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為什麼被稱為“無樓臺相公”?

寇準為什麼被稱為“無樓臺相公”?

歷史上的寇準是個清官,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他為官清廉,斷案如神,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據說他做官一直做到宰相,都沒有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

他的好友處士魏野對此很感慨,作詩稱讚寇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從此以後,人們就叫寇準為“無樓臺相公”了。

其實寇準為官的早期生活還是比較奢侈的。寇準喜歡文學,與宋初山林詩人潘閬﹑魏野﹑“九僧”等為友,“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就是他的代表作,以故他的性格穩重而又灑脫。他經常和同僚、文友宴請言歡,家裡又有多名小妾,日子過得相當愜意。

寇準平時喜歡聽曲,酒餘茶後經常找一些歌女到他的府上唱歌助興。

有一次寇準和幾個好友暢飲之後,又叫了幾個歌女到府中。其中有一個歌女年方十八不足,面容似初春的杏花兒,清麗淡雅,非常漂亮,這個歌女一張口,歌聲圓潤,似乳燕

出巢,寇準一時聽迷醉了。

他大聲拍手叫好,又叫僕人拿來一匹綾緞賞給這個歌女。

沒想到這個歌女看到賞賜的只是一匹綾緞,就一臉的不高興。

寇準有一個出身寒門的侍妾,名叫蒨桃,當時就侍奉在他的旁邊,見到這個情形很氣憤。

事後,蒨桃寫了一首小詩《呈寇公》給寇準:“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

寇準讀了蒨桃的詩,內心感觸很大。

他默默想道:蒨桃的詩說的對啊,這一匹一匹的綾緞,都來之不易,我這樣隨心所欲地揮霍真是太不應該了。

從這天起,他就下定決心不再浪費,從此以後他就一直保持著勤儉樸素的生活。

是以後來同僚和他開玩笑,以魏野的詩叫他“無樓臺相公”,他只是坦然一笑。

“無樓臺相公”的名聲傳播很遠,這個名字表示出了大家對寇準的尊敬和喜愛。

人們把這個故事編成的戲曲,影響也很大。

寇準晚年被貶廣東雷州。一次遼國使者到宋都汴京,看著一個個衣著光鮮、雍容華貴的執政大臣,就問接待的人:“這裡面誰是‘無地起樓臺’的宰相呢?“當時的朝庭官宦們都羞愧得面面相覷,無人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