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用水寫布好還是墨汁寫在紙上好?

在路上ownway

謝謝你的提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馬。練字用墨還是用水,我已經答過一次。上一次主要是問在水寫布上練習好不好,這一次是兼顧了用墨在紙上。

我覺得,初學書法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沒有什麼區別,實際區別很大。

我們很多朋友根本不清楚,這是不是水和墨的問題,以為不就是用筆寫出毛筆字嗎?

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練習書法,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訓練筆墨敏感。

毛筆和墨有密切的關係。而水與毛筆的關係就非常簡單了。

用水寫字,你永遠感覺毛筆非常好用,這是因為水裡面沒有膠,對毛筆沒有粘勁,所以寫起字來,感覺什麼毛筆都好用。

可是蘸上墨汁以後,你會感覺毛筆真不好使,一點也不聽話了,要筆鋒沒筆鋒,要靈活勁兒沒靈活勁兒。

這個是因為,毛筆蘸了墨以後,墨裡面有膠,會給毛筆帶來一些粘勁兒,毛筆的彈性會被降低一些。

墨汁兒越濃,對毛筆的粘勁兒就越大。所以,這就是我們用墨,為什麼要兌一些水的道理。

如果你經常只是在水寫布上練字,那麼你就不會練出筆墨敏感,要寫好字,那是非常困難的。

打個比方,如果你學駕車,只是在駕駛臺練,而不是在路上練車,你就是操作很熟練,也不會真正駕車的。

所以,一開始有一段時間在水寫布上熟悉一下毛筆,這個是可取的,但是,不能依賴水寫布練字。

最好是直接在紙上練字。什麼紙都行。掌握了一定的寫字技法以後,就用毛邊紙或者宣紙練字,才能練出一手好字。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說實話因人而異,你不能因為覺得水寫布好就覺得用墨汁的人傻,你也不能因為自己使用墨汁就嘲諷用水寫布的人沒有書法的格調。


說白了就是個人喜好的問題,舉個例子吧,我之前買了一個廚師機做麵包,和麵的時候有人說,你這樣和出來的面是沒有靈魂的。

其實這個和麵和練書法的道理也差不多,無外乎就是你們使用了新的產品,和原始的進程有衝突,我覺得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看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再看王羲之,也有臨池而寫的典故。不是說一定要用墨汁,但是也不能說就不需要墨汁了。

感覺我說這些肯定會被人認為,沒啥用。其實不然,水寫布練習書法,的確是很方面,但是它有弊端,這個弊端在於你沒有去真實體驗墨汁在紙上的運作,也就是說水寫布只能作為模擬,而不能還原真實。


不能還原真實會導致一個缺點,那就是無法保留。

寫書法不是一日而成的,有對比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所進步,無法像用墨汁那般,體驗對墨汁濃淡的把握,墨有濃淡,但是水是沒有。


學會調整墨汁的濃度以及在紙上的運用,也屬於書法的一課,怎麼說呢,水寫布有利也有弊,方便快捷而且節省紙墨是它的優點,但缺點也顯然意見,寫的書法作品更沒法像用墨汁在宣紙上寫那樣長時間保存,經久不褪。


初學者可以寫寫試試,但是長時間練習學習最好還是乖乖的用紙和墨吧,如果你覺得宣紙太貴可以選擇毛邊紙,很便宜。



東家APP

先表明立場,練習書法,水寫布用不得,即使用水寫布練一輩子,恐怕也難以入門。

水寫布原理:水寫布原理其實很簡單,它以黑布為介質,在其表面加一層經特殊工藝處理的二氧化硅,該成分遇水透明。就這樣,我們寫過的痕跡瞬間變成黑色。這樣看似和用墨在紙上書寫效果相同,但實質上已經相差甚遠。
水寫布

原因一:水寫布和紙的性質不同。水寫布以布為材質,加入化學成分二氧化硅,當我們以清水書寫時,會產生美化效果。即使是初學者,在水寫布上練字也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這等於讓我們錯誤的高估了自己的真實水平,不易於我們的進步。


毛筆蘸水

原因二:水和墨的性質不同。水當讓還是清水,而墨是有相當濃度的。我們用墨在紙上書寫,因為墨有一定濃度,較易表達筆法細節。而蘸清水在水寫布上書寫,僅僅表達的是筆畫大概,無細節可言。


