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近年來,中國風方興未艾,帶動了全球學習中文的熱潮。一時之間,長相方正、有如豆腐塊的漢字,因其無可取代的文化元素,以及深具東方神秘色彩的魅惑威力,業已征服不少歐美人士。在其影響下的部分國家的教育當局相繼將中文列為中學生必修的第二外語。而且,隨著中國經濟對全球的影響程度日漸加深,人們學習中文的熱潮儼然有變成全球運動的趨勢。

如世人所盡知,漢字是目前世上僅存的還在大量使用的表意文字。它的最大特色,是以象徵性的符號表示意義。即使部分形聲字具有音符的作用,大多還是兼有表意的功能。由於人的左腦偏重邏輯思考與分析,而右腦則掌管如企劃力、創造力與想象力等圖像化機能,因此在相關研究中,學習漢字可以開發智慧、增進聯想能力。有人甚至認為,隨著人類現代化的發展,漢字所獨有的圖像特徵,因為具備了智能化的傾向與視聽識別的優越性,會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從人文科學的學術研究領域來看,20世紀已經經歷了一系列的轉向,包括語言轉向、解釋轉向、後現代轉向與文化轉向等等。而在21世紀剛開始的短短十年裡,由於多媒體技術的日新月異,在文化轉向的潮流裡,相對其他文化而言,視覺文化似乎又有異軍突起的趨勢。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終日被燦爛到足以令人暈眩的各種視覺效果包圍著。因而,有人宣稱現今的經濟是“眼球經濟”,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即能創造出巨大的商機。

千禧年這股迎面而來的視覺浪潮,不禁讓人想起我國文字的發明者倉頡擁有四隻眼睛的傳說故事。他在觀察天地萬物之後,即根據山川、草木與鳥獸的各種形狀,創造出深具圖像意味的漢字。由於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創舉,還因此引發了一場“天雨粟,鬼夜哭”的異象。如果進一步將倉頡的四眼神通與當今的視覺浪潮相聯繫,無論是面對源自天地萬物的自然之理,還是面對多媒體的科技產品,已經在人類文明踽踽於途了數千年的漢字,在全球學習中文的熱潮裡,將持續展現它無比強大的生命力,應是一件可以預見的事。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吳文雄先生說,聞張宏如女士寫就《漢字好好玩》一書,本人拜讀後,正符合上述所言,即從圖像化的角度解釋漢字所表示意義的原理,凸顯漢字造字之初與當今時代潮流趨於視覺轉向的發展脈絡,因此樂見該書出版,並予以鄭重推薦,是為序!

01本書特色

★特色一:畫中有字,字中有畫

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幅圖畫中都包含著好幾個漢字,而每個字的形象就是其事物本身的形象,每一幅圖所要表達的意境也是由這一組相關的文字集結而成的。若說本書對於漢字有何貢獻,或許最大的價值就在於還原真實情況,讓文字回到屬於它自己的位置——兩千年來並沒有人嘗試過如此做法。自許慎的《說文解字》之後,文字學者在解說文字時,常會利用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圖像說明文字的起源或演變過程。隨著古字物的陸續出土,加上影像科技的日漸發達,近代的文字學者常常利用圖片來輔助說明漢字的成因,這樣的做法固然有助於學習者對漢字的深入體會與瞭解,但作者認為這樣的做法並不夠完美,老祖先造字的靈感既然取之於大自然,我們理當回到大自然之中去重新看待漢字。本書從不同的視野與角度認識漢字,並結合圖形、書法、藝術、美學、文字學、哲學等概念,特別提出了一套漢字畫的學習方法。

★特色二:快速學習漢字的新方法

現在書店中有很多介紹漢字字源的書,由單一字源重新認識,一天學兩三個字,學成兩千五百個常用字,大概也要花個五六年的時間才能學好漢字。作者認為,若能將文字圖像化,通過圖像來記憶學習,應該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通過書中的畫作,可以對畫的含義、字的意義一目瞭然;每幅圖畫中至少包括三個字以上,有效地學習基本文字後,接下來只是組合字的問題,藉由不同部首或字源之間的組合,又可以創造出不同的文字與意義。《漢字好好玩》系列書七十五幅圖中,總共包含500多個漢字,讓有意學習漢字的人可以通過影像記憶,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最多的漢字。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02

如何閱讀本書

  • 每幅漢字畫以三個步驟進行

首先,說明與每個主題古字相關的文化意涵。

其次,每幅圖以左右跨頁的方式呈現,通過簡單的漢字畫之內容描述,讓讀者感受畫作本身之意境。

最後,將圖內的古字標示出來,讓讀者清楚比較古今文字之間的關係,並介紹每個字的字義與字形。

作者相信,用欣賞畫作的角度來學漢字,會是件既浪漫又有趣的事。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 特別說明

首先,文中“說文解字”下方的古字是甲骨文、金文、篆文等穿插使用,而圖1、圖2等說明方式則是為了使漢字學習者可以瞭解圖形之間的變化與差異,因此,圖與圖之間並沒有時間先後的問題。

其次,字形說明部分,作者系以仰視、直視、俯視及透視四種造字角度來分析漢字的形成。仰視造字,必須仰起頭來觀察,如日、月、星、晶等字;直視造字,只要平視即可,如禾、木、工、弓等字;俯視造字,必須從高處往下看,才能掌握事物的整體樣貌,如田、川、州等字;透視造字,如身的古字畫出人肚子隆起的樣子,“一點”代表肚子裡的胎兒。

本文希望通過圖形與漢字的造字角度分析,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漢字、認識漢字,輕輕鬆鬆學漢字;並通過不斷重複的圖像學習,讓所有漢字學習者都能感受到漢字學習真的好好玩。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03

