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提到潜艇的各项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相信大家都会选择静音性。而谈到静音性,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发动机,螺旋桨等等,不过,今天我要给大家扒一扒这个不起眼的部件—消音瓦。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消声瓦的起源要追溯到二战后期,其时德国海军的水下狼群U2潜艇已经不再像战争初期一样所向披靡,盟军不断加强的反潜能力给U2潜艇带来了灭顶之灾,为了拯救败局,减少U2型潜艇的损失,德海军尝试在部分潜艇的外壳上加装一层名为“阿里贝里奇”的合成橡胶,厚约30mm,材质的内部有直径2-5mm的圆柱型空洞。它运用声响进入橡胶里的气泡后对气泡产生形变来吸收声能,在降低反射及艇内噪声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这应该是最早期的消音瓦。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二战后,前苏联和英美瓜分了“阿里贝里奇”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分别研制各自的消声瓦。经过几十年的开展,终究形成风格各异的消声瓦体系。

因为前苏联粗放型的工业体系导致其出产的潜艇发动机往往噪声很大,为到达在全球和美国争霸的意图,前苏联对潜艇消音瓦技术极为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时代就开始研制并于1965年在潜艇上正式敷设消声瓦,目前现役潜艇均有敷设,并且根据用途研发了种类繁多的品种。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比如攻击核潜艇与战略核潜艇由于承担的使命不同,所以前苏联在规划时,前者要突出机动性,后者要优先考虑隐蔽性,为此,两者所选用的消声瓦技能也是有很大区别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舯部与艉部壳体均敷设了50-150mm厚的消声瓦,艏部壳体运用的则是一种蒙皮。这种蒙皮类似海豚皮,在水下时能有效地减小阻力。而“飓风”级战略核潜艇,整艇均敷设了高达100-200mm厚的消音瓦,没有选用蒙皮,反映了前苏联对攻击潜艇和战略核潜艇在消音瓦上的不同规划思路。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此外,由于前苏联潜艇均选用双壳体,科研人员充分运用这一结构,在潜艇的内外壳体上均敷设了消声瓦。外壳体消音瓦首要是减小反射信号,内壳体消音瓦则主要是下降本艇自噪音。并且由于不同厚度、材质的消音材料对不同音频的声音吸收效果不同,所以同一条潜艇不同部位敷设的消声瓦也不相同。在消音瓦运用方面,战斗民族居然展现出少有的“取巧”和“灵活”,可以说是目前在消音瓦研制使用方面最强的国家。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而同样从德国抢夺了消音瓦技术的英国,却在二战后国力衰落,对消音瓦的研制尽管起步很早,但水平并不先进。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消声瓦的敷设实验,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是消声瓦掉落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其潜艇在出海归来时消声瓦往往都会掉落多半。所以,英国已放弃先预制消音瓦再经过粘合剂在实艇敷设的工艺,而直接选用现场一体浇注成型,但是效果上仍然要低于俄罗斯。​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和其他军事技术不同,美国的消音瓦研究起步很晚,是在前苏联将消声瓦在潜艇上成功运用之后,特别是“东芝事件”后,前苏联处理好了螺旋桨加工制作技能,使其潜艇的隐“声”性大增,美国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于是凭仗是英国“大哥”的优势,友好的取得了英国多年研究的消音瓦技术,并迅速开展研制。于1988年在“洛杉矶”级核潜艇首次敷设了消音瓦,其敷设方式还借鉴航天飞机隔热瓦的敷设工艺。只可惜,美国人废了半天劲,还是继承英国技术的缺点,那就是无法解决的脱落问题。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日本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由于二战后的种种限制,无法全力发展水面作战力量,因此把潜艇作为其“海自”发展的重点,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消声瓦的研制,但它的消声瓦技能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最新下水的潜艇消声瓦仍然使用了螺钉固定,可见日本还没有很好处理消声瓦的粘贴问题。


潜艇上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其实是“高大上”的黑科技综上所述,随着反潜勘探手法的不断进步,对潜艇的隐蔽和生存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消音瓦由于既可以降低自身噪音又可以避免敌方主动声呐的探测,既可以减少水下阻力又可以减少水流噪音。甚至在潜艇表面防污都有重要作用。虽然不如泵喷推进,AIP等技术看上去高大上,但却是同样是最具发展价值的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