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之妃差點成為開國皇后,面對咄咄逼人的征服者,她回了一首詩

亡國之妃差點成為開國皇后,面對咄咄逼人的征服者,她回了一首詩

花蕊夫人(約公元883―926年)是五代後蜀主孟昶的妃子。這位來自青城山的女子孃家姓費,因為長相美麗可人,孟昶特地用前蜀皇帝王建的愛妃徐氏花蕊夫人的名號封之,所以前蜀和後蜀就有兩位花蕊夫人。兩位花蕊夫人生活的時代相距數十年,而後一位花蕊夫人才是我們所要關注的蜀中不多的傑出女詩人。

從花蕊夫人留下的作品分析,她不僅長於詩詞,而且嫻於騎射,是個既愛紅妝也愛武裝的奇女子,如“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蓖慢裹頭。閒向殿前騎御馬,揮鞭橫過小紅樓”。用現在的話說,她應該算個很前衛的女子。

孟昶是一個典型的昏君,他貪圖享受,沉溺於詩酒,輕易便把父親孟知祥辛辛苦苦創下的家業給敗光了。花蕊夫人的作品中,有一些便反映了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例如:“酒庫新修近水傍,潑醅初熟五雲漿。殿前供御頻宣索,追入花間一陣香。”

亡國之妃差點成為開國皇后,面對咄咄逼人的征服者,她回了一首詩

後蜀滅亡後,花蕊夫人作為宋軍的戰利品被押送到汴京(今河南開封)。這次千里迢迢的北上之路同時也是一條血淚之路,那時正值四月暮春,崎嶇的山道上,花蕊夫人及孟昶等原本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帝后及顯貴,在宋兵的押解下惶惶而行。

山間野花怒放,時時傳來一陣淒涼的杜鵑啼叫。一個黃昏,當一行人在一座山中的驛站歇息時,花蕊夫人禁不住滿懷悽切,提筆在驛站的牆上填了一首《採桑子》。由於過分悲痛,這首詞才寫了一半,她就昏倒在地。然而,即使是這半首《採桑子》,也能讀出花蕊夫人國破家亡的巨大悲痛: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宋太祖早就聽說過花蕊夫人的詩才和美豔之名,到了汴京之後,便親自召見她。當宋太祖以一個征服者的口吻問花蕊夫人,為什麼蜀國會被他消滅,花蕊夫人當即口成一絕: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亡國之妃差點成為開國皇后,面對咄咄逼人的征服者,她回了一首詩

這是花蕊夫人被後人稱引得最多的一首詩,它不像她以前寫的那些香豔的宮詞,而是深含著亡國的悲痛和對可恥投降的憤慨。這首詩也是花蕊夫人留在世上的絕唱。

孟昶到汴京後不久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至今人們也不知道他是暴病而死,還是被宋太祖秘密處死。孟昶死後,花蕊夫人在喪禮完畢後上朝謝恩,一去便被宋太祖留在了後宮。

據《宋宮十八朝》記載,宋太祖曾打算把花蕊夫人立為後,但宰相趙普堅決不同意。趙普認為,花蕊夫人雖然貌美多才,但身為亡國之妃,不能做宋朝的國母。宋太祖只得作罷。不久,花蕊夫人也在鬱郁中離開了這個既給了她歡樂又讓她心碎的世界。花蕊夫人死後,宋太祖下令以貴妃之禮厚葬。

亡國之妃差點成為開國皇后,面對咄咄逼人的征服者,她回了一首詩

花蕊夫人是以女兒之身進入煌煌中國文學史的不多的幾人之一,《全唐詩》記在她名下的有153首宮詞,雖然由於身份和地位的原因,花蕊夫人的作品主要是描述宮廷裡的享樂生活,其文學價值無法和身處下層的蜀中另一女詩人薛濤相提並論,但無論如何,花蕊夫人也有資格在四川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哪怕僅僅是那首回答宋太祖責問的七絕,就可以看出她深厚的文學功力和敏捷的才思,而那份對以孟昶為首的蜀國君臣昏庸懦弱的諷刺和斥責,更能看出她的思想和氣質。

在什邡城外的山中,有一座叫做龍居寺的古廟,據說,這座古廟曾經是孟昶和花蕊夫人夏天避暑的行宮。古廟裡,一棵巨大的銀杏樹遮天蔽日,父老相傳,那是花蕊夫人親手所栽。而今,古樹猶在,但逝去的後蜀王國早已化為了舊年的一縷微風,只有花蕊夫人那些靈動的詩詞,還留在中國文學泛黃的史冊和人們的記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