漢字的起源

漢字起源於何時、何人,人們一直無法達成共識,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證據不足。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古物隨著時間消逝了,當找不到證據時,就只好歸於神話。因此,漢字的起源有時充滿神話色彩。

關於漢字的起源,一般教科書都會提到倉頡造字,導致許多人都認為漢字是由倉頡創造的,但事實究竟是什麼呢?若鑽進學術研究領域,可以發現學者們對於漢字起源的看法存在分歧,從結繩、八卦、陶符、圖畫、歷數、河圖洛書、倉頡造字到甲骨占卜等都有許多討論空間。

在眾多可能性中,還有一種可能即是文字畫。在文字學者的眼中,文字畫指的是人類文明剛萌芽但還未發展出文字,人們用來記錄與溝通的簡單的線條或圖形。但是因為文字畫沒有固定的字與句子,僅能從圖畫中的一些素材猜測出畫者所要傳達的想法,所以常常會有認知上的落差。例如,在石壁上畫一朵雲和雨滴,有人解讀為雨天,有人認為是即將下雨,也有人解釋為已經下過雨,那是因為對於同一幅圖畫可能因人而產生不同的認知所致。文字學者認為,文字畫屬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初階,無法精確地達到溝通的需要,為了應付越來越複雜的生活形態,勢必發展出更精確、更有效的文字系統,所以許多原始族群各自所屬的文字畫就這麼慢慢地消失了。

既然漢字至今還保留著象形文字的靈魂,表示文字形象與事物本身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作者認為象形文字可以視為一種文字畫,象形文字不只是文字的線條,它同時也在展現人類繪圖的能力。人類繪畫構圖能力的發展是由簡單趨向複雜,剛開始只能畫出簡單的線條,漸漸發展或訓練出複雜的構圖,從基本的線條能力到較為複雜圖案的發展過程,猶如小孩子手部與腦部的協調發展一般,小孩是先學會畫直橫線,然後才會簡單的幾何圖形,之後才有構圖能力,而象形文字就是人類繪圖能力的表現。在當今世界中,已找不到像漢字一樣還看得懂的兩千多年前的典章書籍,漢字已被視為世界上重要的文化資產。為何漢字可以流傳這麼多年呢?在眾多理由中,作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漢字的起源本身就充滿著圖像概念,而象形文字則是圖像簡化之後的代表。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04

漢字的圖像思維

相較於西方的拼音文字,中國的文字被視為拼形文字,又稱為象形文字或方塊文字;不過,自從隸書定型之後,很多文字就已經脫離象形,被歸類為指事、形聲或其他類別。傳統文字學是以東漢許慎所提到的六書為依歸,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六種造字方法。六書這個詞最早見於《周禮》;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也曾提及六書,而班固所指的六書則是“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當時也有其他文字學者認為六書應該是“象形、會意、轉註、處事、假借、諧聲”,可見自東漢時期開始,學者對於六書的看法就頗為紛歧,只不過後世多采用許慎的分類作為中國文字的造字原則。

六書的討論延續了兩千年,直到清末民初文字學者唐蘭提出三書說,他認為中國的造字原則應該可以歸納為象形、象意與形聲這三種方式。唐蘭強調象形、象意是上古時期的圖畫文字,形聲文字則是近古時期的聲符文字,這三類可以包括所有中國文字。從六書到三書,這是不同時代、不同文字學者對中國文字造字所提出的不同見解。

不論是許慎的六書還是唐蘭的三書,目的都是為了說明中國文字的造字方法。而本文作者的創作動機,則是希望可以跳脫傳統文字學的討論方式,亦即只要可以用類似象形文字的方式呈現,不論它歸屬於許慎的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抑或唐蘭的象意、形聲,作者都將其統稱為“類象形”。以“類象形”的概念重新看待中國的文字,迴歸象形文字的本質,以圖像為出發點,讓學習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國文字的形成與意境。把原本不是歸類於象形系統的文字,以象形的手法來設計呈現,加深對中國文字的記憶,同時增加學習中國文字的趣味性。這就是本書提出“類象形”概念的最終目的。

《漢字好好玩》系列的七十五幅圖畫中,其中部分圖片即是用“類象形”的概念進行創作。例如漢字畫——城牆之象,城門上凹凸的石塊,凹與凸這兩個字在傳統文字學中並未被特別提到,但若將它重新設計一番,就成了標準的象形文字,讀者可以通過圖畫感受到凹、凸這兩個字的意義與意境;另外,漢字畫——方位之象,船停泊在岸邊工人拉桅杆的設計,是為了介紹上、下、中、卡等幾個字,若照許慎的解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上與下是指事類別的字,並不屬於象形字,不過作者在此也是以類象形的手法將上與下兩字設計於桅杆,通過一根桅杆可以輕易學習到上、下、中、卡這四個漢字。

本系列七十五幅圖畫創作多以象形文字為基礎,少部分不屬於象形文字的則以“類象形”的手法來處理,所以不完全能用傳統文字學的角度觀之,必須以藝術與美學的眼光來看待。作者極力推廣的一個概念即是“畫中有字,字中有畫”。圖與畫是沒有國界的,既然中國文字屬於象形文字,也就是圖畫文字,學習中國文字應該不是件難事。許多外國人會認為中國字不易學習,其實問題就出在當今的文字教學強調一筆一畫地寫,辜負了象形文字所隱藏的藝術價值;外國人也只看到一塊塊的字,卻沒有看到它的藝術之美。作者希望藉由本書的問世,改變未來漢字的學習方式,原來“學漢字就像在看畫,寫漢字像是在學畫”,不論是華人或是非華人都能真正欣賞漢字之美,輕輕鬆鬆學習漢字。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我們為什麼要讀《漢字好好玩》

有畫面 有知識 有故事 有歷史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

倡導圖像學習漢字的新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