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楷要不要回鋒?

北方鎮天虎-雲子墨

問題:寫歐楷的時候要不要回鋒?

對於初學者,從訓練的角度講,學習任何書體都要回鋒,回鋒是一種筆法的訓練方法,你等真正掌握了它,能夠熟練的運用回鋒了,有些的橫畫不回鋒一樣能夠寫好。初學書法應該儘量的把回鋒收筆的動作誇大,這樣能起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如果一開始就不回鋒,遇到中鋒、側鋒轉換或者提按的時候就很難把握。

就像平時練習普通話,要讀順口溜一樣,順口溜的內通是用來訓練舌頭的,它可能文字內容有一點牽強,但是隻要能夠起到訓練的目的,就有必要把它單拉出來訓練。

所以,從訓練的角度來看,初學書法,學習任何楷書都要儘量用回鋒,要先學會繁,才能由繁到簡,所謂大道至簡,這個簡,是經歷過複雜之後的簡,是有內涵的簡。

你覺得呢?


不二齋

寫歐陽詢楷書,要不要回鋒,有兩種情況:一是在橫畫、點畫、豎畫(垂露)及其相關變形、組合筆畫中需要回鋒,彰顯含蓄之美;二是凡在其他出鋒的筆畫中,一律不要回鋒。

下面我將歐陽詢楷書基本筆畫技法分享如下,並在需要回鋒的筆畫中用“紅框”標記出來,供初學者參考:

初學歐楷的朋友們,請記住以上“紅框”標記的筆畫要回鋒即可,這樣就很容易掌握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漫漫書法路,加我不孤獨!


麓風軒

歐楷筆畫最終要的是形態到位,回不回鋒不是關鍵!

一、收筆回鋒有利於筆畫工筆造型,尤其是初學歐楷的朋友還是可以用上一陣比較好!

歐楷中,橫畫、豎畫、點畫、撇筆、捺筆等筆畫的書寫技巧中,對於新手而言都可能來借用回鋒處理技巧來造就一個完整環乾淨的收筆。而在折筆筆畫中,末段是垂露豎收筆的情況也都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筆者經驗裡,在楷書筆畫"一畫三段寫"收筆處用"回鋒“方法更容易寫出形態,但是不用"回鋒"方法同樣可寫出一樣的效果。

加鋒書寫時更容易將收筆做得整齊而乾淨!此外還容易形成方筆的效果!

比如橫畫收筆處不"回鋒“一筆成形,無非讓倒數第二小筆形態直接通過按壓成形,就不需最後一小筆的"回鋒"勾畫"補妝"成型了。

二、“減回鋒”成“順筆出鋒收筆”的好處很多

圖中反捺與橫點的收筆就可以體現橫畫收筆時不用回筆勾畫的好處:順勢出鋒落筆讓減少了回筆耽誤的時間,其次筆勢為下一個筆畫的起筆或下一個字的起筆接駁顯得流暢;更節約了時間,書寫速度也提髙了……


三、去回鋒筆法有利於毛筆筆法向硬筆轉化,也為行書筆法準備了技能習慣

筆者認為,去回鋒筆法可理解為一次快寫時出鋒略筆,“收筆去回鋒筆法”實際以“頓筆鋪鋒”代替了“回筆”,減去了一次“回鋒”改變筆鋒方向的“調鋒”。時間延誤少一次,筆法也更顯明快!

只是對書寫者的技術有了更高要求高了一點,這種技術是可以實現的!

而這種減掉反向回筆的情況,一來可以更顯示筆畫出鋒的筆勢,二來減去了回筆,對於下一筆的筆勢就容易形成呼應關係,筆畫上也更加通暢。

這種筆法與硬筆書法的技巧就更加接近,硬筆書寫的技巧就來得順理成章。


創新炎黃

回鋒,是指將筆鋒逆向提起的意思,多用於收筆處,也有為與下一個筆畫的起勢作鋪墊的意圖。回鋒並不是在紙面原地回描!

以歐體的橫畫收筆為例,正確寫法是: 筆鋒行至接近尾端的時候,在漸漸加重(變粗)的同時,將筆調成側鋒駐筆,隨即向左上方,或朝左下方提筆作收即可,此動作為的是與下一個筆畫產生意連關係。如下圖:


△正確的寫法示意圖

歐體,在唐楷系列中,筆法是最簡約,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正因如此,才被眾多書法大家們推選為入門首選範例。可是在實際訓練中,有不少人把歐體的橫畫收筆動作,理解為 “上提~下按~回描”,其實,這種作法是非常錯誤的,不是歐體原作正常的書寫技法,而是當代某些名家個人的不良習慣,純屬誤讀、誤導所為。

