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提示:白彥虎自嘉峪關後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到新疆以後,他率領手下數千兵力,投靠了阿古柏,成為阿古柏的得力打手。阿古柏1865年至1877年率軍入侵中國新疆,史稱“阿古柏之亂”,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為。他們的合流,在這裡已經被歷史定性,而我們今天一些所謂的學者關於白彥虎的“爭議”也因此變得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痴人說夢、本末倒置。‍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1872年初,跟隨平定陝甘回民動亂的徐佔彪率十二營蜀軍,從今甘肅靖遠出發,到達甘州府(今張掖),當地參與動亂的回民軍聞訊後轉走肅州(今酒泉)。那裡是陝甘動亂回民軍最後一個基地,佔據當地的回民軍首領是馬文祿。其人本為清甘州(今張掖)提督索文部下小軍官,1865年春,陝甘各地的回民起義此伏彼起,在肅州領導回民起事,至1871年底已盤據此地整整7年時間了。

馬文祿佔據嘉峪關和肅州城,幾乎切斷了內地與新疆的聯繫,而1871年的新疆局勢分外緊張,7月,沙皇俄國突然出兵侵佔新疆伊犁,聲言還要“代收”烏魯木齊。在這樣的形勢下,清政府命左宗棠派兵駐防肅州。當時,左宗棠的部隊正在進攻河州,他認為,清軍應先將河州的動亂平定下來,然後“一意西指”,“乃策全功”。如此,左宗棠僅派徐佔彪部先赴肅州。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1872年3月,左宗棠命令徐佔彪攻打肅州,但因為收到渭南、金積堡、河州、西寧等地被清軍擊散退卻下來的陝甘回軍餘部的共同抗擊,清軍進軍速度緩慢,年底才在肅州城周挖開長壕,發起圍城。其後,左宗棠在蘭州調馬隊拉運一批新式大炮支援肅州,並向隸州進一步增兵,至1873年3月,終於形成合圍肅州之勢,回民軍完全被壓制在了肅州城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白彥虎率軍到達肅州,多次進攻城外清軍。當時,白彥虎率眾4000餘自西寧轉入扁都口(今民樂),左宗棠令楊世俊追剿,白彥虎敗走山丹下四旗,掠甘州撫彝(今臨澤,清乾隆十五年設甘州府撫彝分府,改稱撫彝)。楊世俊由撫彝坡橋一帶堵擊,白彥虎由高臺至下沿河,與肅州來迎回民軍合踞,又攻毛目城(今金塔縣境東部,又稱高臺分縣),被清軍擊走。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其後,白彥虎踞塔兒灣廢堡,想與隸州回民軍形成“裡應外合”之勢,但都被清軍截擊,難以入城與馬文祿會合。讓白彥虎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最後一次率軍攻打清軍陣地,企圖與城內回民軍會合時,徐佔彪乘虛搗其據點,將那裡的留守人員殺了個片甲不留。酣戰中的白彥虎聞知清軍已破塔兒灣,急率眾反奔,但為時已晚。清軍兩路夾擊,白彥虎傷亡甚眾,只能率殘部選擇偏僻的小路敗退嘉峪關。

8月,左宗棠從蘭州出發抵達肅州,親自督剿,扎大營於肅州城東南5裡處(今營路門村),親臨城下視察陣地,選擇進攻道路,準備指揮破城。其後,劉錦棠大軍向肅州集結。

21日,左宗棠命令部隊從肅州城西、南、北三面合力圍攻。在用大炮轟城的同時,清軍找來棺材,裝滿炸藥,開始想要通過暗掘地道的方式,將炸藥棺材埋於城下,炸開城牆。由於清軍連續進攻、炮擊,城內人心渙散,每天都有百餘人投降,馬文祿見大勢已去請求受撫,左宗棠不但沒有同意,反而加築炮臺加大了炮轟的力度。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9月13日,清軍的地道終於挖至城下,清軍抬進棺材引爆炸藥,致使東北城角城牆崩塌。清軍隨即攻入城中。不久,馬文綠走投無路只能投降。至此,他佔據肅州長達9年之久的戰亂,宣告結束,而城中9年前原有漢民3萬餘人,經過9年戰亂,僅剩9000餘人。

事後,左宗棠下令將馬文祿及其部將9人斬首,並將其部眾部屬約7000人處死,其餘回眾都予遣散。對此,左宗棠承認“自辦軍務以來,於發、捻投誠時,皆力主‘不妄殺,不搜贓’之禁令,弁丁犯者不赦”,而肅州之役,則“不能盡行其志”。而隨著肅州克復,陝甘回民動亂告終,但左宗棠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即是在他的心中,沒有捉到白彥虎,平定陝甘回民動亂就不能算是結束。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再說白彥虎,出了嘉峪關面對茫茫黃沙,他的部眾都是內地人,沒有見過如此荒涼,有人甚至提出想要回去。但白彥虎卻說自己回去清朝殺了沒什麼,但這麼多的部眾和婦女兒童怎麼辦呢?他寧死不降。

關於其中的原因,有這樣一種說法,即1869年四月,白彥虎在寧夏時,率部七八千人圍攻阿拉善王府所在地定遠營(今內蒙巴彥浩特鎮),圍了3個月沒攻下來,就在城外挖了阿拉善王爺祖陵、燒了西花園親王府。因為阿拉善旗歷代王爺都與滿清皇族相互結親,二百多年來,先後有十二位清皇室格格下嫁阿拉善王爺,阿拉善王爺祖陵有皇老姑,皇老老姑等等,白彥虎“連帶”著將皇姑墳也給挖了。如此,他不能像其他回民軍首領那樣“乞撫”,只好一直逃到境外。

這種說法來自馬長壽主編的《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2、450頁),但也只是“據傳”。還有一種說法是,西花園親王府是駙馬府,白彥虎劫持的皇姑是慈禧的女兒,同治的妹子。而這與史不符。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以上兩種說法是白彥虎曾蓄意挖掘黃帝陵訛傳,但都沒有歷史依據。其實,白彥虎死不投降的真實原因是,左宗棠始終把他看成是心腹大患,一直把他視為重點剿滅的對象。左宗棠一再向清廷上奏摺,把白彥虎視為主要匪首。清廷也一再令左宗棠等人要“查明逆首白彥虎等下落,毋任漏網”,“應設法殲除,毋任滋蔓”,“務將白逆就地擒斬,毋任遠竄”。在白彥虎進入俄境之後,左宗棠為引渡他曾3次與俄國交涉。但是,左宗棠的這一願望一直沒有現實。甚至有傳說,1882年白彥虎去世之後,左宗棠還派人過去“據墳尋屍”。

然而,不管怎麼說,白彥虎自嘉峪關後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到新疆以後,他率領手下數千兵力,投靠了阿古柏,成為阿古柏的得力打手。阿古柏1865年至1877年率軍入侵中國新疆,史稱“阿古柏之亂”,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為。他們的合流,在這裡已經被歷史定性,而我們今天一些所謂的學者關於白彥虎的“爭議”也因此變得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痴人說夢、本末倒置。

左宗棠在此完全平定回民動亂,但仍有個未完成的心願,一直沒現實

最後說一句:陝甘回民動亂是個歷史悲劇,但參與平亂的左宗棠軍應當被嘉獎。尤其是,其後統帥清軍於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2日消滅侵佔新疆的阿古柏勢力,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永遠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和發揚的。正如王震將軍所說:“左公帶兵出關,消滅阿古柏、白彥虎,收復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這是抗禦外侮,是值得讚揚的。”(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