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什么可以垂帘听政?

季我努学社

文/搞哥读史

在慈禧的传奇一生中,曾经三度垂帘,每次都成功地延续了其政治生命,使她成为了晚清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之所以可以垂帘听政这么长时间,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都有,是许多复杂原因交织的结果。

主观方面,固然离不开慈禧本人的政治野心、才干和手段;而客观上,我认为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第一,作为太后的合法身份,第二,强有力的政治伙伴,第三,外间舆论的支持。

一、

慈禧第一次垂帘,发生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这次垂帘听政,是慈禧政治生涯的开端,其中有一定的运气因素在里面。

先是,咸丰皇帝病重,留下年幼的皇子继承皇位,即同治皇帝。由于咸丰对弟弟恭亲王有所猜忌,决定将其踢出权力圈子,在指定的顾命大臣名单中没有恭亲王的名字,这给了恭亲王和两宫太后勾结,合谋发动政变的机会。

清朝立国以来,从来是以顾命大臣辅佐幼帝,从没有过垂帘听政的做法。就连御史董元醇呼吁垂帘的奏折中,都承认

“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但最终慈禧能够成功发动辛酉政变,实行垂帘听政,一方面是有恭亲王和慈安太后这两位可靠盟友,另一方面是因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太过揽权擅政、不得人心,导致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倒向太后和恭亲王一方的缘故。

二、

慈禧第一次垂帘听政,持续了近十年,直到同治皇帝成年大婚,即行归政。如果同治皇帝健康长寿的话,后面也就没慈禧什么事了。可惜的是同治私生活不好,染上天花重病,刚亲政没多久就驾崩了,连后代都没有留下。

同治一死,给了慈禧太后复出,二度垂帘的机会。此时的慈禧,政治能力比第一次已经进步许多,为了继续垂帘,慈禧提出不能立成年人为帝,最终选了醇亲王的幼子载湉即位,是为光绪皇帝。

在光绪成年之前,慈安太后突然死亡,导致慈禧地位暴涨,作为臣子的恭亲王越来越难以与其抗衡。在中法战争期间,慈禧以战事处置不当为由,将恭亲王罢免,把所有权力收归自己手中。从这之后,慈禧成为了清朝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三、

慈禧扳倒恭亲王后,朝中已经再没有任何与之对抗的阻力,理论上来说,慈禧可以一直垂帘听政下去,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不过光绪成年后,慈禧还是假装“归政”了一番,自己跑到圆明园过了一段退休生活。

然而,慈禧虽表面归政,但实际的用人大权和兵权始终牢牢掌握手中。在戊戌变法期间,因光绪有尝试夺权之举,慈禧立刻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

这一次,慈禧本想直接废黜光绪,另立新君,但并未得到舆论支持,因此她也不敢轻举妄动。由于废帝势难成行,最终慈禧宣布“训政”,并开始了第三次垂帘听政的生涯。


搞哥读史

在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不止慈禧太后一位,当然慈禧太后也不是最后一位,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能够垂帘听政呢?而且从1861年到1908年慈禧太后实际掌握权力长达47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一般发生在皇帝比较年幼,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政务的情况下,比如西汉的吕后,东汉的窦太后,唐朝的武则天,南宋的谢太后都曾经垂帘听政过。慈禧太后所处的时代也刚好处于皇帝年幼不能处理政事的时候,1861年咸丰帝去世之后留下一个独子载淳,就是同治皇帝,当时载淳才仅仅6岁,所以必然需要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当时是东西两宫太后同时垂帘。1874年,同治皇帝因病去世,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控权力,选择了自己的妹夫的孩子,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这就是后来的光绪帝,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还是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驾崩后,慈禧太后继续垂帘听政。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本来准备继续垂帘听政的,不过仅仅过了一天,11月15日,慈禧太后也驾崩了,所以她的第三度垂帘听政的希望就破灭了。

除了晚清的客观形势上需要太后垂帘听政以外,慈禧太后个人的权力欲望也是她长期坚持垂帘听政的重要原因。慈禧太后虽然不通文墨,但是她的权谋却是连男性都不能赶上的。所以她能够在晚清复杂的政治局势当中保持对权力的绝对掌控。

客观来讲,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在晚清时期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现在看来晚清时期真正能够驾驭各方的也只有慈禧太后,其他人不管是光绪帝、载沣还是隆裕太后都差点火候。


青年史学家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带着一家老小,王公大臣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而留下他的弟弟恭王奕訢与联军谈判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1961年咸丰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并传位于六岁的皇子载淳,就是我们所知的同治,其母叶赫那拉氏懿贵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咸丰帝驾崩前以肃顺等八大臣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以辅佐幼主。而肃顺知道懿贵妃不是寻常人,为大清江山他力劝咸丰效法历史上的钩弋夫人故事,赐死懿贵妃,免除将来天下大乱,但咸丰未允。


本来慈禧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权利的人,现在自己孩子登基了,却给他派了八个辅佐大臣,分他的权,而且还想让咸丰帝把她赐死,心里当然不痛快了,而远在北京的恭王奕訢,也没有进入八大臣之列,于是他们叔嫂二人密谋准备除去肃顺。于是在回京途中,双方都加紧了动作。肃顺暗中派遣刺客欲杀慈禧没有成功,而恭亲王率军出迎,反把肃顺等八名“顾命大臣”一举擒获。并于辛酉年将肃顺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其余7位大臣或被杀或被囚,肃顺的党羽从此势力殆尽。史称辛酉政变。


而后大清就开始了,慈禧、慈安两宫垂帘,恭亲王议政的阶段。慈禧一生三度垂帘听政,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直至于1908年去世。

