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火车头27717902

这个问题是稍微有点瑕疵的,后世诗人虽然对李广很推崇,但是也没有否认卫青霍去病的功劳啊。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被认为武将的最高荣誉啊。。

如果单从历史功绩来看,李广确实不如曾经击败匈奴,在大漠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卫青。但为什么后世的诗人对李大家推崇。

咱们先大概了解下李广这个人。 李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实际李广也是个悲剧的人物,年轻时,是世家子弟,本应该远征漠北,但是在文景二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是被动的,不敢主动出击,李广一直被埋没。到了武帝时期,西汉远征匈奴,本以为李广能够大展才华,但是却出来卫青霍去病两个绝世将星,李广根本没有立功的机会,就算出征,也只是侧翼部队,不是主力,所以,最终李广羞愤自杀。



我们再来看看后世大概有哪些诗人的作品是怀念李广的

诗人王昌龄在其诗《出塞》里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严武的《军城早秋》:“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高适的《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王勃的《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些人以用典的手法表达了对李广的怀念与同情,熟悉文学的朋友可能知道,用典对诗的作用。根据《辞海》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所以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后世诗人对李广倍加推崇了 首先,李广是个对抗击匈奴的英雄,(虽然不是主力,但是也率军对匈奴作战) 其次,李广个人品质很好,为官清廉,经常与士兵同吃同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广一生不得重用,有点怀才不遇的感觉,最终都没有封侯,让人同情,同时也能引起一些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功名,借歌颂李广的作品表达自己想为国尽忠但不能重用的委曲情怀。


瑞瑞说历史

读唐朝人的诗歌,你会发现李广在诗人笔下,基本上只有两种形象。

第一种是赞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赞美李将军的勇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队山”——赞美李将军守卫边关,功劳赫赫;“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赞美李将军爱惜士卒。

另外一种情绪是同情:“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讲李将军白首未封侯,可怜;“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李白)——李将军白首未封侯,还死在边关,可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王维)——李将军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围绕“李广难封”这件事情来说。所谓“难封”,指的是李广将军一辈子,从来没有封过侯。李广有才华,可惜不遇赏识。这种反差很容易让失意人形成强烈共鸣。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种自况:我的本事很大,才华纵横,可惜没有得到施展。这个世界有负于我!于是,他们到处寻找类似悲剧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屈原是其中一个,只不过屈原的君王楚怀王实在是个昏君,实在难以借来自况。唐朝人在汉朝的历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两位,一位是文人贾谊,另一位是武将李广。他们生活在明君治世,却不受重视,唐朝诗人拿来抒情,恰到好处。

李广一生最大的悲剧无非是:打一辈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关于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细辨析,其实并不冤枉。汉朝以军功封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严格地说,没有打过胜仗。这和他的作战风格有关,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关。

唐朝诗人厌恶卫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这两人都是皇亲贵戚,仗势抢功,卫青逼死李广,霍去病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这样的怪罪其实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卫霍二人出身都很卑贱,他们不过是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大放异彩,才到到皇帝垂青。李广是边廷名将,他的机会原本更多,只是时运不佳而已。李广之死事件中,卫青其实是没什么责任的。李广的军队因为迷路,在沙漠时白白逛一圈。卫青身为主帅要追究李广的责任,是职责所在,也在人之情理。李广自觉羞辱,干脆自杀。其实,他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再也看不到建功封侯的机会。一则李广年纪已经大了,不再有上战场的机会;此外,当时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役,基本结束了。

霍去病射死李敢,草菅人命,这确实是他的过恶。李敢自身也有问题,他埋怨卫青对父亲之死负有责任,多次轻慢卫青。这种事情在古代官场是很难容忍的。这件事情,卫青基本上没有责任。卫大将军性格温和,待人宽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唐朝诗人抬高李广贬低卫青说来说去只能拿出身说事,其实是很不公道的。

唐朝诗人同情李广,只是舔舐“不才明主弃”的伤口,哀叹自身不遇,希望引起君王的重视,赏个一官半职,以便荫妻封子。至于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的真实原因,恐怕他们自己也不愿真实面对吧。


