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考試是如何作弊的?

在古代,科舉考試是絕大多數學子登入仕途的主要途徑,然而為了能夠步入仕途從此平步青雲,有些考生便百般尋思各種高妙的作弊手段。總體而言,中國古代考場中的作弊,起於兩宋,盛於明清,其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收買考官特別是主考官;二是帶夾帶應考;三是直接請人代考。

中國古代考試是如何作弊的?

對於上面的第一種作弊手段,一般家庭肯定無法做到,那得有雄厚的家產財富做後盾才行。所以,這類作弊成功者多出自家財萬貫之類的家庭,當然你也得有門路。至於第二種作弊手段,則是作弊主流。而且,這類作弊還有從古保留下來的實物證據。例如浙江寧波鎮海九層發現了一件清代鄉試中的作弊夾帶。這個夾帶是一塊長六十里面寬四十釐米的白綾。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米粒一般大小的工整小楷。其中還有用紅色圈注出的重點。雖說這塊白綾也不算大,但上面竟然抄寫的內容大多出自《四書五經》,總字數就達四萬多字。此外,還有發現的一件四五釐米見方的袖珍版夾帶。據說是考生藏於靴子中而帶入考場的。最後一種作弊手段最是赤裸裸。當然,限於史料目前似乎還沒找到直接證據。

中國古代考試是如何作弊的?

對於考場作弊,古代也像現代一樣,始終嚴查重罰。唐代科舉考場就駐守有衛兵,考生進場前要接受全身搜查,防止考生作弊。而武則天時更是直接將試卷姓名部分遮蓋起來,防止疲倦者從中搗鬼。這種方法沿用至今。後來考前的審查更為嚴格,如金代對考生不僅要檢查頭髮,甚至連耳朵、鼻孔都不放過。後來更進一步發展到考前洗澡裸檢,而且進場時穿戴的是朝廷為大家準備的統一的服裝。

中國古代考試是如何作弊的?

與嚴格加查相輔的是重罰。據說,在清代如果考生被發現攜帶夾帶,就會被罰銀三兩。而對於那些收受賄賂,在考場中甚至此後批卷以及錄取的過程中,徇私舞弊的考官,處罰輕則罷官流放,重則人頭落地。雖從古至今對於考試作弊,始終有各種各樣的嚴懲,但還是會有那麼多人會鋌而走險,為了權也為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