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有一叔叔,拒絕給日本鬼子效命,寧可乞討,解放後成了部長

在清朝滅亡時,滿清貴族特別是皇室的,一夕之間從人上人淪為平民,他們沒任何生存技能,只能靠國家補貼過活,可當時時局動盪,漸漸的就沒人管給皇室撥發銀子的事,他們也只能自謀生路。

日本入侵後就設法利用皇室為他們賣命,因為日本人覺得滿清還是自帶粉絲的,如果用滿清皇室統治中國,比他們直接統治要容易,日本人找到了溥儀,溥儀成了傀儡皇帝,日本人找到了其他皇室成員,有的變節有的沒有。

今天我們講的一個沒變節的就是光緒帝的胞弟,他是溥儀的七叔,他是個有骨氣的漢子,寧死也不為日本人賣命。

載濤生於光緒十三年,他的一生十分傳奇,三歲就當了將軍,載濤未成年時,慈禧太后就下旨讓他過繼給別的王爺當繼子。作為尊貴的王爺,本來是穩穩的富貴一生,這一切卻隨著清政府的倒塌而煙消雲散,他淪落為平民,比平民更悲慘的是,平民起碼有生存技能,而他卻沒有。

溥儀有一叔叔,拒絕給日本鬼子效命,寧可乞討,解放後成了部長

人從高處掉落到低處是很難受的,曾經很多人伺候,現在事事要親自動手,曾經住豪宅,後來住棚子區,自己想一下這種反差,不是人人都能忍受的。不過對於載濤來說最難的是,他有重新選擇富貴機會,然而他卻寧可去“鬼市”擺地攤。

“鬼市”在德勝門外,一個王爺忍著嚴寒酷暑在那裡賣賣東西,只為換點錢給家人果腹十分淒涼,日本多次派漢奸找到他,說只要他為日本人服務,就給他高官厚祿,載沛生氣了,說:“我死都不會給日本人賣命的。”

但當時溥儀已經是“偽滿洲國”皇帝了,只要載濤同意去長春,有溥儀在還能虧得了他的銀錢?何況還能接著做官,多威風,載濤說:“我不可能去東北當個亡國奴。”他的態度很堅決。

溥儀有一叔叔,拒絕給日本鬼子效命,寧可乞討,解放後成了部長

如果說他寧死不當亡國奴是個人氣節,那麼新中國成立後,他偷偷為中國捐款又是怎麼回事呢?他是賣掉了山西的老宅得到的錢,卻用來支持新中國的經濟發展。

當時北平人民奔走呼告,說:“七爺都捐了,咱們也得捐。”

載濤家有三十口人,生活壓力很大,後來全國人大負責了這件事,載濤很想為新中國做事,就賺寫了一些改良馬種的文章,他對相馬馴馬很有研究。

溥儀有一叔叔,拒絕給日本鬼子效命,寧可乞討,解放後成了部長

毛主席看過這份提議,建議任命載濤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享受部長級別的待遇。

溥儀有一叔叔,拒絕給日本鬼子效命,寧可乞討,解放後成了部長

他讓朱德去落實這個事情,還接見了載濤,載濤老淚縱橫,十分感動。他說:“知我者毛主席,我一定為軍馬事業做出貢獻。”這大約是愛新覺羅家做有骨氣的王爺,大家也叫他“濤七爺”,老爺子活到八十三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