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當今金融世界,到處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很多人靠著這種信息不對稱賺你錢,即使是銀行也在有意誤導各位,前幾天有個小夥伴跟老鄺提到銀行的理財經理給她致電,說現在有個50w的低息貸款產品,年化3%的利息,小夥伴問我是否應該申請下來?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老鄺一聽到這個年化利率,就知道這位理財經理又在玩文字遊戲,銀行靠什麼賺錢?——利息差。2018年是資本寒冬,什麼錢放到市場上拿不到4%的收益率,憑什麼還要倒貼送給你,因此今天撰文一篇解析一下市面上的這種虛假利率。

1、手機免費拿

我們先來看一條廣告,1000元的手機什麼都不用付,直接拿走,每月分期還款。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商家一般都是這樣計算的,總欠款=1000+1000*12%*3=1360元,三年付清也就是36個月,因此月供=1360/36=37.78元。各位小夥伴覺得每個月才37元,好便宜啊,但老鄺告訴你這個12%是虛假的利率,真實利率為23%,你覺得便宜是因為總價低,你試試1000w?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為什麼23%才是真實利率呢?這裡有個套路就在於商家給你計算的月供37元是包含本金+利息的,隨著你每個月還款,你欠的本金也在減少,可憑什麼在後續的還款中仍然要以1000元本金計算利息?

2、銀行低息借款?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位小夥伴,銀行給她介紹的貸款是這樣的:50w貸款,每年3%的利息,5年還清。銀行是這樣給她計算,每年利息=50w*3%=1.5w,每月利息=1.5w/12=1250元,每月本金=50w/(12*5)=8333元,因此本金+利息的月供就是8333+1250=9583元,每期固定這個金額,總共60期。

小夥伴又逆推了一遍,9583*60=574980元,57.5/50=1.15,看來沒錯,5年才給了15%的利息,年化確實是3%。對此老鄺仍然要說,這種算法仍然是虛假利率,真實利率為5.9%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要解釋這個套路很簡單,你借的本金是50w,分五年償還,確實第一年的月供9583元是真實利息,可第二年時你欠銀行的本金是多少?只有40w,為啥銀行還要按照第一年的本金(50w)計算你的利息?第三年時你欠銀行的本金只有30w了,為啥銀行還要按照50w計算你的利息?以此類推,每年你欠銀行的本金在遞件10w,可銀行計算你的利息仍然按照50w做基數。

至於逆推的15%又如何解釋?也很容易,如果按照57.5/50=1.15這種算法,那就讓銀行不要你歸還本金,也就是採用“先息後本”的方式,每個月只還1250元的利息,本金一直欠著,這樣才是真實的3%利息。如果真有這種低息借款,請你第一時間通知老鄺,多少我都借。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大家再換個思路想這個問題,你去買24個月的理財產品,假設銀行採用每月現金分紅的方式,銀行是不是每個月只把利息那部分給你?本金仍然在銀行手上,那逆推本文開頭的小夥伴,50w借款憑什麼你每個月的還款就是本金+利息?銀行都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這些套路,但在宣傳營銷過程中,故意不提或者裝傻才能賺錢。

3、房貸是否真實

老鄺在給小夥伴解釋虛假利率時,說道這種還本金+利息的分期還款都是套路,她就問我那房貸呢?30年等額本息或者等額本金是不是也是虛假的?由於房貸的計算比較複雜,我就簡單粗暴的說一句總結:“30年等額本息/本金的房貸,是真實的利率,而且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借貸利率”。中間的過程我就不解釋了,至於選擇長貸還是短貸?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相信老鄺的話,就聽我一句“儘可能的選擇30年等額本息”,也就是每個月還款金額一樣的。

真實與虛假,解析市面上的利率遊戲

總結

請大家一定要記住,房貸是最真實、最便宜的貸款,老鄺推薦“30年等額本息”。虛假的利率常見於分期還款、車貸、信用貸,以及最近因為雙合同,產生的各種裝修款項分期支付,如果你對這些套路沒有把握,建議在iPhone下載一個軟件叫“真實貸款利率計算器”,老鄺記得好像是¥7.00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