受其影響,很多喜歡歐體楷書的朋友,因不明真相,加之盲目崇拜和跟風心理嚴重,於是,人云亦云,誤上賊船,把傳統正宗的書法技法曲解了,變成了像寫仿宋體美術字似的,改書寫為畫字,於是,橫筆的收勢與其它畫的起勢之間,那種必要的筆斷意連、呼應引帶關係蕩然無存,進而形成獨立的各顧個的隔斷,寫一畫停下來,琢磨一會兒再寫下一畫,好像玩兒拼圖遊戲一樣,這就是造成當今歐楷 “殭屍遍地” 的重要因素。如下圖:


△這種解析是錯誤的

另外,還有一個緣由就是,多數人不練小楷,尤其是不研究歐陽詢的小楷,如《黃帝陰符經》、《皇甫君》等,加之把原帖(中楷)放大數倍臨寫,試想,怎麼能吃透原作精神呢?

據我所知,歐陽詢的字帖從來沒有大楷,多是中楷,而且字畫筆意當中,有小楷技法元素蘊藏在裡面,經過精心設計、巧妙變通,所以才顯得含蓄小巧,剛柔並濟,險絕峻逸……

我認為,喜歡歐體,並想練好歐體,不能死啃《九》不放,不要執迷不悟,深陷誤區。要把歐體所有帖結合在一起學,不一定都得通臨,但必須反覆讀,或從每個帖當中選出幾個代表性的字,分別研究,最後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有細心揣摩才能有所發現,有利於不斷進步與提高。臨帖只是汲取營養過程,最終結果還是要看消化功能怎麼樣,即所謂熔古鑄今,這才是上策。


△陽陽詢《王女節墓誌》局部


△陽陽詢《李譽墓誌》局部


△陽陽詢小楷《黃帝陰符經》局部

△本人習作(PS效果圖)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關於歐楷中回鋒的問題我的看法是要回鋒,回鋒的目的是調鋒和收勢,如果勢足且筆鋒無需調整可順勢收筆(田英章多用此方法)。我練習歐楷有三十年了。歷代的歐楷名家文徵明、黃自元等也認真學習過,當代的田氏兄弟、孟繁禧、盧中南等先生的字,我也認真學習領會研究過。在實際寫字時,我一般是根據當時筆鋒情況隨時調整,或大回鋒,或小回鋒,或虛回鋒,或順勢收筆,不一而足。也是要根據字的結構和筆劃與筆劃之間的銜接的需要來調整。總之,回鋒是要的,但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死搬硬套,字要寫活。


快雪堂書法

從你給的這圖上看,它對於起、行、收3個過程的描述都是錯誤的。收筆處居然說“描邊收筆”,豈不知描字乃書法大忌!

所以首先要清楚“回鋒”不是“描邊”。任何書體都不允許描邊。

那“回鋒”是什麼?回鋒只是筆畫收尾處的自然動作,一個橫畫寫完,筆自然要向左方回調以便於寫下一個筆畫。

回鋒可以讓筆尖充分彈起,迴歸到毛筆的初始狀態以利於下一筆畫的書寫。但要注意一定要充分利用筆的自然彈性,彈性用盡再作回鋒的動作。


德道書法宋合祥

我是學書帝。

我反對任何無緣無故的回筆。

我認為在沒有特殊理由的情況下,寫字越簡單越好,越簡單越符合書寫的基本規律。


如果一筆能完成,為什麼要回鋒呢?如果筆筆都回鋒,那趙孟俯一日寫1萬字,我估計他可能是駝背。如果需要用回鋒來達到字帖字形的目的的話,我認為你是走錯路啦!

歐體基本上是不需要回鋒的。如果說需要回鋒,除非你也用它來寫榜書。但是一般人不會用歐體來寫榜書的。如果說現在的名人中筆筆回鋒的話,那非田英章莫屬啦!但是美術字這樣寫,我認為也沒錯,但又怎麼算到書法裡面呢?


學書帝

書法作品必須回鋒,回鋒的目的是為了蓄勢待發。你看我們在寫行書或草書的時候,前一個筆畫和後一個筆畫之間都有牽絲相連,這是行氣,等於說,寫完一個字,這個字是血脈相通的,是有精氣神的。楷書筆畫之間雖然不能有牽絲,但是氣和勢是存在的,如果沒有氣和勢,書法作品就是殭屍一個。就如同人的胳膊斷了,給安上了一個假肢,怎麼看都彆扭!因為血脈不通了嘛。


京東千里行書法

這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要看此筆劃在字的結構中定位。不能說筆筆無須回鋒或每一筆都得回鋒。



如"可"字,第一筆橫回鋒,第二筆豎點沒回鋒。回鋒應該也有微回鋒,輕回鋒,多回鋒,重回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