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二年级成绩好到三年级成绩一落千丈,应该怎么办呢?

九斗学生心理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三年级现象。

1、一二年级的成绩不能反应真正的问题。

一二年级知识点少,考核的灵活性不大。

比如数学,主要集中在计算,简单的列式,题型也不多,老师基本上都会讲到。只要反复练习,基本都能掌握。

而语文方面,主要要求字词,拼音,简单的造句,阅读和写作要求也不高。

基本上,对于孩子独立思考的考核很少,看不出真正的差距。

三年级考察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开始升级

数学需要比较有层次的分析问题,同时计算的要求也在增强,有些平时不怎么按照规范运算的孩子,就会出现计算经常出错的情况。

另外,一些数学问题,开始需要大脑有不错的思考能力,比如面积问题,如何变化?这需要对图形的动态变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体验。

语文方面,如果没有足量的阅读作为基础,那么会出现写作词穷的情况,阅读题的问题,也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重复训练过多,开始厌学

很多孩子不是内心想学习的,又无法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没有得到认可。在三年级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选择逃避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要一味地强调分数。很多孩子最后会因为学习成绩变差,而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最后选择被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对学习完全失去热情。

关键在于接纳孩子,同时让孩子看到希望

很多孩子,对学习毫无自信可言。在学校老师看不起,在家里父母不满意。慢慢地,孩子会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大人的期望,就会在内心深处否定自己。

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大脑是处于紧缩状态的,他会不敢想,没有主动性,接受能力会非常的差。

所以,一旦遇到原来成绩不错的孩子,出现成绩上大幅下滑,最开始考虑的是孩子的内心出现了需要大人关注的东西。

问问孩子,学习上有什么需要大人协助的?对老师的感受如何,对学科的感受如何?为什么?

这个时候把成绩先放一边,从知识积累开始着手,让孩子每天积累几个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及时的鼓励孩子,事情就会慢慢得到转变。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两孩爸妈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一个孩子马上小学毕业,另一个孩子马上初中毕业,对这个问题,还算是有些了解的。

1、一二年级的成绩好,不算是真的好

大家都知道,一二年级每次考试,半数以上都是100分,纯粹以分数衡量,可能百分之八十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都能说成绩非常好。

其实这是一种假象,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非常简单,考试内容也很简单,考的都是生字、拼音、计算等非常基础的东西,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没有难度,这时考不到90分以上,已经可以说是成绩不够好,但是考到95分以上,也不能算是好,因为大部分孩子都能考到。

2、三年级是小学成绩的第一个分水岭

小学六年,孩子的成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二年级,大部分孩子都很好,第二个阶段是三四年级,一部分孩子稳定保持,一部分孩子成绩下滑,另一部分孩子成绩下滑严重,第三个阶段是五六年级,成绩继续两极分化,开始出现典型的尖子生和成绩很差的学生。

三年级,就是第一个分水岭,可能一二年级成绩很棒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成为所谓的“中等生”。所以,遇到三年级孩子成绩突然下滑,爸爸妈妈也不用特别奇怪,因为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3、“三年级现象“的本质——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异

那么,为什么三年级现象很普遍呢?因为到了三年级,学习内容会增加,学习难度也会增加,考试题也会有更多变化,不再是“闭着眼睛都能答”了,这时候,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继续保持好成绩,学习能力不足的,成绩就会明显地下滑。

所以,三年级现象的本质,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异。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差了,而是他之前就存在的学习能力问题,现在显现出来了。

4、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

1、帮孩子提升学习能力

这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急于帮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而是帮他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

心理理学者将学习能力概括为,“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运算能力、听觉知觉能力、视觉知觉能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独立性、灵活度、反思能力等等。同时,还包括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一个人有效甚至高效学习。

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真正培养出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2、不要急于送孩子去补习班

有的爸爸妈妈,是一见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马上想到补习,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补习确实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恰恰会掩盖掉真正的问题——孩子学习能力不足,而且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提升起来,到五六年级,学习成绩会继续下滑,到初中,甚至可能会成为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

3、慢慢来,不要给孩子施压

学习成绩下滑,孩子自己也会很有压力,这时,爸爸妈妈不要再批评孩子、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要告诉孩子“别着急,慢慢来”,然后帮孩子做提升学习能力的努力,学习能力提升起来了,成绩自然不是问题。