菁城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后人评说汉代名将李广時,认为李广一生镇守云中边关,战功卓著,没有功劳有苦劳,却至死都没有得到封侯的不平慨叹。李广之为将,上能忠君尽职,下能爱惜士兵。一生清廉,武艺高强,从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执政,圴为边庭守将,多次大败匈奴于塞外。文帝時就称李广功劳之大,可封万户侯。可是文景之治時期,国家对匈奴的政策尚处守势,匈奴在山西云中郡一带的动作,因有守将李广的名气震慑,亦不过小打小闹的袭扰而已。大规模的战争始终没有发生。所以文帝称赞李广将军功劳可封万户侯,不过是于国家和平局面而言,李广将军确实有一定贡献而已。汉朝的万户侯,可是要有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那样的重大军事功绩才能受封的。李广还不具备这样大的军功,文帝的称赞,仅仅是对李广守卫边彊历年辛苦的口头褒奖。到了武帝時期,征伐匈奴的战事才提高到国家反侵略战争层面。但是这時的李广,已经进入老年,不能再担任全局性对匈战争的指挥官了,这既是年岁的原因,也是武帝对老将军的体恤和爱护。所以卫靑任攻伐匈奴主将,武帝一再叮嘱卫靑照顾好李广。可李广偏不服老,非向卫靑要求担当重大战役责任,卫青惧于皇上的叮嘱,不敢委泒李广担当克敌战役重任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作为三朝武将,李广认为,自己从青年時代起就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和匈奴小打小闹几十年,一直没有机会显露身手。现在机会来了,立功机会到了,你们却嫌我老不中用了,什么意思啊。我读西汉演义和司马迁史记,的确曾在字里行间发现卫靑将军要按武帝叮嘱照顾老将李广,而老将军李广则不对这种照应领情。于是可想而知,矛盾是会产生的,一个怕老将有闪失不敢向上交待,一个不服老要执拗建功。卫青怎么办?只好派李广任务,让他自领一军绕道参与夹击匈奴的大会战。而这绕道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尽量让老将军多走些冕枉路,不要赶上残酷凶狠的两军逐鹿大决战,以免有失。于是李广要急于赶赴战场立功,便想不按行军路线抄近道,却不料孤军冒进,偏师在大沙丘里遇风沙阻隔迷路,还中了匈奴的埋伏。不但全军不还,李广还被敌踦俘虏。匈奴兵抓住李广,想用他向单于请功,李广先是装病,继而装死,匈奴兵便用两匹战马做成担架驮了李广行军,却不料半途上李广从担架上飞身跃起,夺取敌兵箭矢,抢马逃脫了性命。你想想,这样的将军,战后还能封侯吗?后来论功行赏,全军都有功劳,唯独李广不但身无寸功,自己还兵败被俘,没追究他的责任算是好的结局了。于是李广羞愤之下自杀身死。司马迁并末将李广之死归咎于武帝或卫青,说明卫青从根本上说,没什么愧对李广的地方,李广之无功,自己也感觉非是皇上或卫大将军对他有什么不满的待见,而是自已生不逢時,自已青年時代没有赶上卫靑,霍去病这样建立万世功名的机会罢了。乃至羞愤自杀后,人们对李广之死寄以深深的同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能胡乱编泽的是,后来有人竞把卫青,李广,霍去病的关系对立化,说什么卫靑有意排挤李广,不让他立功,然后李广自杀,李广的小儿子李敢便把卫靑痛打一顿,而卫靑的外甥霍去病为了替舅舅报仇,又在上林苑蓄意射死了李敢,云云。真是可笑之极。这些人们解读历史,不去读時人司马迁所修《史记》和班固著述的《汉书》,却去相信关羽是项羽投生的,曹操是韩信托胎转世来结果汉室江山的冯梦龙似的大乌龙。哪是那么回事?卫青是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李广的儿子李敢是汉武帝的宮庭卫队长。岂是一个执戟之人想打就能打到的角色?还有,李广作战的边彊在山西云中一带,霍去病征伐匈奴的主战场是甘肃河西走廊的西北地区。古匈奴的地盘应是今天的蒙古和内蒙古。霍去病十七岁随同舅父从军征战,一显露才能便被汉武帝重用为骠踦大将军,连舅舅卫青都赶紧让贤,退居二线,让霍去病担起扫荡匈奴的全责。后来霍去病大破匈奴五路单于,直接把匈奴的残兵败将穷追猛打追击到遥远的俄罗斯境内。连汉武帝专门为他修建的官衙都不领受,说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这样一个勇冠三军的良将之人,会为舅舅的一点私人恩怨,把曾经同朝为官的李广之子,而且还是皇室卫队长的李敢用冷箭射死?太不知国家法度和心胸偏狭了吧?何况霍去病少年時期就知道李广的赫赫威名乃国家边庭宿将,后起之人且不知道礼让三分?再者,二十三岁去世前,一直重任在肩,五年的平匈之战,他哪里有机会囬到朝庭来为舅舅报私仇,泄私忩啊。抹黑英雄人物,古代有之,现代亦有之。但可信度在哪里?就可有的说了。因此用功劳比,当時的李广,确实没有卫靑,霍去病的不世之功。可是凭长期为国家守边的功劳,卫靑,霍去病就不及李广了。李广在文帝,景帝执政時期就是国家一级上将,那時卫靑还是小小的宫庭家奴,霍去病更是小毛孩子,正与同是少年人的刘彻皇子在宫庭里玩过家家呢。后来卫靑,霍去病因汉武帝刘彻继位而发迹了,算是后起之秀。一生功过自不可埋没。然而人们同情李广,深知世道对他不公,表明李广苦劳大于功过,便替他老抱不平。加上后人李陵也在元帝時期与匈奴打仗,走了父亲的弓背路,被俘投了匈奴,被单于王泒去遂降苏武,遭致李广全族被朝庭杀害。一代名将的命运归宿竞如此不堪,难免引来诗词文人们的慨叹,便不足为奇了。至于说到霍去病二十三岁英年早死,是他射杀李广之子李敢的天道循环,因果报应,更荒诞可笑了。如若是说,卫靑,李广,霍去病,包括武帝,岂不成了人渣和垃圾,哪还有什么君臣名将的君子之风和名将风流气度啊。


