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了,一种叫“绿地模式”的现象

是时候了,一种叫“绿地模式”的现象

企业史是很难写的。一不小心,就写成了一本内部陈列馆的流水账,或者写成一首乏善可陈的颂歌。

有的企业史,是与创始人连在一起的,写企业就是写创始人,同样,写企业家也必须将企业连在一起写。比如,写恒大就是写许家印,写万达就是写王健林,写绿地就是写张玉良,反之亦然。

有的企业史,与创始人既密不可分,又相对独立。比如,融创之于孙宏斌,万科之于王石。

有的企业史,某种程度上只能是创始人的传记,企业家的光芒牢牢地遮蔽了企业的光芒。比如,冯仑之于六君子分家之后的万通地产,潘石屹之于上市之后的SOHO中国,任志强之于华远地产。

企业史的主角,必须是家有故事的企业。然后,还得把它所在行业和市场的风云诡谲,把它所处社会经济背景的宽广度写出来。

是时候了,一种叫“绿地模式”的现象

《永不止步——从“中国的绿地”到“世界的绿地”》做到了。翻阅完这本书,忽然有一个感觉,绿地模式,终于基本成型了。

第一,你得有一个聪明的企业领导人。

25年间,带领绿地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排名200多位的世界500强企业,这样的老板,不可能不聪明。中国不缺聪明人,也不缺聪明的企业家,所以,这里说的聪明,内涵要丰富得多。

多年前,有次在少数几家媒体的场合,被问及自己的爱好是什么,张玉良沉吟了半秒,说:还是工作吧。张玉良是个工作狂,这在地产界乃至于整个企业界,都是出了名的。

这给绿地人尤其是绿地管理层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张玉良偏又是个见谁都笑的谦谦君子。他给你的压力,绝不是通过暴怒、痛骂传导过来。

多说近乎谀。只说两个词,坚定,坚忍。坚定是指目标,即张玉良和绿地对目标的执著;坚忍是指态度,即张玉良和绿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第二,你得有一个清晰的、有前瞻性的企业战略。

只有战术,没有战略的企业,走不远。投机可能一夜暴富,但没听说哪个企业是靠投机持续发展30年。

毫无疑问,企业战略是企业老板跟管理层制定出来的。所以,一个聪明的老板与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息息相关。

张玉良很多年前就说过,绿地是“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从成立之初从事城市绿化、保障房,到后来开始大规模开发住宅均是如此。。

进入21世纪起,绿地“一主多翼”的战略逐渐清晰起来。张玉良后来将它命名为“一主三大”,即加速做强一个主业、推进三大战略,即持续做强房地产主业,加快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重点领域。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给《永不止步》写的序里说,“企业要常青,还要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阶段,做到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抓住机遇、经受挑战、扬长补短,不断迎难而上、超越极限。”因此,绿地的“一主三大”,不是恒定不变的。

2017年,随着绿地科创、康养等新兴产业逐渐成熟,绿地集团的“一主三大”战略实际上已实现了更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一主三大”,或者是“一主N大”,它实际上构成了绿地商业模式的主体,也就是攸克君称之为“绿地模式”的业务主体。这种模式的最大特征是,突出主业以及多元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突出主业是因为,可见的将来,房地产开发业务仍将是绿地营收和利润的主体,某种程度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产业协同是指,无论是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还是康养产业,都是围绕主业来布局的,与主业有很强的互动、协同效应,而不是盲目的多元化。

第三,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优的企业股权结构。

绿地的主要股东里,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是单一最大股东;上海市的两家国企,它们所持股份合计起来构成最大股东,但没有超过50%;还有多家机构股东。国资股东和机构股东,都属于战略投资者,不干涉企业经营。

这种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是很多国企改革的目标。甚至联通这种大央企也在推行混改。

房地产企业里,万科也是混合所有制。股东有国企,有管理层和职工,有民企。但万科的管理层和职工所持股份占比太低,如果以股份配比话语权,则太过脆弱。何况,第二第三大股东仍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其实,华远地产也是混合所有制。西城区国资委下属的华远集团是大股东,管理层和职工也是大股东之一。但华远地产体量太小,不具有模式意义。

绿地将这种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模式,延伸到了它收购的其他国企身上。比如,收购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建工),绿地只持股51%,省国资委和管理层及职工持有49%;收购的江苏省建,也只持股55%,剩余由管理层持股。

以上三个方面,绿地模式缺一不可。人们都说,模式只能借鉴,不能复制。确实如此。哪怕你也有一位聪明的老板,一个清晰稳定的企业战略,一种优良的股权结构,你还得同时复制过去20多年的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也许与某个偶然的历史机会擦肩而过,结果就全然不同。

《永不止步》是绿地的发展史,重点是2012-2017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张玉良的企业管理史。一批比绿地体量还要大的企业,并不能以“XX模式”称之;而张玉良和绿地已然提供了一种值得同行以及更广大的企业界思考的绿地模式,这显然是它了不起的价值所在。

然而,我们希望绿地走得更远,更高。诚如书名所说,绿地,已从中国的绿地走向了世界的绿地;同样,20多年来,也有一批企业从中国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占据了500强靠前的位置,但我们并不应仅仅是规模成N倍甚至几何级数的扩大,还应该将文化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撒播出去。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历史上所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伟大企业,都同时是带给世界先进管理思想和卓越价值观的企业。在企业管理理论、管理思想方面,西方已统治数百年了。是时候了,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企业界应该给世界贡献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

这正是我们寄望于张玉良和绿地以更宽广的视野和使命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