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262年會過兩個春節?

遊漫愛好者

公元2262年為什麼會有兩個春節?主要是與閏正月的現象有關,閏正月在中國傳統曆法當中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為什麼非常罕見呢?

我們先來說一說農曆為什麼要置閏月,世界上的歷法主要分為三類:陰曆、陽曆和陰陽合曆,陰曆是根據月球的運動變化而制定的,陽曆是根據太陽的運動變化而制定的,陰陽合曆則兼顧了太陽的運動變化和月球的運動變化。

中國的農曆是陰陽合曆,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公曆則是陽曆。陰曆是根據月球的運動變化而制定的,一個月就是一個朔望月,也就是月亮在天空中的圓缺變化所呈現出的一個完整的週期現象,一個朔望月,大約是29.5天,12個朔望月就是一年,大約為354天;根據太陽的運動變化而制定的歷法,一年就是一個迴歸年,一個迴歸年大約是365天5小時。

(根據田野中的草木生長情況可知,這必定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和雨水的前後,農曆的正月、二月,因為農曆是陰陽合曆,反映了太陽直射點位置的變化。)

12個朔望月的時間大約是354天,一個迴歸年的時間大約是365年,兩者之間相差10多天的時間,所以,12個朔望月並不完全等於一個迴歸年。那麼,依據月相的變化而制定的歷法,由於不能與太陽的運動變化相一致,運行時間長了,必然會出現季節與月份不能相配合的現象,比如會出現一月在夏季,六月在冬季的現象,並且不能有效的指導農業生產,這就需要採用置閏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置閏月的方法,來使得曆法既符合月相的變化又符合季節的變化的歷法,稱之為陰陽合曆,中國的農曆就是陰陽合曆。

(根據月相可知,這必定是農曆的某月的初十左右,因為農曆是陰陽合力,兼顧了月球的運動變化和太陽的運動變化)

那麼如何置閏月呢?中國古代的人們還根據太陽的運動變化,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純陽曆,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農曆的每個月必須對應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如果一個月的節氣在月初,而中氣落在了下一個月,就必須置一個閏月來使得這個月同時擁有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

我們經常會看到閏五月、閏六月、閏七月的現象,而極少看到閏十二月和閏正月的現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根據開普勒定律,這必然存在近日點和遠日點的現象,在冬至日附近,地球處於近日點,公轉速度快;在夏至日附近,地球處於近日點,公轉速度慢。

由於冬至日前後,地球的公轉速度快,所以節氣與中氣之間的時間間距比較短,不容易出現節氣在月初,而中氣落在下一個月的現象,而夏至日前後,地球的公轉速度慢,節氣與中氣之間的時間間距比較長,這就比較容易出現節氣在月初,而中氣落在下一個月的現象。

冬季出現閏月的現象十分罕見,就是因為此時地球的公轉速度比較快,不容易出現節氣在月初,而中氣落在下一個月的現象,那麼這樣一來,就極少遇到閏十二月和閏正月的年份。

距離我們最近的兩個閏正月的年份就是1640年和2262年,2262年閏正月的現象屬於未來,有一種值得期待的感覺。


騰飛說史

閏月指的是一年當中,農曆的某個月份會過兩次,當然,我們大家都經歷過,我們這裡過生日都是按農曆計算的,所以很多人都會在某一年過兩個生日,不過,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沒有體會過過兩個春節的閏1月吧。


公元 1645年,開始使用歷理置閏制,也就是“閏月”的起源,一直到公元 2800年,在這漫長的一千多年時間裡,閏正月只會有6次,分別是1651年、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


所以,上一個閏正月,大清才剛成立,而下一個閏正月,則到了兩百多年後的2262年,根據這樣的紀年法,在這一年裡,會有兩個正月,所以也會有兩個春節,只是不知道那時候的未來人過年還會不會有年味。



遺憾的是,在座的各位都看不到那一天了,俗話說,年好過,春難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個嶄新的開始又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大家都有什麼新的目標呢?


歷史密探

按百科的介紹: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之後的25世紀,28-41世紀也沒有出現閏正月。上一個閏正月出現在17世紀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個閏正月將出現在23世紀的2262年(壬寅年)。 閏正月的年份一定是春節最早的年份。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 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 2800年,農曆閏正月只會發生6次,其年份分別是1651年、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 不過,最近一次要等到 2262 年,我們沒緣分碰見了。碰到這種情況,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不過也有過兩次的。除非科學在這幾十年內突破生物工程上的一些限制做到偽長生不老的問題,那是可以看得到這一年的發展的。期待我們大夥都能活到那時吧!呵呵🤭



悠悠夢裡無尋處

我們知道春節是每年一次的重大傳統節日,是根據農曆的算法來的,但是近日就有網友發現2262年的農曆會出現兩個春節。

閏正月是極為罕見的,從2000年到8000年,出現閏正月的年份只有32個,分別是2262,2357,2520,2539,2634,4103,4828,4923,5868,6088,6183,6240,6278,6460,6555,6612,6650,6832,6984,7022,7041,7166,7242,7424,7519,7538,7614,7633,7796,7891,7910,7986,差不多平均200年一個。

為什麼會出現兩個春節?中國的春節是按照農曆算法過的。農曆作為陰陽曆,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數,平年比公曆少約11天,為了應合地球圍繞太陽運行週期,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就是閏月。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曆曆法規則推算,有閏月的年份就有了383到385天,這一年就稱為閏年。出現閏正月的次數太少,所以就顯得罕見。