李老根2017

我是“脑洞大开的历史”,关于李广的事儿写过万字长文在《历史学家茶座》发表,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够格。李广当时的战绩小,今天的名气大,之所以出这种反差,主要原因就是历代文人的“接力宣传”。咱扳指头算一算,为李广鸣冤呐喊的都有哪些文人大咖,好长一个名单:

骆宾王

王勃

陈子昂

王昌龄

高适

王维

李白

杜甫

岑参

李商隐

……

再来两首关于李广的名诗(不要告诉我你没读过):

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林深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陵中。”(这一首的作者你知道不?)

这么多著名诗人为什么对李广“情有独钟”?因为李广胸前有个标签,他们觉得挂自己胸前也挺合适——“怀才不遇”。中国古代文人往往自视甚高,志气高远,但眼高手低,结果得不到重用。他们要发泄这种怀才不遇的情绪,又不能直接对当朝抱怨,只好借助历史上相似命运的人物来“代表”一下,李广就是这样的“代表”。

李广不仅是诗人热情讴歌的对象,还是普通百姓眼里的悲剧英雄。当时信息传播方式有限,没有流行歌曲之类,而文人的诗歌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传唱很广。因此,李广在民间的名气越来越大。

卫青与霍去病的官儿比李广大,战绩也比李广强太多,为什么文人们不去写诗称颂呢?

因为这两人春风得意是靠裙带关系,文人在嫉妒他们成就的同时,又认为他们得势不够硬气(靠关系得位置有施展平台),有酸葡萄心理作怪。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们虽然尽说李广好话,不为卫青与霍去病鼓吹,但历代兵家却推崇卫青与霍去病,认为李广无论治军还是打仗,都不行。

如果我是老大,也会重用卫青与霍去病,而不是李广。


脑洞大开的历史

人称霍嫖姚,卫青也不少

谁说写霍去病的诗句不多,无论李白、杜甫、王维等等大诗人都写过霍去病的诗句,而且很多都是以霍嫖姚的形式出现。

不过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匈奴人写的那首: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失我今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


