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老大杜月笙重庆吃了大亏,不敢声张报仇却是为何?


杜月笙,青帮大佬,上海滩地下皇帝,影响力涉及民国时期党、政、军、金融、文化等各行各业。但就是这么一个霸道人物也不是在哪都吃得开的,杜月笙在重庆就吃了大亏还不敢报复,只因为他得罪的是纵横四川数百年的哥老会。

四川哥老会扎根于当地数百年,影响力遍布方方面面,无论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均为袍哥所渗透。整个四川袍哥总人数能达到300万,而在重庆地区有将近1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0%以上。

哥老会有多猛?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的主力就是哥老会,侯宝斋、吴庆照、孙泽沛等哥老会大哥聚众十余万带兵围攻成都,清政府对四川的统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后,四川从省到县各级政府都有大批哥老会大哥任职。四川大军阀邓锡侯、刘文辉、王陵基、王缵绪、杨森、唐式遵等人原来都是哥老会大哥级人物。

杜月笙是名副其实的强龙,但面对影响力遍布四川各处、有枪有炮的哥老会也不得不低头。


当狗容易做人难

强龙难压地头蛇!

即便如杜月笙这样的民国帮会第一人,即便是在他江湖势力最盛的时候,此条铁律也是难被越过的。走出上海滩,杜老板顶多也就是靠着平日会做人攒下的好名声换一个异地互相捧场的局面。

一旦露出了想吞想并想蚕食的意思,地头蛇必将毫不客气地出来叫板示威。

杜月笙在重庆吃亏,正是属于人生正得意,江湖正纵横的时候。

那时候,杜月笙刚创立恒社不久,说这一桩地头蛇叫板民国帮会第一人的江湖轶事前,咱们不妨来看看杜月笙的恒社有牛叉。

1933年2月25日,上海滩法租界爱多亚路息庐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是恒社正式成立的日子。能加入恒社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比起杜月笙的江湖武班底“小八股党”,恒社主要扮演的是江湖文角色,因此凡加入恒社的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外加军界要员。

杜月笙规定,文职人员必须科长以上;武职人员必须少校以上;工商业人员必须主任职以上。

在杜月笙的枭雄史上,这是一次动作很大的江湖势力大整合,从地下到地上,其势力不仅得到了深耕,更得到了拓宽。

更重要的是杜月笙有戴笠的支持,其恒社得到了老蒋的认可。

因为这些,到1934年,恒社直接发展到了18组的惊人规模。

然而,杜月笙在重庆吃四川哥老会的大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实呀,这也不奇怪,要知道江湖上各门各派的界沟那不是一天两天划出来的,大的界沟少说都得有上百年的深度。

很显然,当时的杜月笙有些飘,他以为自己能飘过这道江湖界沟。

具体怎么个事呢?

为了不被国民党当局打压,杜月笙的恒社还有一个功能,做老蒋的手套,有时灰,有时黑。

这回就是如此,老蒋要招兵,但在江浙地区招兵的费用太高,于是就让杜月笙以恒社的社团力量到西南山区去招兵。

恒社西南招兵的大本营就设在重庆。

果然与官方招兵的路子不同,恒社招兵的路子不仅很野,而且还很受欢迎。

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杜月笙的恒社率先搞起了大路演,他们把上海滩的著名戏班子搬到了招兵现场。

当时西南的老百姓哪见过这个,所以恒社的路演很成功、很火爆。

在这里插一句,不得不承认,杜月笙确实是个策动民间力量的活动专家,不说这个,就说他在上海滩的屡次募款,哪次不是很成功,他发明的选美筹款的模式到现在不都还是屡试不爽嘛。

说回这档子事。经杜月笙的恒社这么一搞,招兵挖西南帮会的墙角事小,而就此让恒社在西南老百姓的心里扎下了根,那就是事大了。

江湖即是人心。

哥老会当然不能容忍这个。

好你个上海滩的杜月笙,你这哪里是招几个兵的事,分明就是蚕食哥老会在西南的根基!

龟儿子,不给你娃些颜色看看,当真西南的码头这么好吃欺头!

如此一来,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戏码上演了。

当时恒社的戏班子里有个当家花旦叫马媛媛,艺名“一枝花”。几场戏唱下来,这戏子不知让多少小兄弟丢了魂,枪打领头鸟,于是哥老会的兄弟就把这女人当成了下手对象。

第一回,哥老会没杀人,只是把这个叫一枝花的戏子弄到巷子里迷奸了。

哥老会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看看你杜月笙的恒社接下来会怎么干,是识趣地卷铺盖赶紧滚蛋呢,还是继续唱对台?

在上海滩,恒社哪吃过这样的亏,仗着自以为有的势力,他们竟然仔细追查起了这桩事。

这一追查不要紧,没过几天,枪响了。

这一回,哥老会很嚣张,他们闯进了恒社演出现场,直接掏枪把戏班里的另一名角常春恒给崩了。

这一崩,让恒社清楚地看到了两派之间的界沟。

杜月笙得知此事后很是不甘,可又能怎样呢?