原因三:水寫布寫完快速變乾的優點實為缺點。水寫布寫完快速變幹,也就說明我們是無法保留習作的,沒有對比,拿來進步。

最後:衷心的規勸還在使用水寫布的書友們,水寫布拿來玩玩就好了,不要當真,想練好書法,傳統文房四寶必不可缺少。


古風書法

練習書法,在練字效果上來說,當然是用紙練習要優於用水寫布練習了



當然,水寫布練字也升不是無可取之處,水寫布練字,可以練習字的結構和運筆的方法,特別是初學者,一上來就用紙練習,其實挺費紙的,先拿水寫布找找感覺,練練手還是可以的

但水寫布練字的缺點也是顯然的,比如墨法的練習是在水寫布上無法實現的,另外,在水寫布上練字,也是找不到那種筆與宣紙曠磨擦了感的,這不利於後期的紙上創作

因此,水寫布在練字初期用用尚可,但真正想練好書法,還是儘快用紙練習為好

文中引用圖片,是學生的平日練習,藉此,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l石崑崙l

水寫布對書法練習來者說,唯一的好處就是“後患無窮”。

表面看,水寫布可以反覆使用,乾淨,方便攜帶,不用每次洗毛筆那麼麻煩,還可以省錢。但這些好處帶給你的只有無窮後患。如果你堅持一輩子用水寫布練字的話,那我恭喜你,八輩子都找不到書法的大門朝那裡開。

我也用水寫布練過字,它的毛病也顯而易見:

在水寫布上寫字沒有用宣紙練字時的那種摩擦阻力感,水寫布上良好的自我感覺,一上宣紙創作感覺全完;

水寫布寫完字很快消失,不易保存,無法作前後時間練習對比;

水寫布無法體現古人筆法的精細,你寫一輩子,也無法得到古人筆法的精髓,只會停留在皮毛上沾沾自喜,自我麻醉;

長期用水寫布,你無法揣摩到筆,墨,紙三者在何種情況下達到和諧之美,筆法,墨法與紙之間相映成趣的奧秘。



因為上述原因,你認為水寫布的好處恰恰浪費了你寶貴的時間,這一損失是用金錢也無法彌補的損失。


布穀視界

我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想說說我的看法,再介紹一下我的作法。或許對練字的朋友有所啟發。

我是三品齋主李存章,書法愛好者與習練者。

用水寫布練字,對於初學者還是可以用的。我是曾經用水寫紙練過一段時間字,後來有了水寫布,我也買了兩快用了此天。但效果不是很好,便把水寫布丟棄了。

我用舊報紙練過幾年字,效果要此水寫布好。但這也只適合初學者練習。如果練字有了成效,想上宣紙搞書法創作,在宣紙上是寫不成的,原因是舊報紙與宣紙的性質不同,要想把握宣紙的特性,必須要宣紙練習很長一段時間才成。

用宣紙練習毛筆字,有幾個人能用得起呀?我適應宣紙字之後,創作幾幅書法作品,又回到舊報紙上練字。當有人向我求字,欲創作書法作品,一上宣紙仍然寫不成,還得浪費好多張宣紙才能創作成功,很是心痛,雖然不可很貴的宣紙,但畢竟要花費真金白銀呀。

於是,我在廢宣紙上練字,無數遍地在廢宣紙上練字,把宣全練墨了,用墨在練黑的廢宣紙上再練字,不怎麼好施了,我開始嘗試用水在練黑的宣紙上練字,好施極了,於是一項偉大發明誕生了,即用塗黑的廢宣紙沾水練字,妙極!

平時在塗黑了的廢宣紙上練字,創作書法作品直接上紙,再也不會寫瞎紙,再也不會浪費宣紙。

我這練字曾經說過,今天再次介紹,希望對練字的朋友有幫助。




三品齋日記

大家好,我是講堂塔青,也是一位書法愛好者。非常慚愧的是在小學時拿過幾次縣級書法比賽一等獎,不過後面就慢慢荒廢了。

在這裡我來講講水寫布的優缺點吧,在講之前也講一下我小時候練習毛筆字的方法。在97年那會小鎮上其實沒有什麼水寫布,所以當時我們主要拿一個碗裝碗水,然後拿著一支要廢了的毛筆在水泥地上練字,那時候一般都挑有陽光的正午,因為水泥地也比較小,所以需要它快點幹才能繼續寫。剛開始那會其實挺無聊的,當時我學的顏真卿的顏體,所以在一筆一劃的練,練手感,練結構,練筆鋒等。雖然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不過連續兩個學期的午休時間都用在這上面,所以慢慢水平也有點上來了,最明星的就是路過的一些老師經常誇我寫的字比他們都好。

講我自己的故事,其實主要是為了說清一個道理,那就是練習要有目的,也要有恆心這樣才會有效果。

水寫布的效果其實和在水泥地上練習沒有什麼區別,就是為了節省紙,當然也有一些缺陷,就是沒法對比。

我記得當代著名書畫家啟功老師講過他練書法的心得:他不去臨摹別人的字,而是自己不斷的悟不斷的寫,將寫的漂亮的字剪下來,之後繼續練習,過段時間會覺得原來認為好的字其實不是那麼好,這樣不斷的自我進步,所以就成就了現在的大師。

