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政变的时候,长安夏侯玄的十万兵没有一点动静?

CC146769120

感谢万千回答中,遇到了你。为什么司马懿政变的时候,长安夏侯玄的十万兵没有一点动静呢?这里我们需要从夏侯玄的生平、智商、才能、性格综合来分析原因。

  • 夏侯玄(209年-254年),妹妹夏侯徽是司马师的正室。与当时的曹爽姑姑的儿子表兄弟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记载于册的故事来窥探下夏侯玄。

在魏国,当时的名士以夏侯玄、邓飏、何晏 较为出名。同时期呢还有另外一个叫傅嘏的名士,名士与名士之间是兮兮相惜的就跟我们现在作家之间也常需要相互交流。他们三人便去找傅嘏,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傅嘏压根不想搭理人家。这就在旁人看来是件较为奇怪的事情。就有人问他:“他们三人既主动与你交好,你为何又故作清高呢?”傅嘏说:“夏侯玄这个人以我对他的了解,没什么才能、名气却很大。这样的人不容易得到满足、将来易造下祸乱。”

在239年的时候,夏侯玄出任主将,对蜀国进行征伐,可是由于军事才能的限制及蜀国军民的奋力抵抗,无功而返,大失人心。

笼统上来说夏侯玄可以出任主将,武力值不低。智商值80左右,武力值应该也有70.可是对手的武力值高呀,相差太大。况且从后面发生事情我们能知晓此公的政治水平也仅仅刚过60。

  • 在自己的表兄经过高平陵政变惨遭大屠杀后,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也随着曹爽的倒台而一去不复还。政治形势已经非常清晰的摆在其眼前,当时甚至还有个夏侯霸不介意杀父之仇出逃蜀国。而夏侯玄明知道“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形势岿然不动。这样做的理由无非是:

1.当时夏侯玄基本上就是曹爽死后的曹魏的精神代表。叛逃便是宣示曹魏已正式为司马所有,从人理上也不愿。倒不如去赌一赌司马懿是否已完全撕破脸,诛尽曹魏一族。事实也证明在夏侯玄回去后。只要他在场,所有人都是肃然起敬的,囚徒一样的夏侯玄在曹魏朝廷中依然深得人心。

2.叛逃蜀国不可,那直接面对呢?我们前面也讲到夏侯玄这个人他缺乏军事才能,在与曹爽的合作的骆谷之役就是以惨败归程。何况面对的是司马懿,当时魏国的肱骨之臣,南征大将,孔明的匹配对手。料到结局的夏侯玄无可奈何。

  • 后来的结局,大家也知道。魏国的李丰准备发动宫廷政变,准备让夏侯玄取代司马师担任魏国首辅。学习了当时吴国的政变,却没有吴国的运气。值得一说的是夏侯玄后来身陷囹圄,钟会前来与其拉近关系、套下近乎。

    此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与先前态度一致,不发一语。不因落魄而卑躬屈膝。后至刑场,神色未改、举止不惊。 此公纵有许多不足,看其狱中所谓,刑场所做,也敬他是一条好汉。

略表薄见,欢迎驳斥

一品茶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全面掌握曹魏军政大权。此时,“诸曹诸夏”的宗族子弟还有一人在外掌兵,就是夏侯玄,时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州军事,是西北地区最高军事长官。


但是请注意:夏侯玄只是西北地区名义上的最高长官,雍凉诸州是司马懿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军中骨干也都是司马懿的亲信,出于政治交换,司马懿才不得不交出雍凉诸州的兵权,但是军队还是听从司马懿号令。夏侯玄根基不稳。


此外,在此前,夏侯玄还对蜀国用兵一次,但兵败,在军中威望更是骤降。


所以说,手握十万兵马的夏侯玄之所以没动静,主要是军中根基不稳,威望不够。他要起兵,估计还没走出长安,就会被诛杀。


同时,这还跟夏侯玄的个人品性有关。这也是当初政治交换时,司马懿只愿意把雍凉诸州的兵权交给夏侯玄。


在三国时代,夏侯玄名气很大,与何晏、王弼同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清谈水平很高,文采很好,他的《乐毅论》后来被王羲之手书,名扬天下。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他容貌俊朗,《世说新语》称其“朗朗如日月之怀”。


说白了,此人品行高洁,崇尚清谈。所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要把夏侯玄调回中央,夏侯霸惧怕,投奔蜀汉,邀夏侯玄一同前往,夏侯玄却拒绝了。


此外,夏侯家与司马家还有亲戚关系,这多少对方的心理有一定的缓冲吧,


只是可惜,最后夏侯玄还是被司马师给杀了。


猛的号

谢谢悟空问答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司马懿政变的时候,夏侯玄的十万兵没有动静,是有原因的,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夏侯玄消息被封闭

夏侯玄虽然说带领着十万大兵,可是他毕竟不在城里,这十万兵都在长安成的外围,城里发生了事情,没有皇帝的命令和大将军曹爽的兵符是不能调动军队的,而司马懿发动政变在城里,兵符又在曹爽的身上,把曹爽一活捉,谁也不会给他去传达命令,夏侯玄没有命令,消息封闭,所以这十万大兵跟摆设一样,没动静就很正常了。

第二,夏侯玄跟司马家是亲戚

司马师的老婆叫夏侯微,正是夏侯玄的亲妹妹,也就是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跟夏侯玄是大舅哥和妹夫的关系,而且他们的关系极好,做事都是商量着来。司马懿让他儿子司马师给夏侯玄说一声,或者在政变的时候把夏侯玄叫到酒楼去喝酒,让夏侯玄暂时收不到消息。等他政变一过,生米煮成熟饭,司马懿又给他升官,他自己乐的高兴。

