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赦与贾母关系冷淡,贾母有责任吗?

孙仁文

当然有责任。

贾赦对贾母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体现在哪里?我们来看看。

1.本来贾赦袭了官,贾政就别无他法,只能考科举来进入仕途。但“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这就可见,贾母和贾代善对小儿子的偏爱。

2.分房不分家,贾母又住在贾政处,可见贾母心在小儿子身上。

3.贾母将贾政儿子贾宝玉当成心肝肉,贾琏也一般,贾琮、贾迎春却几乎是个透明人。

4.贾赦问贾母要鸳鸯不成,恼恨在心(其实要鸳鸯是为了掌握荣国府的财政大权,鸳鸯可是贾母最离不开的人)。

5.自从索要鸳鸯不成之后,贾赦心情大坏(因为索要鸳鸯的失败意味着争夺掌家权的失败),明着暗着讽刺贾母(讲笑话讽刺贾母偏心,送给贾母吃的东西黑乎乎看不清,

还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给王夫人找事情(抄检大观园)。

6.抄检大观园是荣国府矛盾内乱的总爆发。抄检大观园一事,充分体现了贾母平衡术的失败。贾母感觉到了,但是事情因自己而起,只好装聋作哑,任由王夫人摆平。

但从贾母的角度来讲,贾母不喜欢贾赦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贾赦这个人,平日里贪财好色,行为不检点倒也罢了。他还曾与贾雨村勾结,强索石呆子古扇,逼得石呆子愤而自尽。虽上了年纪,儿子、孙子、侄子满堂,却还要左一个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寻欢作乐。明显不是个可以作为荣国府榜样的人。

还有一点,就是他一意孤行,从不听从别人劝阻,所以贾母觉得既然这样,还是小儿子比较好。反正管他也不听我的,那就随他去吧。

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

迎春真是太悲催了!摊上这么个爹。倒了八辈子血霉。

贾政不同,他至少还比较正经,做点儿正事,保持着知识分子应有的清高和气节。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贾赦夫妇那么贪财,对于很多蝇营狗苟之事保持冷淡。最多也就和贾雨村等人装装样子。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半瓣花上阅乾坤

《红楼梦》里的贾赦是贾母的长子,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贾赦承袭了荣国公的世职。不过呢,虽然贾赦从身份上盖过了弟弟贾政,但是贾母和贾赦的母子关系却相处得不算很好。为什么?这个事得一分为二的说。
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父母和子女之间关系不好,肯定是双方都有责任。具体到问题中的贾赦与贾母之间的关系冷淡,贾母是一定有责任的。
其实不单是贾母有责任,已故的贾母之夫、贾赦之父——贾代善也有责任的。毕竟宠爱小儿子贾政是贾母与贾代善夫妻二人的共同行为,如果没有贾代善临终前向皇帝请愿给小儿子开个后门,单独凭贾母的宠爱还换不来贾政的直接入仕。真格算帐的话,即使贾代善过世了,也不能把帐都算在贾母一个人的头上。
本来按照惯例,老国公亡故,应该是由嫡长子承袭爵位的——这就是贾赦比贾政的高贵之处。贾政若想入仕,就得苦趴趴地念书、通过考试取得入职的资格,再论资排辈地等待补缺。但是由于贾代善的临终请愿,贾政不用考试更不用等待了,直接就能上岗。让亲爹这么一弄,贾赦身为嫡长子的优越感就没有了。
况且,贾政因为自己不是长子这个身份,为了顺利入仕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读书,时刻准备着应付考试;他娶了金陵王家的嫡小姐,为自己攀扯了一个坚实的后盾;他认真培养子女,将女儿送进宫中,变成皇帝的枕边人。再看贾赦——他哪样能和贾政比嘛!贾赦自己不读书,老婆娘家也不硬,儿女们之中也个有出息的……自己虽然是老大,但处处都矮弟弟一头,他心里能好受嘛?

再加上,贾代善去世之后,贾母一直跟着贾政住。这就更加深了贾赦跟贾母之间的裂痕了——老爹在世的时候你们二老就偏疼弟弟,让他多读书,给他订了王家的嫡小姐为妻,还为他请愿;现在爹不在了,娘居然都不跟我住?!这可让外人都怎么看我呢……我才是袭爵的嫡长子好不好!你们老两口是有多不待见我呢!