其實練字用什麼無所謂,真正重要的是恆心,還有就是目的明確,所以的工具都是為了提高我們在某一方面的效率而已。


南紅講堂

古時有個故事:

話說大才子蘇東坡酒後乘興曾為一家開張的酒樓提寫了一塊“太白酒樓”的匾額。從此這家酒樓生意興隆,大發其財。也視這招牌為珍寶。

再說這店裡有一小夥計,平時就是幹些掃地、抹桌、洗碗的雜活,幹活勤懇,為人少言寡語。

但就是這樣一個打雜的下層小夥計,卻對蘇東坡十分的傾慕。面對天天看無數遍的這塊牌匾,就把對大才子蘇東坡的追慕之情化為行動。在天天抹桌的同時,也心追手摹地把“太白酒樓”這幾字寫一遍。

天長日久,這小夥計也不知道寫了幾千百遍,直到已把這幾個字寫得形神兼備、出神入化後,還不停練習。只可惜他是用抹布寫的,寫後既幹,所以不論別的店員和食客都沒有發覺,不然肯定要為之驚歎了。

直到某一天,這家酒樓發生了一場火災,損失慘重。而最讓店主心痛的是,蘇東坡提額這塊招財牌匾也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灰燼了。

過了不長日子,酒店重整旗鼓又新開張了。而令主人頭痛的是:去哪找蘇大才子再幫寫一塊牌匾呢?一是張不了這口,再說即使託人幫找到了蘇東坡開口求匾,人家又是幾個意思?

於是店主花重金懸賞,只要天下有人寫得和以前牌匾像的,酬謝多少多少重金。日子過了很久,前來應聘揮毫的才子文豪也絡繹不絕,可寫出的字始終差了不少。

終於有一天,這位小夥計弱弱的說了一句:“能讓我試試嗎?”於是,店主和眾人像看怪物一樣注視了這小夥計良久,轟堂大笑……!這時,一老者排眾而出,對店主慎重的勸道:“這小夥計既然敢口出狂言,必有原由,不妨讓他一試”。

店主這時已回過神來,心想就讓你一試又如何,大不了再讓眾人嘲笑一番罷了。於是吩咐手下取來文房四寶,篆籀大筆。

佈置已畢,只見這小夥計叉開五指山,呆手笨腳抓住筆桿,如握火箸,掭飽墨後直書而去……!眾人都是先一怔,繼而捧腹狂笑……!店主不看還好,一看直氣得七竅生煙,又面紅耳赤。來原說好的驚喜呢?

這時小夥計又弱弱說了一句“能讓我用抹布寫嗎?”。

店主這時已被氣笑了,心道:“也罷、也罷就讓你小子出盡醜罷,也讓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就不管他了。

只見小夥計從肩頭甩下那塊已用得有些破損的油膩抹布,在旁邊木盆裡搓了搓,擰乾水後“叭嘰”一下蘸到了墨硯中。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似有神助,瞬間像換了個人……。

在眾人驚愕聲中,小夥計已一揮而就,眾人圍攏上來急忙品察,良久……,人群爆發出了驚歎和熱烈的掌聲……。

店主叫手下舉起這牌匾看後,驚得掉了下巴:這不就如蘇東坡親手所書的原跡嗎?喜歡得直晃大腦袋叫道“不可能呼、不可能也……。”

從此,這家店的生意一如既往,店主也把他胖胖的小女兒嫁給了小夥計……。

雖然這段子沒史料證明,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勤學苦練,是不必計較書寫工具的。

就如有史料記載的:懷素日勤以芭蕉葉習字而終成大家是一樣一樣的……。

文不對題,不以為忤!

[臨池管窺]


臨池管窺

我們知道練習書法,傳統的都是白紙黑字,這是中國書法特有的印象,儘管現在有些變化,但大抵如此。現在出現了帶格兒的毛邊紙,也很適合練習書法。

現在市場是也出現了水寫布。就是毛筆不用蘸墨只蘸水就可以書寫,有的是空白的水寫布,有的上面有字的輪廓,類似於“雙鉤”直接往裡面填墨。也確實方便,乾淨,節約成本。



但你要問哪個好,我相信學習書法的人都只會承認白紙黑字!為什麼?

第一,傳統的東西,有些就是不能變的,不能給它戴上與時俱進的帽子,毛筆書法就是一支毛筆,一張宣紙的事情,沒必要用其他的東西代替,也代替不了。

第二,水寫布固然有他的方便之處,但我認為是學習的大忌,為什麼?因為水寫布寫過就沒有,無法保存,也就無法對比,我們學習書法就是在不斷對比當中找到不足。然後進步的。這樣一來,寫了等於沒寫。

只基於這兩點,我建議學習書法的朋友們,不要使用水寫布,即使是初學者,也不要用,還是那句話,“白紙黑字”挺好!


鐵匠的頭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