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忧思悲恐惊,什么是七情致病?(下)——中医身心疗法

七情致病,是中医身心疗法里重要的基础理论,

因为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所以我分为上中下三篇,相继阐述,

而且因为涉及的中医术语名词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先收藏,然后慢慢阅读。

如有不当不尽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导!以便我继续学习、提高!谢谢!

喜怒忧思悲恐惊,什么是七情致病?(下)——中医身心疗法

1、恐,恐是害怕之意。一是对未来的惧怕,二是指突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某种惊惧心理。

是在异常情况下的应激情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

《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恐归肾属水,肾在志为恐,肾气不足则恐。

《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善恐。”

肾藏志,心藏神,血不足则志歉,志歉则恐,恐则神怯。

故《素问·调经论》言:“血不足则恐。”

内脏气血不足导致恐惧发生之后,恐惧又能使气机功能紊乱。故《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精气下陷。”是指由于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常,故肾主二便、主生殖的功能失调,而出现溺频溲多,甚则二便失禁、阳痿、遗精、滑泄等病症,同时,“恐伤肾”、“恐则脾气乘”,由此还可引发癫痫、癲狂、痉厥等更为严重的身心疾病。

喜怒忧思悲恐惊,什么是七情致病?(下)——中医身心疗法

2、惊,惊即惊吓之意。

与恐相似,但惊为自不知,

从外而致,恐为自知,从内而生。

惊是骤遇危险,突然面难,不知所措,

或目击异物,耳闻巨响,致目瞪口呆,甚至昏厥。

《临证指南医案·惊》:“惊则伤胆,恐则伤肾。”七情之惊致病,主要伤及心、胆二经。

《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

临床出现心悸、怔忡、惊厥等。以上这些认识,有助于人们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区别对待,

抓住要领,从而准确地遣方用药,或针对性地应用情志相胜疗法

关注我,一起关注身心健康!

喜怒忧思悲恐惊,什么是七情致病?(下)——中医身心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