白马晋一


贾赦和贾母关系冷淡,贾母是要负责的。

我们读《红楼梦》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荣国府竟然分了两支。这是不合常理的。很多人用考证的方式说贾赦不是贾母的儿子等等,这说不通。说中说贾赦是贾母的儿子,我们就要认为他们是亲生母子。

可我们看,贾母和贾赦关系很冷淡。贾赦作为荣国公的继承者竟然住在荣国府分割出来的大宅子中,贾赦的妻子邢夫人在贾母面前也没什么地位,贾母就当众对薛姨妈说:我妈大媳妇不过在公婆面前做做样子。这是很无礼的。可见贾母对贾赦夫妻有多不满。


书中解释贾赦为人中正平和,不理俗务,只在自己的小家庭里高乐。我们知道贾赦为人是不怎么样的,不但妄图要贾母身边的鸳鸯做小妾,还当众在中秋宴会上讲一个母亲偏心的笑话讽刺贾母。这都是对贾母的挑衅。

而邢夫人更是很多处与王夫人和王熙凤作对。属于荣国府内乱的根源。那么这一切和贾母真的没关系么?当然不是!

贾母是要为荣国府内乱负责的。

首先,荣国府分房不分家就是贾母的最大责任。

按照封建宗法制,贾赦袭了荣国公的爵位,就是荣国府的主人,贾政作为次子,一家于情于理都要被分家出去的。不可能两个儿子都住在一个家里,这明显会造成内乱,更何况贾母还跟着二儿子住,表现出了明显偏向小儿子的倾向,这都是对贾赦的疏远和忽略。作为大儿子,贾赦是有理由表达自己的不满的。

其次,贾母纵容了荣国府的内乱和爵位承袭。

贾母喜欢贾宝玉。但贾宝玉是完全没资格袭爵的。最有资格的是贾琏。但这个事在书中却从来没有被提及。王熙凤的讨好贾母,交好贾珍夫妇的行为,都可看成是为贾琏铺路,直到最后贾元春选了贵妃,王熙凤才和贾珍夫妇疏远了,这明显是有点放弃了的意思。

而贾母只是一味的宠爱贾宝玉,偏向小儿子,也可看成贾母的态度。但继承爵位这个事并不是贾母说的算的。应该是贾赦死后贾琏直接继承,或者是贾赦上书推荐。所以贾赦才在荣国府中秋宴会上拍着贾环的肩膀说:你这样很好,以后的世袭保不住给你袭了。不提贾琏,不提贾宝玉,直说最不可能的贾环,显然是赌气的。这句话分析起来就是你们不想让贾琏袭爵,我也不给贾宝玉!另一方面也说明,贾宝玉袭爵是很多人的共识的。

我们不清楚这件事操作起来有没有难度。但有贾元春做靠山,有贾母支持,贾宝玉是有很大希望的。而这其实也是王夫人心心念念的。毕竟贾宝玉的材料,也确实不是读书的料!

贾母和贾赦的矛盾,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偏心,只能是关乎利益的争夺!很明显贾母的态度影响了贾赦的基本利益,才会造成贾赦的不满。而这也是荣国府的内乱起因。


君笺雅侃红楼

个人认为贾母是有责任的!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贾赦与贾母关系冷淡,双方面都有责任,但我还是认为贾母责任大一些。

在书中,贾赦出场时已是一把年纪的人了,给我们的感觉他就是不务正业。直接描写有两处比较典型:一个是他看上了人家的扇子,就责承自己的儿子贾链去弄,弄不来就骂;还有就是看上了鸳鸯,非要纳妾,没娶到就骂鸳鸯是心里惦记差宝玉和贾链,这都是直接描写。还有一处从侧面间接描写,也就是在四十六回,邢夫人托王熙凤去给贾赦跟鸳鸯说媒,王熙凤有一段词:"况且平日里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放在身边,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吗?"通过这段话,我们更加印证了贾赦是个不务正业的主儿,这也正是贾母不喜欢他的原因!

可,我要说的,贾赦是如何一步步地变成今天这般模样了呢?我们常说,每个有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有问题的家长,谁生下来都不是坏人,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很重要!从平日的闲谈中可以看出,贾母从骨子里就不喜欢贾赦,这是完全可能的——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般齐,以前家里孩子多了,自然有偏有向,有自己喜欢的,就有自己讨厌的。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贾赦从小就是那个天生不受待见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肯定与欣赏,自然到外面去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找温暖,再加上家里有钱,时间长了自我成了荒淫无度、不务正业的公子哥儿,这也就导致贾母更加看不上他,甚至把本该他这房掌管的家中大权都给了贾政一房,这也至使他更记恨贾母,甚至中秋节直接讲偏心的故事敲打贾母,再加上后来又要从贾母身边夺走鸳鸯,娘俩是越闹越僵,我认为贾母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是有主要责任的!

个人看法,欢迎探讨。喜欢的朋友请观注我!


白李杜

养不孝,父之过嘛。对做为母亲也是如此。

贾母更偏心与小儿子和孙辈是脱不了关系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家里对于长子严厉的多。大儿子与其他小孩相比受到的溺爱少。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了。再加上荣华富贵大家族,勾心斗角更容易让母子关系产生隔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