山高水远。

换一方天地就是换一方老大,这是千百年来的江湖规矩,带血的规矩。

即便你拿命去拼,到头来也只能血本无归。

所以杜月笙只能吃大亏,咽闷气,调头走人。


黑句本

黑道上有句俗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杜月笙在重庆吃亏是因为他没有拜码头,得罪了重庆当地黑帮哥老会,只能忍气吞声,低调处理,不敢声张。

20世纪三十年代,杜月笙组建了帮会组织“恒社”,在上海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此时蒋介石正准备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为解决兵源问题,就委托杜月笙的恒社跑到重庆招兵。

当时的重庆位置偏远,信息闭塞,百姓穷的叮当响,杜月笙的恒社不远千里,把大上海的戏班子都带过来演戏,结果戏班子的演出非常火爆,对招兵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听说大都市跑来招兵,很多贫寒子弟都积极响应,一来当兵有能有饭吃,解决温饱问题,二来希望打仗立功,光耀门楣,恒社的招兵行动在当地搞得如火如荼,十分热闹,出尽风头。

可杜月笙却忽略了黑道上的一件规矩——拜码头,结果吃了大亏。

黑社会这东西不光上海有,各大城市都有,重庆一带就有有一个强大的帮会组织----哥老会。哥老会俗称袍哥会,在巴蜀一带历史悠久,势力庞大,恒社在重庆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可得罪了哥老会的大佬们,他们一不高兴,就决定从戏班子下手,给恒社一点颜色看看!

戏班子的当家花旦叫马媛媛,艺名“一枝花”,那是歌美人靓条顺,哥老会一帮龌龊大佬派人扮作“一枝花”的粉丝,把她骗到僻静处给迷奸了!

杜月笙何许人也,他一下就知道这是当地黑帮搞的鬼,开始追查此事。

这件“迷奸案”还没查清楚,紧接着又爆出一桩“人命案”。戏班子的一个名角儿常春恒正在台上唱戏时,一个人突然从台下窜出来,朝着常春恒连开两枪,常春恒当场毙命,现场乱作一团,凶手趁机逃之夭夭!

接连吃了两次大亏,杜月笙才知道重庆当地黑帮真心惹不起,自己在上海滩覆雨翻云,但强龙不压地头蛇,还真拿哥老会没办法,为避免扩大影响,杜月笙只好草草收兵,返回上海。

杜月笙回到上海,掏了一大笔钱赔偿受害者死难者家属,对哥老会欠下的血债,也因为重庆山高水远,最终放弃了报复,将这口气生生咽下。

很多人认为这件事说明杜月笙出了上海淘,也不过是一个忍气吞声的窝囊废,但在我看来,他的低调处理恰好证明,杜月笙不愧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如何看待杜月笙的表现呢?欢迎留言讨论。


狄飞惊

民国三大帮派:洪门、哥老会、青帮。这三个帮会能量都很大,黑白两道都有他们的身影,当时不少军政要员或出自三大帮派,或与三大帮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杜月笙,大名鼎鼎的上海滩皇帝,青帮三大亨之一,和蒋介石戴笠等人关系密切。但是哥老会也不是好惹的,势力遍及两湖和巴蜀地区,当地军阀多出自哥老会,如后来的四川省主席刘湘即出自哥老会。


青帮大致成立于雍正年间,潘清、钱坚及翁岩三人所创,主要以漕运为主业,因此多分布于江南一带。青帮与另一大派洪门(天地会)关系密切,有传闻说青帮的祖师爷曾是洪门弟子。

哥老会据传源于洪门,起源于两湖地区,活跃于长江流域,在川军和湘军中影响力巨大(四川地区的哥老会又被称为袍哥,与两湖地区的哥老会相区别)。哥老会在清末的革命中举足轻重,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哥老会,辛亥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杜月笙受蒋介石的委托,前往川渝地区替蒋介石征兵。这杜月笙也不含糊,带着戏班子就去了,敲锣打鼓,搭台唱戏,吸引了大批民众。

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杜月笙的人马闹得倒是挺欢,结果就惹恼了哥老会,采取了报复行动。哥老会先是强暴了杜月笙戏班的头牌女演员,以此为警告,没想到杜月笙并未引起注意,反而开始排查凶手。于是哥老会再次枪杀了戏班另一成员,这下杜月笙懂了,原来哥老会在向他示威了。

杜月笙虽号称上海滩皇帝,青帮三大亨之一,在上海滩可以呼风唤雨。但是离开了上海滩,那就是一条离开了水的鲨鱼,空有一口锋利无比的牙齿,却蹦跶不了。川渝地区本就是哥老会的地盘,实力不容小觑。


就算倾杜月笙之力,也未必能在哥老会面前占便宜,而且杜月笙的大本营在上海。更何况当时杜月笙的靠山蒋介石的触角也未能触及到川渝地区,此时与哥老会斗个你死我活,不值得。

因此,杜月笙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灰溜溜的撤回上海滩。


小镇月明

因为强龙不压地头蛇!