真心爸妈

三年级效应在所有的学校和班级都会出现,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学习成绩都是双百,但是从三年级开始成绩严重下滑,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家长和孩子很困惑和痛苦,出现所谓的三年级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孩子在一二年级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一二年级的考试的知识点都很简单,而且很多学校都是乐考,家长不太关心孩子对基本功的掌握程度,就会导致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是否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是否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本不重视,而小学一二年级的很多考试都是简单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只要家长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督促到位,孩子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双百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到了三年级,学习的知识点开始变多、学习的难度开始加大,靠单纯的死记硬背不太管用(死记硬背依然很重要),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从小开始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很容易掉队。

第二: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三年级,很多孩子的语文考试从二年级的100分,到三年级的70多分。这是多么严重的心理落差,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一二年级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只会强调生字、组词、生字组词,家长和孩子的重点也都在生字和组词上。

2.忽视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孩子课本的每篇课文为例,每一篇课文都适合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精读,老师在学校肯定也有讲解,但是老师会强调生字组词的重要性,孩子也会跟着老师的节奏把生字词当成唯一的重点,家长除了要帮助孩子强化生字词之外,还要帮孩子通过课文去建立阅读理解能力。文章的逻辑结构、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中的故事线、情感线,这些都是重点的重点。很多家长说我不会,我不懂,有一条捷径就是你把孩子课本的教师用书买回来,根据教师参考用书的教法,在家和孩子展开阅读理解的练习。

3.孩子的写作,从一二年级的看图作文开始,如果孩子的阅读量跟不上,孩子的写作基本功就会差一些,而且会陷入到死循环中去。孩子成绩差、家长帮孩子找老师补课、没时间阅读,这个恶性的死循环会让孩子成绩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

第三:学习效率的问题不容忽视

孩子学习效率没法提高,写作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导致孩子学习效率很低。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基础的学习上,而磨磨蹭蹭的习惯改不了,导致在相同的时间内,别人完成语数外三门的作业,你的孩子还没有完成其中一项。

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第四:家长重视的点

1.强化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习态度,严抓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各种方法都用上)

2.重视孩子的阅读,一定要重视阅读。

3.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家长还应该购买一些相配套的练习册内容,根据孩子的弱项强化训练。

4.找到合适的老师帮孩子矫正学习习惯和态度,补充知识点,但是绝对不是把孩子送给老师就完全撒手(这根本不会有效果)。


九斗学生心理

我家孩子今年上五年级,他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也很担心。早就听说过一二年级孩子成绩能拿满分不算什么,三年级是个坎儿。所以我就比较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不过还好我家孩子三年级平稳过渡,没出现太大的波动。

通过带自己家孩子和辅导班的孩子的经历,我觉得避免所谓的“三年级效应”是有原因和方法的。

首先说科目增多。

孩子由原来的语文、数学两科,到三年级增加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孩子会一时适应不了很正常,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乱发脾气,如果孩子出现了下滑现象,一定要具体分析是哪科薄弱,对症下药。

方法:如果是语文成绩下滑,那一定是阅读量不够,或是孩子根本就不爱读书,理解能力跟不上。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书读的多了,自然而然的理解力就上来了。

如果是数学成绩下滑,那就需要多做题,多找一些练习册,找到自己平时易错的类型题,多进行针对性练习,能做到举一反三,巩固知识点。

如果是英语成绩下滑,就需要多听英语磁带,磨耳朵,可能是孩子刚接触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听,说,读,写逐渐掌握!


其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写作业习惯不好,喜欢边写边玩,有的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小毛病刚开始不纠正,慢慢就形成习惯,想改也会很不容易。

方法: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要用减法。就是说要在好的方面多鼓励孩子,强化优势。忽略坏习惯,慢慢淡化。

最后学习效率低下。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学习效率低下。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的问题就会加重,别人写完语数外三门的时间里他只能做完一门,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方法:可以采用限时的方法,大概看一下孩子的作业量,规定在比如半个小时内必须完成,做的好有奖励,循序渐进慢慢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才能实现。

如果您家有孩子正处在这个转换的关键时期,希望您能够多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也希望能帮到您。


浇灌心灵的花园

一二年级成绩好,三年级成绩下降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为什么一二年级学生考分普遍高呢?

在我们农村学校,一二年级语数期末考试双百分的都要占到多半。

主要原因还是一二年级内容相对简单,语文考试主要以字词句为主,阅读理解浅显易懂,写话基本上就是回答几个问题,加之这些题平时反复训练,学生基本上都懂套路了。再说数学一二年级主要是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乘除法刚刚接触并且数比较小,应用题也是以一步为主,最多两步,不需要太多的思维跳跃。

其次,一二年级考试都是老师读一题,学生做一题,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到了三年级考试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可能受审题习惯,做作业认真程度的影响,也会对成绩有影响。

第三,从年段上讲一二年级属于低年级,教材的编排体系就照顾到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年龄较小,学的内容有意识的降低难度,这也是学生普遍分数高的原因。

为啥三年级成绩就开始下降了?

