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俄专家誉为吊打中美四代机的神机,如今为何却成为了各国笑谈?

Т-50,被俄罗斯军事专家誉为神机,可以吊打中美四代战斗机,而T-50研制进度一再的停滞,以远远落后中美战斗机研发水平。美媒称T-50为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200千米,战斗载荷可达6吨,内置4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俄军计划用该型战斗机取代上一代的苏-27战斗机,与美国F-22战斗机抗衡,进入21世纪,俄罗斯空军委托苏霍伊设计局研制名为(“未来前线战斗机系统”)的第四代战斗机,PAK FA有一个较小版本用于俄海军航空部队,即PAK KA——未来舰载航空系统。还把印度弄进来“负责”开发双座型,再一次激发了人们的想象。苏霍伊设计局对PAK-FA的内部代号为T-50,T是三角翼的意思,前掠翼或者后掠翼的内部代号则为S。多年来,人们对T- 50的外形和性能大加猜测。

被俄专家誉为吊打中美四代机的神机,如今为何却成为了各国笑谈?

据军事最新咨询来看,2020年之前战机依然不能大量生产无法规模化装备部队,相比而言中国歼-20战机2011年测试,至2016年装备军队。并且我国601所在70年代开始就科研鸭式布局,且在此领域内细细研做,在歼-10、歼-20等飞机上均有很好的表现。作为俄罗斯的第四代战斗机,苏霍伊 T- 50 与之前的战斗机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前的战斗机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超声速飞行,而T-50要在不借助加力燃烧室的条件下保持高速飞行,同时具备很强的机动性并能够携带高效的武器系统,以实现超声速状态下的作战。在飞机的招标细则中,从气动力、推进系统和任务系统等方面对战斗机提出了严格的设计要求。新型战斗机采用了常规布局,对飞机侧翼进行了改进以满足雷达隐身、超声速巡航和机动性能等方面的新要求。

被俄专家誉为吊打中美四代机的神机,如今为何却成为了各国笑谈?

飞机的两个发动机舱间距较大,因此能够在两舱之间安装两个武器舱,同时飞机的垂直尾翼被改进为翼身融合的整体式尾翼。机身上安装了用以限制雷达入射波回波的多棱角翼面,主翼上加装了鸭翼和水平翼面,从而构成了均匀的气动翼面,能够适应大范围的飞行包线。T-50机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主要由钛铝合金建造,13%为复合材料。机鼻雷达罩在前部稍微变平,底边为水平,为的是将它的反尾旋性能最优化。尾翼布置在发动机舱两侧的尾撑上,力矩点在发动机尾喷口以后,相信是梯形机翼带来的重心前移导致发动机布局也必须前移的问题所致,F-22,F-35也是如此。和F-22不同的是,T-50没有采用F-22种尾翼和机翼形成重叠剪裁的形式,机翼上也没有过多的控制面。俄罗斯T-50战斗机采用两个和F-22极为相似的外倾双垂尾,位置布置比较靠前,翼根弦长有接近一半与机翼根部重合,垂尾根部在发动机舱外侧,外倾角度大约在27度到29度左右。

被俄专家誉为吊打中美四代机的神机,如今为何却成为了各国笑谈?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大迎角状态下垂尾的使用效率,在大迎角时边条产生的涡流带来的稳定的强气流会对垂尾形成有利干扰,减小机身屏蔽,使飞机有较好的大迎角飞行的稳定性和可控制性,同样设计的F-22在迎角达到60度时垂尾仍然能提供有效的稳定和一定的控制响应。但是美媒报道称自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以后,其自身在不大量资金投入飞机的研制与开发,故俄罗斯T-50设计部门一度在极度尴尬的境地,无法组织大型的隐身技术与相关项目的试验。并且因为设计局在资金上诸多限制,T-50战机在光学系统、进气道等许多技术上均无法达到一流战斗机技术要求。T-50与中美战机在技术与性能上均无法产生威胁,无法突破中美战机带来的威胁,但也无法放弃研发生产,所以T-50地位尴尬形同“鸡肋”。自此T-50成为各国军事家的笑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