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里的职工越来越沉默了?

裂缝中望星


过去企业两个字所承载的不单单是生产加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过去的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世界,人们一旦进了厂,就把一生交给了企业,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企业内,那时候的人是真把企业当家啊,企业兴,员工喜,企业衰,员工急。

同时,那个时候企业也真把工人当家人,只要进了企业,一切都有人操心。小孩上学有厂办的幼儿园,有厂办的学校,甚至有厂办的技校。家长老师都熟悉,有个什么事也能照应。

那时候,厂工会也经常组织活动,为年轻人交朋结友创造机会,隔三岔五地在厂礼堂放场电影或是组织个舞会什么的。一个人如果大龄没结婚,除了有组织关心外,还会有很多热心的朋友帮忙介绍,那时候也没有剩男剩女这一说法。

不象现在,企业就是一个生产加工的地方,工人一上班就立马变成机器的零件,一个个冷冰冰的也属正常现象,谁见过零件能发声的。


老五有话说95983


对于为什么企业里的职工越来越沉默这个现象我来讲诉:

我是一名工人,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在这里工作十几年,兢兢业业,但是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别的收获。

搞笑的是企业文化标语:(以厂为家)。在企业工作有个特点特别是私人企业:

关系复杂,各种裙带关系,目不暇接!各种勾心斗角,堪比美国大片。

由于企业是外来投资,所以公司里中层以上领导都是企业地方带来的,所以一直牢牢把持手里的权利,使本地底层干部没有上升空间,即使上去了也会有各种事情。

我的同事,正是因为虽然升职了,但是人也做垮了。由于年度检修期间,没日没夜的工作,被各种为难最终累倒了,得到的是神经性心脏病,每天靠速效救心丸来维持,身体不行就退呗,居然也没得到补偿,就是调整了一个比较轻松的岗位。

说实话这一刻让所有人很心寒,钱没挣到多少身体却做坏了,你们说这样的企业会有人继续为它拼命吗?

同样在公司做出成绩了,功劳是领导的,做到不好肯定是员工的。想要他们为员工谋点福利,还是算了吧!在普通工人面前他们高高在上。一旦到了高层领导那里那是比狗还听话,福利什么的不用想了。。。

我相信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很多,在这样一种现象下,普通员工是什么想法呢?

敢怒不敢言。其实我们中国人民是很会吃苦耐劳的,一切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那点工资,我们不得不工作。

同样这些企业也看出来了这一点,压榨人们的劳动力,所以造成了现在的企业员工会越来越沉默。

说个不好笑的笑话:我记得那2008年第一次去老婆家,谈起谈起工作的事;丈母娘问:工资的事,那时我的工资3000,于是丈母娘还比较满意的说:你哥哥研究生毕业,在杭州工作也就7000多工资,还不错了。直到现在我的工资5000左右,而大舅哥已经3W起步了。。。

十年的日以继夜,使人麻木,沉闷的工作使思想僵化,可以说进了企业人已经废了一半。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也是大多数工人的现状。

谢谢大家!





我名重复


现在的工人跟老板的关系,跟企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金钱关系,一分钱一分货。人人都不是傻子。十几年前,我认识一个朋友,做仓储生意的私企,生意本来还不错,通过多年的努力,赚了几千万。有一天仓库电线起火。当时有一帮工人在场,如果工人肯出手,在火势没漫燃时,就能把火扑灭。但是一帮工人,看见着火,视而不理,全部往外跑,最后一场大火,把几千万货物的仓库化为灰尽,我那个朋友,从此彻底破产。


老k206259902


企业工人沉默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首先,工人不再是老大哥了。不是毛主席说的最进步的阶级,不再是排头兵了。

想当年,我上班的时候,还总号召大家发扬主人翁精神,以厂为家,大干99天……那时候同志之间很亲切,有感情,谁家有大事小情都去帮忙。那时候,只有周日一天休息,那时候还年青……

