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0 川南、川北

川藏线实际指的是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两条线路,两条线路都从成都出发,从甘孜后分叉,最后到拉萨。

大家普遍所指的川藏线,一般都是川藏南线,即G318成都-拉萨段。比北线更适合骑行。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1翻越14座大山——“地狱到天堂”

“身在炼狱,心在天堂”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从成都到拉萨,途经14座大山,其中4000米以上12座,在这12座中,东达山5008米、米拉山5013米。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从海拔513米的成都开始,骑行者需要反复经历上山、下山这样反复的过程。翻过一座山,从山顶一路下落到山脚,继续开始翻越下一座。

这样的反复无论对精神或身体都是很大的考验,除了体能上的折磨,煎熬,内心的孤独、在困难面前价值观的动摇等等,一切都考验着每一位挑战者的决心。

所以川藏线不好走,每年都有人在川藏线因意外去世,每年有更多的人满怀热情来骑川藏线,最后灰头土脸地推(搭)了一路的车,或原路折返。

现在川藏线的搭车越来越方便,有很多专门做骑行者后勤的团队往返在山路里,他们有完善的车载自行车工具、实惠的价格、还有提供载车载人直接到住宿地点吃饭洗澡的一站式服务。

沿途搭车的骑行者: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扒车上山的骑行者:

*危险行为,请勿效仿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自我安慰的骑行者: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面对山峰,人生经历不同,对生命的看法不同,每个人作出的选择并不相同。

并无严格的谁对谁错,一如年过60的长者,一生被社会、约定俗成的常规束缚 。待到年华老去,头发苍苍才有勇气拾起年轻时深埋内心的想法,他远没有年轻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后勤车若能帮助他骑完全程,收获自己的汗水与感悟,也是很好的。

万象人生,我们应当给予应有的尊重。

而对于凭借自己脚力骑行上山的骑行者(徒步者)来说,每到一座山的山顶,看着走过的路蜿蜒蛇行在自己脚下,心中征服的快感与豪情激荡难以自抑。

川藏线的最后一座山——米拉山海拔5013米,而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5020米,一个骑行者大可为自己骄傲,依靠自己身体的力量,从成都平原骑上了和大洋洲最高峰海拔相差无几的高度。

14座大山,实际是一种苦修与历练,一条虔诚者的朝圣之路。

“你翻越的,不仅仅是一座山峰。”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2明白有一种病叫高反,有一种气候叫高原天气

高反:

我的身体素质不算太好,但进入川藏一直没有什么反应。到了第一高城理塘才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头疼、恶心。后脑勺昏昏沉沉的,类似感冒后的晕眩感,身体稍微有点乏力。

那时,还不流行氧气罐。出现高反可以服用抗高反的药物,例如红景天。当地藏民告诉我,他们的土方就是多喝蜂蜜水,葡萄糖。比高原药物来的有效。

体验过上吐下泻,脑袋里的神经像有人在用力拉扯,意识不清。甚至有一种灵魂出窍的体验感。再到恢复身体机能,重新感觉手脚脑袋是属于自己的,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亲测,土方比药管用)后来我还不小心感冒了,幸好不严重,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拖到拉萨才算好起来。

所以高反还是很需要注意,特别是骑行者,对于第一次上高海拔地区的人,建议把身体锻炼好再来,没有基本的体能还是别惦记骑行川藏线了。提前吃一些抗高反的药物,或蜂蜜水。注意保暖。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高原天气:

“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这是写在业拉山上的一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高原天气的特点。

在红龙乡时,原本万里无云的天气,3分钟内分割两地,寺庙这头下起了倾盆大雨偏暴雨。黑压压的乌云。正大门前方30米外依旧是万里无云的艳阳天。天就这么在我眼前分割开。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

在剪子弯山那天,十分钟前天是这样的: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五分钟前是这样的: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然后就被淋成狗了: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还有一次,我独自脱队骑在前面,仅仅保持在队友前10公里骑行,最后我晒了一天太阳,脑袋都晒晕了到的目的地;而他们却淋了一天雨,最后还碰上了泥石流堵了半天……

所以在高原你会发现,和乌云赛跑这种事情是真正存在的。

03 他乡遇故知,见谁都很亲

不管你是以什么方式去,真正在骑行中,见识到了山路的奇险,明白了高原的艰难,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举步维艰。内心深处开始体谅每一个鼓起勇气来到川藏线上的人。

在骑行途中,会收获很多很多相互鼓励和赞美;每次和徒步者、骑行者伸出大拇指互道加油;每次和路旁热情的藏民们互道“扎西德勒”;每次收到自驾游路人的称赞;

到住宿休息,当你和身边的人随口说一句,你感冒了,很有可能同一旅店不同旅店热心的人都会为你送来他们准备的药品。

一路上收获无数的温暖和能量。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1. “加油!妹子”

在爬折多山的时候,当时我看着前方有一个身姿妙曼的女性在骑,速度不快。

我便“哈赤哈赤”跟狗一样踩踏板超了上去,潇洒地转头30°并没回头,道一声:“加油!妹子!”