而且关于赞美卫青的诗句也不少,所以并不是说没有什么人去赞美卫青霍去病。

名篇的效应

首先不否认李广这个人,只是可惜他没有像张骞和霍去病那样自带GPS的大脑,在进军匈奴的过程中迷路最后自杀,实在是可惜了这三朝名将了。
不过李广能在诗句中出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名篇的效应,像是王昌龄的《出塞》这等千古名篇就给后世记住李广这个名将加了一定的分数。(注:龙城到底指匈奴的祭天之处,还是指卢龙城即汉代右北平所在地,这里存疑不过后一种解释合理一些


都是杰出的将领

其实无论李广亦或是卫青、霍去病都是西汉将领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传下来的诗词虽然多,但是名篇相比这些诗词总量还是少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如今学的却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赞美李广的诗词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错觉,认为只大力赞美了李广一人而已。所以说并不是没有去推崇卫青霍去病二人的功绩,而只是自己没有怎么去了解造成的误解。不过这也算后世为李广讨回了一个公道,毕竟我们的飞将军“李广难封”啊!


淡看天上月

李广比卫青、霍去病出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李广自身的原因,李广抗击匈奴,有比较突出的贡献,而且为官清廉;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建庙追封,李广得以名扬后世。而李广和卫青、霍去病有一段私人恩怨,卫青造成了老年李广的自杀,霍去病则为私仇,故意射杀李广的幼子李敢,所以卫青、霍去病后世褒贬不一,这里我详细的介绍下。

首先,李广出名的原因是,一生鞠躬尽瘁,抗击匈奴,是汉朝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广个人在汉朝和匈奴的影响力都比较大,李广善于射箭,也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个佳话,比如《水浒传》中花荣因为箭法准,就有了“小李广”的绰号,但历史上的李广是死于自杀,《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最后也是自杀而死。

其次,李广为官清廉,为军事百姓爱戴,李广常把自己的俸禄分赏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做了四十多年的官,两袖清风,也没购置自己的家产,为官清廉,为百姓所追忆。

最后,唐太宗李世民追认李广为自己的先祖,后来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时,就安排了李广,为李广建庙,一直到宋代,设古代名将庙,安排七十二名将时,里面依然有李广,所以李广的名声由于李世民的推动,在后世流传的更长远。

李广和卫青、霍去病之间有一段恩怨,因为李广晚年抗击匈奴时,汉武帝担心李广年老不能取胜,让卫青不要安排李广做前锋,于是卫青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故意安排李广进攻时绕远路,而又没有很好的与老将军协调好私人关系,导致李广为了抗击匈奴,率军进入沙漠后,因绕远路没有向导,而迷路,没能赶上大战。卫青自己与匈奴大战,又没捉住匈奴军的首领单于,因为李广没能加入战斗,卫青回来后又找李广对质,最后李广愤愧自尽。

卫青作为全军的统帅,由于管理上的失误,和下属在战前和战后,没有充分和谐的沟通,导致老将军李广自杀,卫青这个统帅有管理失当的责任,是难辞其咎的。李广自杀后,幼子李敢把卫青打了一顿,卫青因为心中有愧,把这事压了下来,也没向皇帝告状,但霍去病为了帮舅舅卫青报仇,在后来的甘泉宫狩猎中故意射死李广的幼子李敢,这是因私怨,蓄意杀害英雄后人呀,所以霍去病最后的下惨也不是太好,二十三岁号称因病去世,是因果循环,还是有内幕原因,真相只有历史自己才知道。


导演林增荣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李广的身世:


李广,西汉名将,身怀绝技,武功超常,被匈奴人尊称为“飞将军”,并避而走之。


李广出身于一个戍边的武将世家,乃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功臣——战国名将李信之后。


北方多战事,李广自幼习武,弓马娴熟,长大后身高臂长,力大无穷。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将军夜间看到草里的石头,误将石头当做老虎,引弓射之,竟然一箭射入石头里拔不出来了。



这段细节,经由诗人卢纶那首著名的《塞下曲》中传神的描述成为怀念李广的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武功盖世,这是李广在后世诗词中被传颂的最响亮的原因之一。


此类诗句还有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相信大家一定也不陌生。


受儒家思想影响,我国古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大多要求德才兼备,且德大于才。


所以有能力有品行的人多会被追捧。


虽然李广战绩与他同时代的卫青,霍去病相比,都不算厉害。


但司马迁一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李广的一生做了盖棺定论式的最高的评价,也是后世诗人称颂他的另一个原因。