其次,现在的企业讲成本,总是考虑利益最大化。行,就可以工作。不行,就淘汰。没办法,实际情况不一样了。无论是国企,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私人企业都是这样。当然,相对来说,国企人情味更浓一些,日子也好混。

最后,说说能为工人说话的工会。工会主席是个好差事。但是,多数都是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做事沉稳,有号召力,能和党委组织保持一致。我在国企工作十年,外企十年。碰到过几个好领导。当家人,有能力,有魄力,整个团队就雷厉风行,就嗷嗷叫;否则,将熊熊一窝。

说到底,单位领导要是好样的,带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单位就有希望。大家干劲十足。员工也就有话语权。否则,只能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当然,这两种结果都不好。

我单位原来有一个运营总监,非常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西班牙的公司没有过的国际认证,我们过了。以前西班牙公司来人,那是牛啊,来指导工作。过了认证以后,再来,就是学习来了😊

总而言之,企业员工保持沉默是一种态势。不沉默,还能干什么?





狼行天下1988


这个感同身受,所以不请自来。

我是2016年开始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这之前,我一直从事专业领域,从来没有从人资的角度上关注过整个企业的人员。

这四年,让我真的体会到了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最难管理的资源。

我们的公司是民营企业,现在就在经历这种沉默,这种沉默让我感到窒息,非常不舒服。

前天晚上,去公司的一个工地参加团建,在酒局上,明显能够感觉到大家都放不开,浑身不自在,不时的陷入沉默,之后在找个话题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我现在的工作是我从业十六年的第三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在国企,当时大家都很年轻,我又经常在外地。

印象最深刻的是06年在西安的时候,我们有5,6个年轻人,大家工作很累,通宵加班是家常便饭。

但我们每个人都很快乐,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第二份工作就常驻青岛,朝九晚五,偶尔加班,虽然工资不多,但公司人非常少,前期工作氛围不错,甚至经常打牌打一天,那个时间确实快乐,但对于自己发展却荒废了几年。

现在想来,这种快乐,不要也罢。

第三份是现在的工作,说句实话,基本是为了工资,同事之间没有什么真感情,真正应了题目的话,企业里的职工越来越沉默了。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的企业之所以越来越沉默,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人员流动性过大导致缺乏归属感

从16年到现在,我们公司人数已经换了超过1/2,这还是3年前在职的员工,如果再加上来了又走了,那公司换了一遍都不止。

如此高的流动性,即便是已经在公司六年的我,都在思索自己也许哪天也要离开公司。

没有归属感,自然不愿意多说话。公司发展与我何干,一旦有了这种思维,基本企业就会越来越压抑、沉默,最后变得只能靠工资来维系。

2、从不敢说变成不想说

公司每年都会向全员征求意见,但征求完意见之后,就没下文了,很多事情得不到好的执行和落地,几次以后,就每人愿意再提意见了。

有些事情做不好反而让员工越来越不想说话,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做。

3、很多细节做的让人寒心

我说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是集体做饭吃,按理说应该很让人羡慕吧。

可是很多项目为了节约成本,控制不超过费用,每顿菜和饭都不多,我有时候去工地都吃不饱。

最可笑的是有个工地居然连续好几天没有肉吃。

试问在这种企业,谁能够不寒心,谁还愿意为之奉献呢?