第三,那十万兵听司马懿

长安的十万大兵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司马懿跟诸葛亮对战的时候,留下来的,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情,这些将领跟着都督战胜诸葛亮,一心只认司马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而夏侯玄虽然是个个主帅但是这十万大兵里没有自己人,没有一个人听他的。他调动不了这十万人,只有司马懿调动的了,夏侯玄自己只是个摆设。

第四,夏侯玄有菩萨心肠

夏侯玄性格清淡,虽然掌握十万大兵,但是他不喜欢杀人流血。尽管司马懿政变夺权,也没有一个流血牺牲的人,夏侯玄深信人命只有天定,而不应该随便杀戮,如果这十万大兵屠戮长安,那么多少人又要死于非命,三国时已经死了很多很多很多人了,夏侯玄不愿意再多杀人流血。

再说谁做天子对夏侯玄来说,都是一样的,一个是本家,一个是亲家,让他无法选择,也只能选择中立,两不相帮。


妖火读历史

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自古边关大军没有圣旨,任何人不能轻易调动,否则那就是谋反大罪,要诛九族。所以历代内部皇权争夺,都没有边军参与的,比如雍正即位,皇十四子掌握大军,却也不敢带部队回来。反之的例子,汉末各路诸侯动不动就带兵勤王,讨伐这个讨伐那个,结果是越讨伐,越多。

第二,内部争权,闹得再凶,不过是皇子时间争权,或者宠臣直接争宠,争来抢去最后还是自己人的天下,不过是换个人掌权,只要别站错队,最多也就是被夺了兵权。但如果边关轻动,被外地入侵,那就是换了天下了。试想,长安十万大军,去少了不管用,多了哪怕五万,蜀军恐怕也会趁虚而入了,吴三桂就是例子,如果李自成没有抢了人家媳妇和家产,而是善待吴三桂家人,再封个官,吴三桂不过也就是换个老板,给李自成守边关了。

第三,司马家在长安经营多年,军官士兵,从上到下都是司马家的亲信,这不是夏侯玄用一两年时间,换几个部将就能指挥得了的,他也指挥不动长安大军,打外敌,他们跟你去,打司马懿,他们不见得跟你去。


骜爷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讨论一下,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高平陵之变是合理合法的

为什么说高平陵之变之“合法”的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那就是高平陵之变符合是顺应人心的。曹爽当政,做了很多糊涂事,除了军事瞎指挥搞得曹魏损兵折将之外,他还专权乱政,朝中大臣多被他迫害,很多人都对他是欲除之而后快。而司马懿政变的主要对象就是曹爽,杀掉曹爽是众人的目标,所以是顺应人心的。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是获得了郭太后的许可的。郭太后是谁?曹丕的老婆,在曹爽当政的时候,郭太后已经是辈分极高的人了,高平陵之变得到了郭太后的认可,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此时的高平陵之变合理合法,夏侯玄又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呢?


夏侯玄与司马家私交极好

夏侯玄与司马家的交情是非常的深厚的,特别是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两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好基友。曹爽多次迫害司马家,基本上都是夏侯玄从中调停,让司马家得以保全的,他和司马师的交情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曹魏时期,夏侯玄和司马师一起组成了当时著名的“浮华党”,所谓的“浮华党”也就是一群人来相互吹捧,以提高自己的名望。夏侯玄虽然和曹爽是亲戚,但是和司马师也是很好的朋友,手心手背都是肉,干脆就两不相帮,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自知能力不如司马懿

当时的司马懿是何种地位?完全可以说是曹魏集团军界和政界的大佬级人物,党羽和门生遍及朝野,军队,夏侯玄就算有十万军队又如何?自己能力这么菜,当年和曹爽在骆谷之役的那次惨败,让人嘲笑至今,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夏侯玄其实是非常不自信的,就算他拥有十万大军,其实都赶不上司马懿的几千死士。夏侯玄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司马懿老谋深算,而自己是个水货,是绝对斗不赢司马懿的。而司马家和自己的交情也不错,又不会杀自己,为什么要去冒着险呢?


我的结语

可怜的夏侯玄,看似是识时务的俊杰,但是他却不了解帝王政客的心理,凡是对他们有威胁的人,就一定会被除掉。高平陵之变五年后,他还是死在了自己以前非常信任的好基友司马师的刀下,岂不哀哉?

各位亲爱网友,你们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


老魏聊历史

我认为夏侯玄可能无能为力,还有可能知道已经事不可为了。


首先,夏侯玄是三国时代比较出名的玄学家,说白了是清谈较多之人,而且偏重文学,不擅军事。所主导的骆谷战役大败,也被人嘲笑,可知清谈不等于实干。

其次,对手太强,司马懿活了那么久,可以说威望深重,从之前的曹操谋士,到与诸葛亮的对决,到最后独霸朝纲,这个人绝不是简单角色,绝不是夏侯玄能够对付的了的。而且夏侯玄所在地区,虽有十万兵马,可是这地方是对抗蜀国的前沿阵地,一不能轻易提兵,二恐怕也提不动,因为军中可能都是司马懿的亲信。



最后,夏侯玄和司马懿是亲戚,可能存了侥幸心理。


夜月下鸣蝉


历久不忘


夏侯玄的军事才能有限,高平陵事件前曹爽为了提高人气当时与夏侯玄伐蜀大败而归。而且雍凉军很多人都还是只听司马懿的。当时夏侯霸劝夏侯玄投蜀汉夏侯玄不愿意背叛大魏,夏侯霸投蜀汉都没带什么人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