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挺筆下的聯大薪酬:“國家戰時養士之優之厚,可謂至且盡矣”

鄭天挺筆下的聯大薪酬:“國家戰時養士之優之厚,可謂至且盡矣”

鄭天挺主持下的西南聯大總務處,需要處理種種校務問題,其中以薪酬問題最為棘手。國民政府戰前教育經費投入佔每年預算的5.5%,戰爭期間只剩下1.5%-2%,給予國立大學的補助嚴重不足。從日記中可以看出,每月為籌措薪酬、補助金等,鄭天挺真可謂竭盡所能。

1943年9月1日上午,鄭天挺到學校辦公,聽說教職員工上個月的工資竟然還沒有發,不由大怒,一問才知道,原來學校常委都不在,又無人替常委蓋章,以至工資遲遲未發。鄭天挺當即命辦事人員去找人蓋章,並責令“下午必發”。在當天的日記中,鄭天挺說明了自己當時發怒的緣由,“今非昔比,同人中蓋有不能遲半日者也”。

在戰時的昆明,西南聯大的教職員工們拖家帶口,面對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每月急需工資解燃眉之急。因此鄭天挺任聯大總務長後,總是力求在每月月底,把工資按時發放。

個人經濟狀況:“世不如我者更不知多少”

在各種有關西南聯大的回憶中,大都會提及教授們的清苦生活。其實,聯大教職員工的工資加上生活、學術補貼等,薪酬頗為可觀。如1943年1月,聯大校常委會通過,定助教工資為100-200元,之後教員、專任講師、副教授工資依次遞增,直至教授的工資為300-600元。在兩次加薪後,1944年教師工資起薪提高,助教為120元、教授為430元。

在工資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補助,從助教、練習生,至教授、主任,都有生活補助費、空襲受損救濟費、救濟金等可領。針對教授、副教授等,聯大更設有研究補助金,如1944年11月,鄭天挺、朱自清、聞一多、錢端生、馮友蘭等幾十人,因“教學辛勞家累復重而又安貧樂道,未在校外兼任其他工作,甚堪嘉許”,獲得研究補助金1萬元。

鄭天挺筆下的聯大薪酬:“國家戰時養士之優之厚,可謂至且盡矣”

圖:鄭天挺,著名歷史學者

也許是鄭天挺長期隻身在昆明(1943年,女兒鄭雯到聯大讀書)的原因,他的生活相對寬裕。如1942年4月,鄭天挺記下所得上月薪酬:

“領得聯大教授三月薪四百四十元,聯大津貼六十五元,部撥三月生活補助費七十元,部撥二月食米基金四百十四元,聯大學術研究費一百五十四元,聯大總務長三月車費一百元,雲大講師三月薪一百二十元,共一千三百六十三元”。

鄭天挺各項收入相加達1363元,相當於他教授工資的3倍。

直至1943年,戰時通脹加劇,鄭天挺才開始記每日花銷,如1943年7月30日,“付甜點心口酥十塊六三元、又薩其馬四塊二八元,理髮十元,洋燭一支三五元,雞蛋二個八元”;又如1944年3月4日,“付麵包一五五元,請客一七五元,午飯三五元”。鄭天挺自小家有僕人,不會做飯,三餐都是在外買牛肉麵、鍋貼、包子及點心等。

對於不斷上漲的物價,鄭天挺日記中有很多抱怨,但1944年10月,他在日記中想起自己每月7000元的平均薪酬,還是說,

“戰時得此雖不足與生活指數比,然不為不多也。世不如我者更不知多少”。

不少聯大教授都有家室之累,八年間常常要求漲薪

鄭天挺1940年6月有日記說,“清華大學少壯教授以待遇不平為言,請學校加薪,遂各加四十或五十,全校皆然,而北大、南開亦繼之,於是少壯教授復以各校皆加,其不平仍在,於是又加於薪俸較低者三十或四十。”鄭天挺慨嘆,

“國事至此,而仍以一己收入是爭,可謂毫無心肝。”