三年级进入中段,年龄长了两岁,人更加懂事了,所以教材开始加大难度,所以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习惯不好的原因开始跟不上步伐也属于正常。特别是考试的题难度加深,开始写作文,没有了二年级写话的那些引导性问题,部分学生由于表达能力不足,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写起,那语文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就是自然的事。再说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开始成为主要内容,应用题也有三步四步的了,每增加一步就是对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智力一般又不努力的学生成绩也会下降。

怎么防止三年级现象发生?

关键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上课前准备好本节课用品,姿势坐正,书写工整,集中精力听课,静心做作业,不懂就问,千万不要抄袭作业等等。这些好习惯才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试想如果难度增加了,又不努力认真,怎么可能成绩不下降。家长在一二年级认为孩子成绩还可以,不用严格要求孩子,等长大些再严格要求也不迟,那就大错特错,不好习惯已经养成,再改起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图片来至网络)


躬耕乡野

这个我觉得可能是你在孩子一二年级时没有培养他的学习习惯,也许你是天天追着他学习,也许你是天天陪着他学习,所以导致他没有自己去学习的习惯!还有就是三年级增加了一门英语,课程多了,孩子稍微懒撒点儿就学习跟不上。

最后还有一个是不是你给孩子报的学习班太多,孩子厌学了?我儿子同学就是由于家长老给他报班,厌学了。也许说的不对。


柔儿不弱

期中刚考完试,不少三年级孩子的家长都是焦头烂额吧?孩子成绩一塌糊涂,一二年级很优秀,到三年级到底是怎么了?



三年级现象在任何的班级都存在,原因主要有:

第一:孩子在一二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都知道,一二年级知识点简单,孩子很容易就能考双百,所以,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优异,根本不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到了三年级,知识点超多,如果不积极帮助孩子们很容易掉队的。

第二:学习效率问题不能忽视

孩子学习没效率,作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导致孩子学习效率很低,到了三年级学习难度加大语数英三科,自然是吃力。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强化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老师一定要强抓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重视孩子的阅读,阅读是学好语数英的基础

第三: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弱项,买一些资料,强化训练。

第四:找一个合适的老师,帮助孩子补充知识点矫正习惯和态度。

关于孩子三年级成绩下滑,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提上去,不然,到了四五六年级,想提都提不了!


小学语文课堂

现在的孩子普遍思想比以前的孩子成熟的早,这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现在三年级的学生,是最爱玩的时候,而且上了三年级,课也加上了难度,所以小学阶段会出现三年级现象,但是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加强引导,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在孩子最容易走错路的年纪是初中,所以现在不用太过担忧。


悲伤说给自己听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三年级男孩的父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有所帮助。

首先,您有没有感觉三年级的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呢?教育学中有个“三年级现象”,这并不是信口雌黄,三年级的孩子主见越来越多,变得犟嘴了、贪玩了?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三年级时走向成长的一个过渡期,作为家长应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多学习,沉着灵活应对。

其次,三年级的内容,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一二年级没法比的。比如语文,字词、古诗明显增多,考试加入了阅读题和作文题,考查的难度增大,再想考100分已经非常困难;数学也是如此,考试的点增多,量在增大,解决问题的题目分值较高,再加上英语、品生等学习,孩子成绩下滑,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很多学习的评价标准也在下降。

最后,如果孩子成绩是一落千丈,这就是不正常的了。作为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上课听讲的情况如何?学习态度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多陪伴,多观察,出现问题多和老师沟通,不要等到期末考试,因为这个时候一个学期已经结束,很多问题可能已经形成,再去改就变得困难了。

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您,祝您的孩子学习进步!


赢在高三

小学一、三、五都是转则点。现在的小孩都要从幼儿园转入,一年级的基础很重要,可轻松地过渡到二年级。如果小孩三年级的成级下降,那么在二年级也不很稳定。因为三年级的课程基本转入思维模式。我原来是带五年级语文毕业班,这也是事实,但现在不一样。知道写作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入简单的记叙写作练习,有些学生对写作有些抵触情绪,不愿去动脑筋,也不愿看书,所以成级就会下滑。家长的管理很重要,要及时发现小孩的动向,和校老师勾通,找出小孩的症结所在。

现在的教学模式都提倡一套老师跟班到底,因为换一个老师,小孩可能适应不了教学方法,这也是原因之一。

小孩进入三年级,很可能性格变化,贪玩。

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也可与家长勾通,要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检查孩子每天的作业情况,及时纠正。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到请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