其实,我们公司近两年一直在大幅度调薪,增加福利待遇,就是为了更好的留住人。

但有时候,一些小的细节会毁了大局,哪怕你每个月给他涨了2000,但伤了他的心,一样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4、处罚太多、朝令夕改

我们公司注重品质,这本无可厚非,但公司动辄就会处罚项目几千元,导致有不少人每个月都要扣掉几百甚至上千元,极大的挫伤了一些人的积极性。

制度经常会反复变来变去,今天这样做,明天改成那样,后天又改回来,让人无所适从。

5、直属领导是沉默的主因

如果上面四点是次要因素的话,这点是我认为的主因。

最近我们有个项目,一共7个人,近乎同时有三个人提出离职。

原因主要是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已经势同水火,互相抱怨,根本无法共事了。

一个团队,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根本无法形成合力,自然会一盘散沙,稍微有点事情就树倒猢狲散了。

上面五点是我们公司员工沉默的主因,每个企业都会有每个企业的问题,大家沉默的原因也会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都是因为伤心了。

马云曾经对离职有过类似表述,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我是“职场潜规则”,专注于职场发展和自我管理,

如果你在职场遇到挫折或迷茫,可以关注并私信我,一起交流!


职场前规则


都已经被生活,工作压弯了脊梁,看不到发展,只有埋头做事为了生计,社会最底层,哪里有什么好说的,不沉默能怎么样,以前是国企,改革后成了私企,从正式工成了临时工合同工,以前的技术工种工资待遇好,现在上岗一周就可以独立操作的操作工工资比我这个在岗工作十一年的技师工资还高,当初我学徒三年才出师拿工资,之前都是拿的基本生活费,因为他们是正式工,能说什么!可能我没有上进心,但是我不想离家太远工作,只想每天平凡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有错吗!心里不甘也没有办法,算了!现在工厂基本也没有年轻人,大都是四十岁到五十多岁的老伙计了!愿坚持在一线的技术工人们工作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加油伙计们!


丶天蝎丿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沉默的!

为什么企业里面的职工越来越沉默,也是因为各种复杂的职场环境导致的,比如上班期间大家除了交流工作以外,不会有过多的语言交涉,同事的微信群里面有消息时大家都会第一时间观看,看了后又会迅速的合上,然后在其他群里一顿狂聊,跟没了刹车似的,在同事有关的群里总能保持沉默,确实因为职场环境复杂,让大家保持沉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

在我工作不久的时候,我还是个刚毕业的职场小白,性格多动,经常在同事群里积极发言,直到有一次说的确实太多了,然后被老板“ 是不是喝大了 ”一句怼的我接下来一周甚至一年都乖乖闭上了嘴,慢慢的我发现同事群的对话简直就像战场一样,是一场智商与情商的博弈,真的很可怕,打仗是大家都出兵器,起码可以刀枪相见,而语言的力量虽然不可见,但杀伤力极大,经历了才会懂沉默是金的道理。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看一个人会不会说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不停的说,这也是职场面试时面试官的惯用伎俩,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因为生活中的自己和工作中的是有区别的,所以借用古人总结的话 “ 言多必失 ”就可以让人想要保持沉默。

在职场中说的太多

一是容易暴露真实的自己,二是不经意会挑起不必要的职场纷争。

谨言慎行是职场的保命法则,为什么说暴露自己这样的话,其实大家在职场中一般都不会太多的暴露真实的自己,因为让同事过多的了解自己,只会造成同事方战术上的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为同事干掉自己提供了帮助。

其次,职场的同事都是玻璃心,我们一不小心说话点到了人家,就会刺痛玻璃心,导致职场上被穿不完的小鞋,毕竟职场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勾心斗角无处不在,明争暗斗从未停过,走过最深的路绝对是职场的套路,有时候还没醒悟就被套死。

经历过几次玻璃心,或者折(she)过几次就能懂得沉默是金了。

沉默是一种涵养

有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一直不说话,这种人有的人性格内向的人,有的人是善于保持沉默的人,能保持沉默需要一定的度量,一定的格局,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十足的沉默,就像是别人控制情绪一样,表面看起来平静如水,实际心里面大江奔腾,这是修炼形成的,这样就像一句话说的“ 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 ”,喂大格局的同时已经形成了这种好的涵养,沉默的人不是没有想法,其实内心戏十足,只是没有到该说话的时候,永远就会保持沉默,对于职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比如说点睛的话在同事面前说千遍,不如在老板面前说一遍,所以保持沉默,有话在老板面前说就对了。

其实沉默在职场中的作用十分巨大,真正做到沉默,你就会发现沉默真的是金了,职场中的沉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笔记簿杏豆


京东的某个研讨会上,刘强东说了一个他的想法,有位副总裁有些不同意见,就站起来说了几句,刘强东立即对他说“我请你来不是为了证明我是错的,而是让你把我的决定执行到位的,有困难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周后,该副总裁被迫辞职!