人们传说,他不仅英勇善战,战功赫赫,而且对部下非常谦虚和蔼。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小片段:当时李广和一个叫程不识的将军齐名,但两人带兵的方法差别很大。


程不识带兵纪律很严明,每天操练不说,一旦出征安营扎寨,必力求稳妥。但李广不一样,他出征后很少约束部下,安营扎寨也没有一定之规。


住下来之后,士兵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此,士兵们都很爱戴他。


这样的带兵方式,上级那儿当然不会讨喜,因为会让别的将军不好带兵,但李将军在士兵中的口碑肯定是好的很。


诗人高适的《燕歌行》正是反映了后世诗人对李广的这种称颂。


《燕歌行》是首叙事诗,前面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场战役的过程。最后四句,是全诗点睛之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意思是说,将军为功名利禄而来,骄横轻敌乃至战败。小兵卒们战场厮杀,何曾是为了个人功勋?沙场征战自古是苦,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指挥有方,爱护士兵的“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好将领呢?



可见,李广爱护士兵。


在那种白刃相接,血肉相搏,动辄断肢掉头的冷兵器时代,爱护士兵的好将军毕竟少之又少。


除去称颂的,另有一类,是对李广的命运表示叹惋的诗句。


比较有名的当属王维的《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还有“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里面感叹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我们且来看看“二王”的写作背景。《老将行》描述了一位老将军,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老来却落个“无功”被弃的下场。


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


王维创作这首诗于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他被降职监察御史,奉命出塞,得以深入士兵中,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顺便借着写诗,吐槽一下对时政的不满。


而王勃的感叹,则是因为“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


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逢重阳节,洪州都督闫伯屿大宴宾客。


王勃在席上即兴作《秋日登洪福滕王阁饯别序》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者众多。


而李广,一身绝技,戎马一生,到头来,非但难封侯,还落个自杀的下场,那简直就是“悲情”英雄的代表啊。



再加上卫青,霍去病一家子皇亲国戚,后台硬,自己又年轻有作为。李广当时已经四五十了,反而屈居人下,这又给他的悲情英雄形象重重描上一笔。


李广作为战场上的英雄,是一块金字招牌,但作为帅才却有失稳妥。


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很适合历代文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之时,把自己带入其中,借古喻今,抒发情怀之用。


有书

成功之人志同道合,失意之人同病相怜。

飞将军李广,西汉一代名将,历经了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代帝王,常年北拒匈奴,劳苦功高。但终其一生也没能封为列候,反而因为贻误战机而愧而自刎,让人唏嘘。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的代表作《滕王阁序》中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因为李广劳苦功高而未能封为列侯,致使后世文人经常为李广鸣不平,加上文人本身也有怀才不遇之感,往往也喜欢借李广的遭遇来自我安慰,而对作为成功者的卫青,霍去病等人,文人们就没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了。因此,卫青,霍去病少见于文人笔下就容易理解了。

那么,李广到底应不应该封侯呢?该,但汉武帝并不欣赏李广,李广也确实没在汉武帝时期做出过突出贡献,所以李广至死都没能被封为列侯。

为什么?这要从西汉时期的边关政策说起。秦汉时期,正直匈奴最鼎盛的时期,秦始皇不堪其扰才修筑了万里长城来御敌于国门之外。西汉建国后,刘邦御驾亲征匈奴,结果大败,被困于白登,险些被俘。之后刘邦乖了,开始和亲匈奴。绕是如此,西汉北部边界还是一直不和平。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对内“文景之治”,对匈奴的策略是以防为主。李广正是在这种边防策略下在边防上到处“救火”,因此他才有了“飞将军”的雅号。汉景帝时,对内对外的政策均没变化。李广在边防线上依然充当“救火队员”。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经历了三代帝王的韬光养晦,终于可以北击匈奴了。因此,对匈奴也由被动防御,四处救火变成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了。这让以善打防御战出身的李广非常的不适应。这相当于在足球场上把守门员当攻城拔寨的前锋来用了。如此一来,李广在汉武帝朝难有作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最后,因为贻误战机而愧而自杀。结束了李广悲情的一生。

如果汉武帝依然奉行防御为主的边防战略,李广封侯是迟早的事。只可惜,李广晚年遇到的是好大喜功的汉武大帝。

多年以后,李广的孙子,西汉名将李陵在率兵北击匈奴的时候,兵败被俘,后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而李陵的好友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司马迁就是这样抱着残躯写出来了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书巨著《史记》。


游子天涯君莫问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人却怀念称赞的是李广,而不是卫霍二人?