慈禧能够三次垂帘听政,执政大清半个世纪,而没有人撼动她的地位,不得不说她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我觉得她能够这样稳如泰山有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一、个人政治手腕强硬,能力超群,精于谋划,就恭王奕訢都被她罢免夺爵,后来恭王奕訢都不得不放下皇子亲王的架子,彻底臣服。不得不说她手段狠辣。

二、慈禧又不同于武则天,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大量提拔自己武姓之人,让大量外戚充斥朝中,掌管军政大权,最后引来李氏后人和其他大臣不满和反对。而慈禧却没有这样做,他的家人都未有大势封赏,所得爵位皆为清廷对于皇后或皇太后家族的恩封惯例,而非“违制”的特例,不以外戚执掌大权,慈禧太后特别关注爱新觉罗氏家族与那拉氏家族关系、不给其他人以攻诘口实。

三、慈禧垂帘听政这几十年,所立皇帝年纪都偏小,而且都是咸丰的近支,这也保证了血脉的纯正,而由于皇帝年纪小,不能够独立处理朝政,这时这些王公大臣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继位的小皇帝借重于朝廷重臣,或依赖于亲近太监,或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就出现一段时间皇位与皇权的分离错位,这就有可能导致权臣专擅或母后外戚专政之类太阿倒持的朝局。而慈禧一直表现好像都是忠于爱新觉罗氏的,其能力也不错,于是乎就她继续垂帘听政好了。



综上所述,慈禧一直是忠于大清的,至少她没有走武则天的路,没有大杀爱新觉罗的人,而且也未让外戚专权。所以慈禧能够在晚清时期得到大多数满清王公大臣的支持,从而执政朝政半个世纪。


史话传奇

首先说一下这个垂帘听政的由来,这并非源于清朝,也更不是慈禧太后本人所首创,其实是早已有之。众所周知,在我国封建传统观念中,男女有别的思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代,那些有钱有势有地位的妇女,在与家庭以外的男人讲话时,都要由身边的侍女、丫环等人内外相传,或者隔窗、隔幔、隔屏与来者对话。作为皇太后的慈禧本人,亲临朝政都要与臣子对话,既听取属下的奏折又要对听者下旨,还要对其察言观色。中间隔着窗、隔着幔、隔着屏或由身边的太监、宫女来回传话,实在不方便,所以就用稀疏可见的帘子来代替窗、幔、屏。总而言之,不管是隔窗、隔幔、隔屏还是隔帘,这

首先是为了表示男女有别


再说一下为什么慈禧太后可以垂帘听政?这就不仅仅是男女有别的问题了,涉及到女性参与国家决策,执掌国家的身份问题了。首先,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据记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其自公元前306年,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慈禧(1835-1908),满洲镶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其与慈安(光绪暴崩,死因成谜)等人共同发动政变(辛酉政变),从而执掌朝政。1873年同治皇帝载淳成年后,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但仍然把持朝柄。次年,同治病死,慈禧立载湉继承皇位,即光绪皇帝,又实行垂帘听政。1889年,光绪大婚成年,慈禧宣布撤帘归政,退居颐和园,但朝内一切事务仍然出手干预,光绪帝实为居于傀儡地位。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老慈禧第三次临朝称制,1908年病逝,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7年之久。


为什么慈禧可以垂帘听政呢,首先,她所经历的晚清社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者未曾遇到过的,之所以这样说是西方工业革命后,清朝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已经严重恶化,内部更是朝中各股势力斗争激烈,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了清廷的统治根基。其次,她三度垂帘,一方面说明其有着强烈的权力,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欲望的背后,她也实在有迫不得已之处,也就是你不害别人,别人也会害你。因此,与其让别人掌权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一是咸丰死后,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把持朝政过于张狂,严重威胁到她这个“寡妇”的地位,于是出现了她和慈安联手奕訢导演了辛酉政变。再次,年轻的同治过早去逝,只好让不是亲生骨肉的光绪继位,自己担当了看护者的身份,彼时曾是同盟军的奕訢逐渐不把其放在眼中,变得尾大不掉,于是第二次政变“甲申易枢”,将奕訢势力集团逐渐边缘化。第三次戊戌政变是光绪的变法太过激进,慈禧是不会纵容此种事态发展下去的。于是囚禁光绪,第三次训政。


史说新传

1861年咸丰皇帝逃到热河行宫,这年8月咸丰病死。咸丰的遗诏为以自己六岁的儿子载淳继皇帝位,并任命自己的亲信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总摄朝政。载淳即位后改年号为“褀祥”,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由贵妃上升为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咸丰的皇后钮钴禄氏也上升为皇太后,尊号为“慈安”。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她为了获取清朝的最高统治权与慈安太后密谋除掉肃顺等八大辅政大臣,并与外国侵略者所支持的恭亲王奕䜣勾结,同时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

1861年9月,恭亲王奕䜣以吊丧的名义到热河与慈禧、慈安商议,决定回京除掉肃顺等人。11月两宫太后带着载淳回到北京。大学士贾桢、周祖培等在恭亲王的指示下上奏请皇太后亲操政权。慈禧太后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三人,另外五位革职治罪。将载淳的年号改为“同治”(即母亲和儿子一起治理国家的意思)。


历史军魂

因为 当时光绪皇帝年幼无知不能执政 慈禧太后掌权为了不让大清帝国落入他人之手 不让自己的地位不稳 她就选择了垂帘听政 这保住了她的大清帝国 也维护了她的权威 而且慈禧太后是个很强势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