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另一位抗金名將也諡號“武穆”?曾五千步兵殺退十萬金軍!

南宋時期,曾出現了很多抗金名將,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岳飛嶽王爺了,嶽王爺過世後被追賜諡號“武穆”,但是在南宋時期,還有另外一位抗金名將也被賜“武穆”諡號

這個人是誰?又有什麼卓越的軍功?

這個人叫劉錡。史書記載,劉錡是將門之後,有潘安貌,懷李廣技,聲如洪鐘。

有一次,軍營門口的水缸中盛滿了水,劉錡搭箭上弦一箭射中水缸,箭拔出來之後缸中的水像柱子一樣噴了出來,此時劉錡不慌不忙,當即又射出一箭,不偏不倚的正好將原來的箭孔堵住。看到這情形,在場的將士紛紛對這種高超的箭術佩服的五體投地。

還有另一位抗金名將也諡號“武穆”?曾五千步兵殺退十萬金軍!

宋高宗繼位之後,親自召見了劉錡,隨後特地任命他為閣門宣贊舍人,派他前往岷州,擔任隴右都護的職位。到了岷州之後,劉錡率兵與西夏的軍隊交戰極少落敗,西夏人聽到劉錡的名字沒有不害怕的。

怕到那種地步?就西夏人剛剛懂事的孩子哭起來哄不住的時候,父母都經常用“劉都護來了!”這句話嚇唬小孩子,小孩兒聽到這句話,立馬不敢再發出哭聲。

還有另一位抗金名將也諡號“武穆”?曾五千步兵殺退十萬金軍!

1140年5月,金國撕毀了與南宋簽定的和平協議,對南宋實施了大舉侵犯。

劉錡聽說之後,立馬開始分析金兵的意圖:金兵大舉揮師南下,必然要首先佔領了東京開封,進而再進攻順昌。

劉錡針對這種情況,預先率領了3000人去退守順昌,準備在這裡死守,阻止金兵繼續南犯的意圖。

他為了堅定將士們的誓死守城的決心,效仿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做法,派人把穎河等水道的所有船隻鑿穿扔到了河裡,對一眾將士表示,只有決一死戰才是唯一的出路。

於是士氣大振,男子紛紛做好死守城池的準備,婦人們相繼磨刀礪劍,爭呼躍曰:'平時人欺我八字軍,今日當為國家破賊立功。”果然不出劉錡所料,沒過多久順昌就被數倍於守軍的金兵圍攻了4個晝夜,將士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誓死與城池共存亡,經過數次血戰,殺金兵不計其數,城池完好無損。

還有另一位抗金名將也諡號“武穆”?曾五千步兵殺退十萬金軍!

這時候金兀朮接到了順昌失利的消息,立即親自率領了10萬金兵精銳增援。劉錡面對金兵這種更為強大的陣勢,再三考慮,選擇了智取。

劉錡下令讓部將曹成等人率兵去迎擊金兵,沒過幾個回合,便假裝墜馬被金兵俘獲。在金兵大營被審問的時候,曹成按照劉錡事先所編造的話回答說:

"劉錡是太平邊帥子,喜聲伎,朝廷以兩國講好,使守東京圖逸樂耳。"

金兀朮聽了曹成的口供,認為這劉錡只不過就是一個花花公子,在心裡狠狠一頓鄙視,心裡想著這種大將都不夠自己打的,於是也就沒有帶攻城的重武器,選擇了輕裝前進,直逼順昌城外紮營,連營15裡,全軍毫無戒備。

還有另一位抗金名將也諡號“武穆”?曾五千步兵殺退十萬金軍!

而劉錡這邊也選擇了按兵不動,只是先派人悄悄的在穎河中投毒,幾天之後,金兵被毒倒了一多半,幾乎沒了什麼戰鬥力。

這時候劉錡認為時機到了,當即組織了一支隊伍,手持長柄大斧和長把標槍,排在陣地的前列,專門砍金兵率先衝過來的騎兵的馬腿。這騎兵一倒地,立馬用標槍刺殺。

這一戰,劉錡大敗金兵,把金軍的所謂"鐵浮圖"和"柺子馬"打得沒脾氣。也就是因為這一戰,劉錡的威名在全軍中傳開,"順昌之戰",也被金兵看成是恐怖的末日。

還有另一位抗金名將也諡號“武穆”?曾五千步兵殺退十萬金軍!

第二年,金兀朮再次率大軍南侵江淮地區,南宋朝廷也再次命令劉錡率軍迎戰金兀朮。劉錡仍然運用順昌城那一戰的打法,首先大破金軍的鐵騎兵,一經接觸,金兵們就驚呼"此順昌旗幟也",紛紛抱頭鼠竄逃命去了。

但是,此一次的大捷,並沒有給劉錡帶來好運,相反,因為此戰遭受到了主和派的排擠,後被派往荊南府、潭州做地方官。

1162年2月25日,劉錡"嘔血數升而卒。贈開府儀同三司",後諡"武穆"。宋孝宗追封為吳王,加太子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