在现实中怎么做,却往往总是成为遗憾。如今设立国家公祭日,也就是在弥补这样的遗憾吧。

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但是,南京应该是所有人的伤城。也只有读懂南京曾经的悲伤,才能在现实中学会砥砺前行,南京也才能拥有时代的灵魂。

八十年过去了

血与泪的记忆

不能忘,不敢忘!

今天,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0周年祭

我们慎终追远

以国之名行祭之礼

唯有铭记历史,不忘过去,

才能让和平的阳光温暖每一寸土地,

照亮每一颗热爱和平的心。

此刻,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请为30万遇难同胞转发!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无论你在何处,请驻足默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