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火枪为什么被称为“鸟枪”?

武器装备秀

因为它很多时候就是用来打猎的,虽然也曾经在军队中用过,但是到了清朝,为了利于他们的统治,认为这么好的射击武器,不可以大范围使用,所以被摒弃。

射击时声音很大,被击中的物体像蜂窝一样,有密密麻麻的弹孔,它是用铁砂做子弹,加上一把黑火药,(这样一旦火药装填重复,会炸膛的)杀伤面很广,适用于近战,在明末出现了火绳枪,关于它的由来,说法很多。


有一说是从土耳其进贡的枪支改造而来,还有人说是从日本传过来,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他写道是由倭寇传来,但是倭寇并不等同于日本人,是指袭扰东南沿海的外国人。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被他打中,后果很严重,根本没办法清理完伤口,以前有人用这个打兔子,结果忘记枪膛里有火药,又装填了一遍,开枪时炸了膛,被炸断了手,打猎还是用的比较多吧。


军事一点通

老式火枪应该被称作鸟铳。在中国古代枪和铳是两种武器,枪特指的冷兵器里面的长枪、红缨枪等,与长矛、大刀、槊等是同一类型的兵器。

而火铳是金属管形射击火器,是热兵器中的一种。中国元朝在宋代突火枪的基础上发明了火铳,分为单兵使用的火铳和大型火铳等。

▲火铳

后来明朝嘉靖年间,火绳枪传入中国。明朝政府觉得不错,于是下令仿制火绳枪。仿制成功后将这种火器称为鸟铳。

▲鸟铳

相对于火铳,鸟铳身管更长,有准星和照门,有一个钩状枪机,枪机上可以夹持一段阴燃的火绳,扣动扳机时,火绳落下点燃火药,将枪管内的弹丸发射出去。火铳是直的,发射时士兵要双手持铳,鸟铳则不然,它有枪托,士兵可以一手持托,一手托枪,所以射击精度比双手持握的火铳要高得多。

▲夹火绳的枪机

因为射击精度高,可以击落飞鸟,所以被称为“鸟铳”。另外其枪机像鸟嘴,也被称为“鸟嘴铳”。

到清朝后期时,鸟铳改称鸟枪。这种枪在民间装备量很大,使用时间也很长,后来习以为常,就把老式火枪都统称为鸟枪了。


和风漫谈

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鸟铳精确度很高,早期火铳射击精度很差,即使外国的火枪射击精度也是如此,这也是西方发展排队枪毙的阵法的原因。如果当时法军装备鸟铳,英国的龙虾兵只能成为靶子!

鸟铳(鸟枪)可以射落飞鸟,精确度在当时是极高的,所以得名鸟枪。

明朝工部尚书范景文赞叹鸟枪道:"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鸟铳又名鸟嘴铳,简称“鸟铳”,枪膛的点火结构在点火的时候如鸟嘴啄水,这是最早的“打击”式点火装置,是现代枪支击火装置的鼻祖!


有人说鸟枪威力弱小,只能打鸟而闻名,只能说明他的无知。西方的火枪高速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火铳能够破西方重骑士的板甲,杀伤力惊人。所以即使当时的火铳发射速度远低于弓箭,射程一不差上下,西方军队依然大批量装备火铳,一举把哥特式盔甲的西方重骑士打的丢盔弃甲。

现代美国人做实验,用弓箭射击2战的头盔,箭不能入,只能射出一个划痕,用火铳一枪把头盔打穿!


真兄弟旗舰店

老式的我枪性能比较低劣,而且射程又不远,里面灌注的是枪杀一类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东西作为战争来说,确实有一点点的落后。


那种火枪从一研制出来就被人看不起,很多人觉得这就应该是在打猎的时候打鸟用,因为,卖散的铁砂可以造成大面积的伤害,但却不适合战场上使用这种情况,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你如果用这样的枪,其实就是打鸟的,而不是战争的时候用


当然,我们说管它叫鸟枪,也是一个诙谐的搞笑的说法,真正的,老式火枪很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只是相比较后及先进的枪来说,他实在是太古老。鸟枪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