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寺遺事(揚州江都)

曹王寺,東距江都縣城約20裡。曹王寺原名雞鳴山,因地勢高拔,形如雄雞直立而得名。據老人云,唐代於此地建有“卉木寺”,供奉花神,香火很旺,足見這個地方培植花木已有悠久的歷史。

曹王寺遺事(揚州江都)

江、浙、滬一帶的“曹王廟”不少 圖為嘉興的

還有傳說,後來北宋滅亡,金兵南下,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金兵進攻江都,夜駐卉木寺,當地鄉民怒不可遏,夜焚卉木寺,使敵兵死傷慘重,殘部逃到揚州。主帥為報此仇,下令血洗曹王寺。當金兵臨近村莊時,但見遍地都是打著“曹”字旗號的軍隊嚴陣以待。金兵們個個畏縮不前,主帥見狀,也不敢戀戰,只得灰溜溜地撤回揚州。鄉民認為,這是曹王顯靈,保護了全莊人的性命。於是,卉木寺便更名為“曹王寺”。地以寺名,雞鳴山這莊子也就叫做“曹王寺”。同時,當地民眾還在曹王生日這一天(農曆三月十九)迎神出會,以紀念曹王的恩德。

以後,不僅是每年農曆三月十九這一天舉行廟會,而且在曹王寺亦即卉木寺裡,同時供奉著花神與曹王。這種人、神共奉的現象也一直延續下來。

曹王寺正殿呈正方形,磚木結構,重簷、斗拱、飛角、高脊,建在一座正方形的臺基上,莊嚴雄偉,曾為江都東鄉有名的古建築。正殿內懸有一副楹聯曰:“武伐南唐,一代功名垂宇宙;惠遺北宋,千秋俎豆惠鄉邦”。廟南有一個圓形池塘,廣一、二十畝,舊與河道相連,南通長江,今已湮塞。民國二十八年(1939)九月的一天,駐廟南公路要衝狐仙橋的日偽軍趁著晨霧,北竄“掃蕩”,沿途縱火,亦波及曹王寺,殿宇焚燬,煙沖霄漢,竟日不熄,千年古剎毀於侵略者的魔爪。

曹王寺遺事(揚州江都)

曹王寺的廟門外有一株大銀杏樹,相傳為曹彬駐軍時手植。清雍正年間編纂的《江都縣誌》記述該樹“大可八九人環抱,廣蔭數畝”。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黃慎見到這株樹,已周逾數丈,廕庇幾畝,幹如石結,癭似鍾乳。農曆三月十九曹王廟會祭祀文告中有這樣幾句:“雞鳴山頂有銀杏一株,樹大十圍,蔭遮十畝”,其高大可見。清道光三十年(1850),此樹曾遭雷擊,僅餘全株的八分之一,猶活,高數丈,枝葉尚茂,濃蔭四覆,仍結實累累,果大而甘。主幹有墜乳近十數,據云每百年方生一乳,顯示其年歲的古老。樹雖中空,殘莖尚存,抱圍一週可放大車18輛,約3至4丈。有人曾在樹內設白果園茶社,其體積之大,可以想見。民國期間,由於廟僧疏於保護,樹漸萎,葉小而不再結果。解放後,1969年8月下旬某日晚9時許,有颶風自西南來,致樹身向東北傾倒,千年銀杏遭毀。

曹王寺遺事(揚州江都)

銀杏樹

清代詩人宗子和作《武惠廟》詩,以紀其事:“十萬貌貅下偽唐,將軍功業紀旗常。王師到處民安堵,野老酬勳春薦羊。數畝清蔭留古樹,千秋遺愛重甘棠。張綱祠宇仍相近,同享人間俎豆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