1930年代杜月笙在上海建立帮会,势力庞大,在上海滩呼风唤雨,但并不代表他可以把手伸到全国。

那时候杜月笙受蒋介石所托去重庆招兵,进展顺利。但却得罪了四川重庆当地的帮会哥老会,被哥老会找了麻烦,杜月笙看事不可为,便结束招兵返回上海。



因为上海离重庆山高水远,杜月笙也息了报复的念头,无奈咽下这口气。

从古到今,强龙不压地头蛇,真是至理名言!


用户3936567004966

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青帮头子杜月笙l赫赫有名,威震上海滩。连民国第一枭雄蒋介石都拜其门下,与其称兄道弟。但就是这个杜月笙,曾在四川,吃了四川帮会组织哥老会的亏,却隐忍未敢发作。原因很简单,你在上海滩是老大,在四川,你就连老九也不是了。

杜月笙没有寻求报复,甘願吃个哑脖子亏。这是明智的。他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欢迎点评。


WM晓奇

大家都说的很对,确实是因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杜月笙,上海滩的地下皇帝,青帮老大,相信很多人,都熟知这个传奇人物。其上海滩的事迹,咱就不说了,说一说他在重庆的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跟杜月笙两个人走的比较近,因为有些事儿,蒋介石也只能求助地下皇帝杜月笙才能办到,那时候蒋介石在位自己的兵源发愁,招不到兵,在上海招兵,又很贵,所以就让杜月笙去重庆招兵。那时候的重庆很不发达,很多的乡下人都在山林地区,信息闭塞,对社会和政局的动荡变化几乎没有知道的,因此许多家境贫寒的青年都愿意参军,一是能解决温饱的问题,二是希望在战场上通过立军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最初恒社在重庆招兵非常顺利,这让杜月笙和蒋介石都很高兴!

但是他们忽略了当时的地头蛇——哥老会,这是一条很强大的地头蛇,强大到可以和青帮较量,杜月笙似乎是没有注意到这条地头蛇,他为了鼓励青年参军,还专门从上海带来了戏班子,演出非常火爆,恒社也在重庆出尽了风头,可是这就得罪了哥老会,这个风头让哥老会的大哥们很不高兴,所以就准备动他了。

后来哥老会针对杜月笙的戏班子,做了很多“事”,从迷奸花旦到开枪打死名角常春恒,整个戏院乱做一团,这时恒社知道重庆是待不下去了,只好结束了招兵,带着戏班子回到了上海,而且对死难者赔偿了一笔银子,关键是吃了这么一个哑巴亏,是在是不甘心,但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道理他也懂,而且重庆距离上海又太远,只能这样不了了之了。


小马侃历史


历史很好玩

杜月笙,旧上海的“地下皇帝”,民国帮会第一人,被称为“上帝”,可以说在当时的上海杜月笙是一个跺脚就要震三震的人物。可令人奇怪的是就这样一位人物到了重庆,被人欺负,却不敢找回面子,最后也只是掉头而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说通了很简单也就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当时的重庆并不是杜月笙范围,而是四川哥老会的地盘,所以等到杜月笙的势力一进入重庆就受到了哥老会的全面压制,而杜月笙因为自己的大本营在上海对重庆的事情鞭长莫及,虽然想找中央政府帮忙,但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把杜月笙吃亏这件事情详细的说一下。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接到南京政府的指示希望他能帮政府招兵,考虑到在江浙沪地区招兵成本太高,杜月笙就派人去西南地区招兵,大本营就设立在了重庆,杜月笙招兵的法子首先搞路演,这个法子很受群众欢迎。


但这么做让重庆本土帮派哥老会就不开心了,江湖就是人心,你杜月笙敢到我们地盘上拉拢人心,那还了得,于是就开始对恒社的人下手。当然一开始他们也很文雅,只是把路演唱戏的女主角给办了。

但这自然没有把恒社的人吓住,毕竟大家都不是吓大的,这样哥老会的人就继续下手。这一次他们直接动手杀人,闯进恒社路演战场开枪打死了戏班子里面的一个角,这一次算是把事情挑明了,杜月笙知道事情后就着手解决,可没有丝毫办法,重庆地区都是哥老会的人,哪有杜老板说话的地方。


一树梅花一放翁

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之前了解过四川哥老会的一些传说。

杜月笙是上海滩青帮的老大,他在上海能够呼风唤雨,他在全国也是威名远扬,被称作“中国帮会第一人”。但是他的确是在重庆吃了亏,因为有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个帮会叫做“哥老会”,杜月笙在重庆惹了“哥老会”。

“哥老会”起源于清初,与青帮、洪门并称当时民间三大帮会,其成员叫做“袍哥”,盛行于四川、湖南一带,“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等等多项运动都与袍哥有关,其帮会在当地民众中很受认可,甚至政府对袍哥都是无能为力。杜月笙当时在蒋介石授意下来重庆帮蒋征兵,触动到了哥老会的利益,哥老会枪杀杜月笙聘请的戏班人员。杜月笙了解情况但是身在异地无可奈何,政府尚且无能为力,自己只能咽下这口气,默默回到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