然后继续“哈赤哈赤”地向前蹬,给妹子留下一个伟岸的背影。

正想回头看一眼正脸,忽然背后传来爽朗的大笑声:“小伙子,你得叫阿姨!”

2. “扎西德勒”

在前往理塘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道路旁是绵延至天际的草原,牛马在散步,藏居点缀期间,

依稀可以看见远方的藏民活动。

我那天心情特别好,我就扯着嗓子对着远方的藏民挥着手大喊:“扎~~~西~~~德~~~勒~~~”

声音传过去,藏民停下手边挤奶、喂马的活儿,对我挥舞双手:“扎~~~西~~~德~~~勒~~~”

3. 藏族小孩儿

藏族的小孩儿有好有坏,有的小孩儿学坏了,就拦路要糖吃,不给糖不放你走,使出拧你的车把,拉拽你的驮包等十八般熊孩子绝活——这算是比较糟糕的体验。

有的小孩儿就很可爱,他对你说“扎西德勒”、“加油”还不够,还冲上来给你推车,推着你的后座向前,显出他很有力的样子。

一个孩子上来推车,其他孩子也会争着上来抢功,推的力气不大,但你也只得使劲蹬两脚踏板表示很受用,另外道几声感谢。

4. 结识驴友

爬折多山时,和一位高考完来骑行的少年相互交谈鼓励;

在骑行安久拉山那天,我独自脱队单跑,我一路超车。直到遇上一个哥们,我超他后他必反超我,我们就互相彪起速度来,只是前后骑着,谁也不说话。我们一直前后骑到了午饭的饭点,几乎把所有人甩在了身后。他停下车,我也下车,我们就相互招呼,聊起天来如同老友一般。

他也是大学狗,是自己打工攒钱来川藏线的,我非常佩服他,我们当天并排骑上安久拉山,在山顶合了影,在下山时轮换扛风,当晚住同一家青旅。之后因为行程安排不同第二天也就没有同走;

在波密的青旅和一个青藏线进藏,川藏线出藏的骑行者同住,已经骑行一个月有余,感慨他的魄力;

也是在波密,遇到一个搭车的学姐,她也很向往骑行,问了我们好多话,最后留了联系方式,互相道别祝一路顺风;伴随着我的川藏线之旅,与当地人、户外爱好者沟通,这些积攒下的温情与正能量,回味时是最有风味的佳酿。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4 远离都市

骑川藏线——尼玛根本看不见城市啊!尼玛穷学生根本不要想独立卫浴了啊!一个破地方宾馆标间要500+啊!赶上北京三环内标准了有木有!骑了几天之后,最大的愿望是吃炸鸡啊,但是根本吃不到啊!真心感觉自己已经成了被文明抛弃的野人啊。

一起骑行的学姐发现标间尼玛比北京还贵,自己不得不睡十一人间后:“靠!老娘今晚跟十个男人睡觉了啊!”

当然不以都市为标准,还是有很多的特色

1. 住藏居:

沿路站点都有藏居青旅,有环境好的,有不好的需要自己选择一下。

有些通生意的老板免费用面包车拉骑行者去藏居住,可以直接连车带人拉走,也可以帮你把行李先拉走,你可以骑空车上去。

一个床位很便宜,50左右可以拿下,有的地方还管早晚餐,一般都有免费的酥油茶喝。

2. 喝酥油茶:

同地方喝过几次,好喝的微咸,浓郁,带淡淡的奶香;不好喝的,感觉像喝机油一样。

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如果是当地藏民请你喝,当你的杯子一空他就会给你盛满,第一次喝时出于礼貌我觉得杯子满的不喝不好。一喝他就给我倒,后来我实在受不了,就只有不管它了。

3. 道班房:

川藏线的道班,是以前修川藏线的工人或解放军住的地方,后来由于骑行者在较长的无人区路段内没有方便的落脚点,道班就应运成了接待骑友的场所。

道班虽然条件简陋,但是是最能代表骑行文化的场所。

随着时间推移道班会渐渐消失,但是川藏线上诸多道班(如最著名的119道班)留给骑行者的精神财富永存。

我在卡子拉山的158道班(海拔4000米以上)住过一晚,睡得是八人床,无法洗澡,早晚餐是大锅饭。

骑行者一起吃大锅饭,一起在厨房的灶台前取暖,睡前一起说说“梦话”,侃侃妹子,快哉快哉。

4. 没有信号、甚至网络:

川藏线骑行途中一般是没有信号的,但落脚的地方一般都有信号。

唯一一次落脚地无信号的体验就是在158道班,我的渣联通没有信号,然后我们发现我们整个小队都是联通……

由于西藏的政治环境比较特殊,我们比较“幸运”的有了另一个特殊的体验——我们去时赶上了达赖喇嘛70大寿,为了防止和谐信息传播,整个甘孜自治州连续断网近一个星期,断网包括没有移动数据、WIFI、有线网络,甚至短信都不能发……与外界联系只能通电话。

05 全身心拥抱自然

你还会遇上萌萌哒的大眼睛牦牛,藏区的动物基本都是放养,一户藏民初初知道自己放出多少头,待到牛仔出身的越来越多,他们也只有一个大概的数目。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的。

我当时瞅了这只牛半天,她在那儿默默地吃了一个骑行者扔的垃圾袋,咽进了肚子里。我正在琢磨呢,这东西她觉得好吃么,能消化吗?她“呸”一口把垃圾袋原封吐了出来。

请大家爱护环境。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强烈谴责扔垃圾的骑行者

还有牛懒洋洋的过马路,汽车、自行车什么的统统靠边让路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另外我见识了一头驴真的什么都能啃,当时我们在路边休息的时候,一大一小两头驴走了过来,开始对我的车子的驮包、轮胎、碟刹等各个部件“上下其口”,啃的不亦乐乎、口水满地。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但是要注意既不要被动物伤了,也不要伤着动物,不然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藏民,就会要求你进行赔偿。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6 还有许多有天险之称的险恶路段

通麦大桥——这个桥在2013年断了,一辆货车直接掉入激流中被卷走……导致失踪四人,包括两名徒步者。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通麦前的泥泞路段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抢修之后仍不断塌方.....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湿漉漉的裤腿——涉水路段

川藏线上几乎每年都有骑友失事的意外发生,除去塌方、断桥等意外的自然因素外,绝大多数事件都是因为下坡过快导致的,所以提醒所有骑友,下坡谨记:慢!慢!慢!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7 还有各类莫名的涂鸦

川藏线的涂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其实这种涂鸦和弹幕功能类似,吐自己的槽,让别人看去吧。

但有的涂鸦性质比较恶劣,除了在重要公共设施(垭口标志)上涂鸦外,有些标明“禁止涂鸦”的青旅内部,墙壁也已经一片狼藉。

我个人比较抵制这种行为,一路没在川藏线留下任何“遗产”。带走回忆,什么都不要留下。

分类了一下,涂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文艺型: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2. 倾诉型(其中包括million数量级的表白留言……没拍……)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4. 吐槽型

这是在一个简陋的室外厕所墙壁上的涂鸦。那个厕所中间木板是空的,下方是翻滚咆哮的大河,排泄物就直接自由落体到江里。能感受到大风嗖嗖地从洞里往厕所里灌。当时我看着这些留言,笑得差点掉下去。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8 祖国大地的异域文化

在川藏线路上,驾车/搭车快于单车,单车快于徒步,比徒步更慢的是磕长头的信徒。深入和他们交流也会对人生的有不同的收获。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本图来源网络)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09 后后后记

每个走上川藏线的人都有自己上路的理由。有为了寻回,有为了放下。

对于我来说,单单只是向往远方,向往未知的世界。如Carter和Edward在埃及的沙漠上俯瞰金字塔时,Edward感叹世界极景莫过于此。

Carter回答:“Wait till you see my mountain.”

山峰在那儿。

所以,关于川藏线的体验,最好的答案就是:上路吧,世界都在路上。

让川藏线改变你,别改变川藏线。

最最重要的是——别把命丢在那儿,生命不重来。

------------

鸣谢周忘夜、Allen提供的部分素材

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当你骑行川藏线,你会感受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