2262年出現兩個閏正月,我們會不會放兩次假呢?到時候大家都200多歲了,天天都在放假,大家好好活吧,爭取到時都能過兩個春節。


寧OPPO

這與農曆閏月有關。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十二個節十二個氣。立春是節,雨水是氣,驚蟄是節,春分是氣,餘類推。由於農曆大月只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不像公曆每月有兩個節氣(準確地說是每月一個節一個氣)。農曆有時會出現某個月只有節沒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農曆.閏月多出現在三四五六這幾個月份,其他月份較少出現,所以閏正月很少見,基本是幾百年才出現一次。你去問現在的老壽星們,沒有一個徑歷過閏正月,更不要說在一年內過過兩個春節,原因就是閏正月十分罕見。二二六二年雖然有兩個正月,嚴格說來並不是過兩個春節。因為閏月的節日不是法定節日,沒有假期。我們以前經歷過閏五月閏八月並沒有過兩個端午和兩個中秋節。所以閏正月並不等同於正月,也不能過兩個春節。


餘一得

2262年有兩個春節,原因很簡單,閏月造成的,也就是在那一年正好閏正月,真是百年難遇啊,公元23世紀的2262年距今有244年,大家要加油努力認真活啊!



接下來普及一下閏月知識,農曆為什麼會有閏月?農曆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迴歸年與農曆年有什麼矛盾呢?迴歸年的總長度為,365.2422日,雖數月的長度為29.5306日,12個塑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乘以12等於354.3672日,比迴歸年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因此,農曆年的某年春節,為大雪紛飛的冬天,第二年的春節,就會在季節上提前11天,第16個農曆年就會出現在赤日炎炎的夏天。現在置閏的方法是兩個冬至之間,如僅有12個月,則不置閏,若有13個月,既置閏,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其名稱是在前一個月的前面加上一個“閏”字,農曆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24個節氣。



事實上,一般閏月趕上重大節日,我們都會過第一個月的節日,還有我們常見的生日問題,很多人,特別是北方人大多都過農曆生日,一般也就過第一個月的,第二個月就算了,相信2262年時也就過一個春節,如果過兩個年,不說別的,每年過年都會看春節聯歡晚會,光這臺晚會就要準備大半年,要是來兩臺晚會,可夠電視臺忙的啊!



所以我們就不要為未來的人擔憂了,因為我們活不到那個時候。真希望到那個時候人們天天開心,過兩個春節!


給你幸福到永遠

這是由罕見的閏正月所致!

為何會有閏月?因為陰陽曆法差異!

我國的農曆,是陰曆陽曆並用,所以又稱陰陽曆!在農曆中,地球自轉一週為一日,一個月亮圓缺變化週期為一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年(迴歸年)!農曆規定,月朔之日(完全看不到月亮)為初一,兩個月朔中所含日數為一月,但由於實際上,一個月亮圓缺變化週期時長約為29.53日,為了減小誤差,古人設置了大月小月,大月每月30日,小月每月29日。但由於兩個月亮圓缺變化週期並不剛好等於59日,所以一年中大小月數並不一定相等!12個陰曆月為一個陰曆年,而一個地球公轉週期即一個陽曆年的時長約為365.24219日,很明顯一個陰曆年並不剛好等於一個迴歸年,為了減小誤差,人們發明了“閏月”。我們的古人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發現,如果在19個陰曆年中插入7閏月,那麼總長度就和19個陽曆年很接近了,於是便有了古歷中的“十九年七閏法”,此法到了唐朝才被廢止,現在我們有更加科學的計算方法!

閏月定在哪一月?根據節氣!

一年有二十四節氣!現代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是按照地球在其軌道上的位置來定,稱為定氣!一週360°,兩節氣之間想隔15°!地球運行兩個節氣即30°的平均時長約為30.5日,而陰曆歷月平均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節氣所在的日期必然會較上一月推遲一至兩天,如此下去,總會有某一個月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這一個月被規定為“閏月”!由於地球運行軌跡是一個橢圓,這樣地球經過相同角度的時間就有長有短,這樣採用定氣法的兩個節氣的時長就有長有短!在冬季,一節一氣的平均長度約為29.74天,並不比陰曆月長多少,這樣節氣就向後推移的慢,所以閏月出現在冬季的概率就小!閏正月很少!


覺醒的候鳥

因為2262年是潤正月,所以有兩個正月,我們的印象是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紀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不過不要想太多了,現在網上出來最多是2049年,但是可以肯定是第一個是大年三十後的第一個正月過的是春節,第二個正月,不太可能在過個春節。我們思想就是可以多放一個春節假,這小日子是過的很美好的哈。

第二個是2262年,我算了一下,現在才2018年。244年,我們也就見證不了這麼個兩個正月的時刻了,只有兒孫之福哦。


枯榮有期

沒錯,2262年是潤正月,但我們不會過兩個春節。 雖然不常見,但是也不必驚慌,因為以前有潤過正月。 年三十後一天的肯定是春節,潤的那個不算,也不過。 還有個就是正常情況下,我們活不到2262年了!



一汪清泉791

2262年會過兩個春節,這是農曆年閏月的結果。春節,都是正月初一,兩個春節,那就是閏正月了,這種過兩個春節的情況,起碼要幾百年才有一次啊!



今年是2018年,距2262年相差200多年,要十多代人才活的攏,反正我們是看不到了。只有後代們過這一難得的奇節一一“雙春節”!


要想過到“雙春節”的有辦法,到北極速凍260年,到時解凍2年就過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