我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卫青的第一场胜仗。

当时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四路进攻匈奴。其中包括卫青、李广率领的数千骑。

由于李广被匈奴赞为飞将军。人怕出名猪怕壮。匈奴的主力全部来围歼李广的数千骑。

卫青趁匈奴后防空虚,突袭匈奴老巢。俘虏匈奴单于的妻妾奴仆,大获而归。

另外两位将军也不救援李广。而是负责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终李广军全军覆没。如果没有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哪有机会直捣匈奴老巢?

事后卫青加官进爵,而李广被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贬为庶人。

卫青凯旋后,并未向天子说明。正因为李广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广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一点上,卫青不如李广。而霍去病更烂,对待士卒苛刻,不能与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说项羽神勇,千古无二。那李广的箭法,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梁山好汉之一的华荣因箭法好,被称为‘小李广。’

四、李广的‘飞将军’之名是匈奴给予的。正如辽国称杨业是‘杨无敌’。

五、《史记》中文学造诣最高的有三篇,分别是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这三篇中,李将军列传排第一。司马迁给李广做了一定的宣传。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杀李广之子李敢。最终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汉武帝暗中毒杀。(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有两人被杀,大快人心。一个是法家酷吏张汤,被另一个法家酷吏处死。一个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杨朱学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对李广这样评价到。李广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军功卓著,连对手匈奴也对他佩服不已。

现在说后世诗人为什么怀念李广而不推崇卫霍呢?首先说西汉当时人们的态度。司马迁怎么看卫青、霍去病?不过是裙带关系的暴发户!而李广一家世代为将,李广带兵深得部下爱戴。最后出兵迷途自刎而死也是拜卫青所赐,李广之子李敢为此痛打卫青,而卫青对此却忍气吞声,可见他自知理亏。卫青能忍,但霍去病却不能忍,此后找机会在狩猎场射杀李敢。

要说为什么后世诗人怀念李广,只能说明人们依然敬佩李广的为人,李广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代表着忠勇的边塞将士!至于卫青、霍去病,他们的战功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其它方面……

钱穆先生在《秦汉史》里说道:“卫霍李广利之属,名位虽盛,豪杰从军者贱之如粪土。李广父子愈摈抑,而豪杰愈宗之。

其实我自己也很纳闷,为什么钱穆先生会如此说,所以我重新读了一边《史记》中的《李广列传》和《卫青霍去病列传》。归纳了一下原因,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关于卫青,出身不好。 卫青是因为他的父亲与平阳侯的妾——卫媪私通而出生的。后来因为姐姐卫子夫得幸汉武帝,而改姓卫。实际上姓郑,可以叫他郑青。 我们现在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古人很看重门第出身,所以纵使卫青战功显赫,为人谨慎,但不论当时还是后来都不怎么受世人待见。《史记》中也记录了当日后霍去病的声望日隆而卫青日退之时,卫青手下的将领除了任安以外都去投奔霍骠骑博取功名去了。

相比于卫青的出身低微,李广一家可谓世代将帅之府。秦时先祖李信,逐得燕太子丹,就是那位派荆轲刺秦的燕太子丹。李广历经汉文帝、景帝,到汉武帝时已是三朝驻守边疆的将军。而且连对手匈奴也畏服他,称之为“汉之飞将军”。我想,敌人的敬佩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李广的战绩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显赫,但是李广代表着一种精神,世代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一种军人风采!

二,关于霍去病,不能与士卒同甘苦。《史记》中提到,“其从军,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就是说,霍去病不能和士卒同甘共苦。

再比较李广,一生为两千石四十余年,死后家无余财,为什么?“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李广带兵,遇到缺水的情况,找到水源后,士兵们不喝完水,李广不走进水源!士兵们不吃饱,李广不去吃!所以“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广因为迷路引刀自刭,“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我们往往因为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的战绩忽略了在这之前汉文帝、景帝时候李广在边疆抵御匈奴、保家卫国的事迹。 我想,对于李广,不以成败论英雄。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