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歌唱中的“打哈欠”

很多聲樂教師都談到在練聲和歌唱中,有意識的形成“打哈欠”狀態,使軟顎提提起,有利於聲音的喉腔、頭腔共鳴,這是正確的,但是一些聲樂教師沒有把這個問題講透、沒有完全講清楚,加上很多聲樂學習者在理解和運用上的偏差,使得聲樂學習者在歌唱中雖然有了一定的頭腔、喉腔共鳴,可聲音“下粗上細”,仍然喉音較重、僵硬、不自如

,聲音不好聽。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打哈欠”著力過重,在用力打哈欠的同時牽動了相關的喉部肌肉,迫使喉部下壓,造成喉部形狀和聲音很粗,而軟顎及以上很窄(同時沒有氣息進駐)而形成的。我們講的“打哈欠”是隻需要軟顎的提前而不需要牽動喉部肌肉,才能真正達到目的。怎麼做呢,一是在不唱歌、不練聲的情況下不要單獨練習“打哈欠”,二是在歌唱時的哈欠不能用力過重,“哈欠”的形成主要依靠氣流,而少依靠“肌肉力量”,在“喝氣”狀態下軟顎主要就被氣流推上去了(加一點點意識),這樣既提上了軟顎,又沒有“驚動”喉部肌肉,就達到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