希望他們能有愧意。

鄭天挺筆下的聯大薪酬:“國家戰時養士之優之厚,可謂至且盡矣”

圖:鄭天挺日記

更出乎想象的是,有教授為獲得更多補貼,不惜弄虛作假。1941年,聯大墊發前一年的購米補貼,需要教員自報家庭人數,並由同事、系主任出具證明。有北大教授將此種規定視為一種侮辱。結果,總務處統計發現,

事實證明,鄭天挺等通過制度防範個人私念,還是很有必要的。

1943年5月,燕樹棠、楊西孟等還組織上書教育部,要求改善待遇,後來以訛傳訛,外界甚至說聯大教授要集體絕食,向教育部施壓。蔣夢麟在重慶特意打電話給鄭天挺,叮囑“萬不可有絕食及其他行動,以免影響學校前途”。當年6月,教授待遇得到提高,“每人可加四百元至七百元”。用鄭天挺在日記中的話說,

“國家戰時養士之優之厚,可謂至且盡矣”。

總務長職責所在:為籌措薪資費盡心力

鄭天挺雖對部分教授過分在意薪資不滿,但按時為教職員工發薪,是總務長職責所在,他從來都全力而為。1945年4月,聯大要發的薪俸、米貼、生活補助等,總計需4130多萬,而至23日僅籌得1450萬。鄭天挺很是犯難,“商業銀行無此鉅款,國家銀行須待請示,自兩週前即行籌措,連發急電三數,迄今尚無消息,為之氣躁,今日屢發怒。”

第二天,又發生了一件讓鄭天挺更生氣的事。他每月盡力籌措資金,其中相當一部分撥給訓導處,用來發放學生貸金及購米等。當時由於糧價變化過快,糧政局同意先向西南聯大撥發糧食,讓糧食部和教育部再具體商量如何付款。

結果從1944年11月-1945年4月,訓導處積攢了400多萬未花的購米款。鄭天挺極為惱怒,日記中說,“蓋每月飽經種種困難始能措發貸金及薪津,有時且須出五六分利息,而訓導處竟浮存四百餘萬,一無利息,不惟有關公帑,於事理亦不通”。他決定不再為訓導處籌措貸金,讓先拿存下的米款代付。

至26日,教育部給聯大匯來1800萬元,鄭天挺才鬆了一口氣,在日記中說,“本月應發薪津可無虞,但補發上月生活補助增加部分尚難,然而心安矣。”由此可見,聯大為在戰時滿足師生基本的生活、學習需要,是有多麼艱難。

相比於聯大普通教授,鄭天挺等學校行政人員的收入更少。1942年11月,聯大領導層“討論同人公費事”,鄭天挺彙報,按照教育部的新規,每月撥給大學各學院院長、總務長、教務長等600元,給各系主任300元,作為公費補助。羅常培等教授一致主張拒收。

鄭天挺筆下的聯大薪酬:“國家戰時養士之優之厚,可謂至且盡矣”

圖:1946年,鄭天挺和家人在北平

即便如此,還是有行政人員給自己發高薪的謠言傳出來。鄭天挺在1943年的日記中,頗為憤怒地寫道,

“外間傳言在校行政首要,院長、各長、常委等每月校中均另有補助”,其實“校中最苦者,莫若負行政責任之人。教授中大多數兼差,且有兼至三四處者……惟在校任各長者絕不能兼……政府規定之特別辦公費,每月六百元,任行政責任者均辭謝不受,更何況特別補助耶……若勉仲、子堅與餘,皆負債累累。”

勉仲、子堅即查良釗、黃鈺生,分任訓導長和建設長,他們和鄭天挺一樣沒有兼職,全靠聯大薪資維持。

雖然窮困,鄭天挺也是有所不為的,如他在1944年1月的日記就說,

“昆明各報星期論文每篇酬八百元,小報無聊文字,每千字酬二三百元,同人爭先恐後,餘甚恥之。曾語端升,非貧無立錐,絕不為小報寫稿也”。

這大約就是鄭天挺作為知識分子的最後堅守了。

原刊於2018年3月31日《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