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詩人楊至成詩歌裡的戰場

楊至成,貴州三穗縣人,侗族。他是貴州省唯一的開國上將,是57位開國上將中的4位少數民族將軍(壯族韋國清、蒙古族烏蘭夫、侗族楊至成、瑤族李濤)之一,是參加南昌起義的4位上將(蕭克、趙爾陸、楊至成、周士第)之一,是參加長征的48位上將之一,參加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的3位上將(劉亞樓、楊至成、李天佑)之一,是建軍以來15個軍委總後勤部(總供給部)部長之一,是著名學府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武漢軍事經濟學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高等軍事學院)的創建人之一。

他不僅是一位身經百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而且頗具詩人才情。

將軍詩人楊至成詩歌裡的戰場

1961年,楊至成在井岡山題詞

楊至成將軍在20世紀60年代初的短短四、五年間,創作了100多首詩詞,部分發表在《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光明日報》《北京晚報》《貴州日報》和《將帥詩詞選》上。

將軍詩人楊至成詩歌裡的戰場

楊至成將軍手跡

楊至成將軍一生戎馬生涯,有著凡人難以比擬的豐富生活經歷。雖然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在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由於緊張繁忙的戰鬥和工作,使他無暇顧及詩詞之類的業餘愛好,但是,他非常崇拜毛澤東能把戰鬥生活譜寫成優美的詩篇。最使他難忘的是當年在井岡山的一次戰鬥——黃洋界保衛戰。

當時他負責後勤保障和聯絡工作。這次戰鬥打得十分激烈,從早晨打到午後。留守黃洋界的紅軍以一個團的兵力連續打退了敵人三個團的四次進攻,敵指揮官惱羞成怒,以迫擊炮猛烈轟炸紅軍工事,情況十分危急。楊至成便迅速組織人員把在湘南起義中繳獲的一門迫擊炮從茨坪軍械修理處拖運到黃洋界山頭上,對著敵人陣地連發三炮,開始兩炮因受潮成啞彈,第三炮呼嘯飛出炮膛,落在敵人指揮所上炸開。旋即四面山頭上旌旗飄揚,殺聲震天。敵人以為朱毛紅軍主力已回到山上,便匆忙棄陣潰逃。紅軍乘勝追擊,奪取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勝利後的楊至成很興奮,不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那種激動的心情。

這時,毛澤東和朱德在率領紅軍主力返回井岡山的途中聽到這一大捷後,也非常振奮。毛澤東即興賦詩一首《西江月·井岡山》,其中的“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抒寫的就是這一事件,使那一炮永遠載入了中國革命的戰鬥史冊。楊至成讀到毛澤東的詩作後,讚歎不已,把它抄寫珍藏,並且認識到生活產生文藝、文藝源於生活的道理,表示自己一定要向毛澤東學習,要學會將戰鬥生活譜寫成革命的詩篇。

20世紀60年代初,楊至成將軍得到中央軍委批准掛職休養。這時他有了較多的時間來處理他的業餘愛好,也充分利用時間遊歷祖國的大江南北,重訪當年浴血戰鬥過的地方,他詩興大發,不禁拿起筆來進行詩詞創作,以一代名將的眼光與胸懷來表達志向,幾年間凝成了100多篇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詩詞佳作。

將軍詩人楊至成詩歌裡的戰場

1961年,楊至成(右三)重訪井岡山

我負留守責,管理指戰傷。

籌備醫藥品,下山運食糧。

領袖多關懷,至今難以忘。

1962年8月,楊至成在南昌視察時, 回憶“ 八·一” 起義往事,他在《參觀南昌東校場》一詩中寫道:

城東大校場,八一動刀槍。

我連幸臨陣, 烽煙豈能忘?

僕前與繼後,山河放光芒。

常思建軍節,更希國防強。

記敘了1927年7月31日,他任二十軍三師六團六連指導員,在軍部召開的連以上幹部會議上,接受了主攻南昌大校場的任務後,遷回到敵七十九團、八十團後,包圍了敵人。8月1日凌晨,起義槍聲一響,他和兄弟連隊衝入敵人院內,一陣猛衝猛打, 酣睡的敵七十九團還摸不著頭腦,糊糊塗塗地當了俘虜。敵八十團妄圖頑抗,則大部被殲。

1961年10月,為紀念遼瀋戰役十三週年,楊至成回顧了1946年10 月,蔣介石國民黨軍隊侵佔了遼寧安東、通化等地後,於12月又集中兵力向臨江地區進犯,同時加強松花江南岸各要點力量。我東北民主聯軍南滿部於12月至1947年4月3日,在臨江、通化地區四次打垮了敵人的進攻。我北滿部隊也於1947年1至3月,三次出擊松花江南岸,配合臨江地區作戰。此役共殲敵5萬餘人,收復了南滿輯安等5座縣城及西滿、遼南部分地區。為了記述這段壯麗的歷史,楊至成在《回憶東北解放》一詩中寫道:

雲霄號角響關東,怒髮衝冠遍地紅,

三下江南聲威震,四保臨安眾志雄。

白山黑水煥春色,林海雪原照晴空,

閃電族旗高日月,乾坤旋轉歌大同。

將軍詩人楊至成詩歌裡的戰場

楊至成將軍手跡

1963年,楊至成在人生的旅途中已度過了六十個春秋。他追懷往事經歷,揮筆寫下了《六十生日感懷》:

生在清光癸卯春,父亡母養撫成人。

少而入伍黃埔校,壯大參加南昌軍。

內戰十年踏火焰,長征二萬曆艱辛。

一生革命不苟喘,期待兒孫更日新。

詩中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以讀黃埔軍校、參加南昌起義和長征為榮耀,希望兒孫繼承前輩革命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將軍很重視這首詩,將它寫成條幅,掛在自己的客廳裡, 又將這首詩寫在自己相片的後面,贈給家鄉親屬晚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