副总裁这种级别,而且是在研讨会上,说两句自己的真实想法,都有可能立即被要求辞职,何况其他人呢!京东的这个案例很多代表性,他代表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现状,那就是老板喜欢员工做驴子,蒙眼低头日夜不停的拉磨就可以了,别叽叽哇哇!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当他知道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说的越多,被老板挑战的越多的时候,肯定是倾向于沉默!我们公司就出现过这样的老板,谁提出一个好建议,老板就大手一挥对他说“你提的建议,很好嘛!你负责把他落实到位!”呵呵!


总结一下,就是在企业里,往上沟通时,第一老板根本不希望你有意见,他要的是你默默执行;第二很有可能你说的越多,被挑战的越多,提的建议越多,给自己揽的活也就越多,沉默是对员工最有利的,员工当然要沉默了!


而平级沟通时,由于存在激烈的职场竞争,如果不是特别熟识的同事,没有谁会傻到去交浅言深的。都是工作上的事尽量简洁,大家都挺忙的,有时间还不如早点回家遛娃,或者找朋友开心的去玩。所以不是员工沉默了,而只是在公司里沉默罢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如果沉默对员工是最有利的,性价比最高的工作方式,员工自然而然会选择沉默。就像很多公司大喊工匠精神,为啥没人做工匠,都愿意当官;因为工匠没地位不挣钱呀,你把一级工匠的级别提到和总监一样,你看多少人抢着做工匠!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资深管理与职场专家,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以我在国企20多年的工作经历来说,很简单的话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不必要像其他答者那样长篇赘述。

1:我说话说了不算,不起作用,不如不说。

2:枪打出头鸟,所谓的畅所欲言,实际是领导在摸排区分异己的手段。

3:平时看着风平浪静,实际背后波涛汹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不要随意讨论任何事或人,因为隔墙有耳。

4:行政管理越是严格,说明领导者的水平越差,只能通过行政手段来提现自身存在感,而这种情况下只有沉默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5:必须做一个上不冒尖,下不沉底的中间人,凡事随大流不要轻易透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白大师美食


员工为什么越来越沉默了?
王小波写过一篇文章,叫《沉默的大多数》,如果你认真读一遍,想必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这篇文章写苏联时期,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纷争都不敢吵架。

他说:

“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他还说: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可以不听。”
在万恶旧社会,因言获罪的事情不少,所以谨言慎行成为我们的一种告诫,这都是吃过亏的过来人的总结。
对不合理的事,你或许看不惯,但还是请憋着,没有必要反对什么,而不加掩饰的批评可能被视为发牢骚、情商低,给团队带来负能量,弄不好就会被打压。而你看到了不合理,又不想做那个无脑附和的人,所以最好的策略是沉默,什么话都别说,这样至少可以自保——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当一个公司的员工越来越沉默,那一定是整体氛围出了问题,没有开诚布公的氛围,那就尽量少讲。你可以多干活或者不多干活,但请尽量少说话。哪怕在参加会议和集体活动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不说话,也没有人会当你是哑巴。
这样的氛围,往往是由于员工们的普遍压抑导致,为什么压抑?我想与领导风格有很大关系,领导一旦听你说的多了,他心里就打鼓:这人是不是华而不实、夸夸其谈呢?
很多沉默,说到底,还是来源于员工对公司的不抱希望。
很多企业未老先衰,小企业像大企业一样,内部组织板结,气氛沉默,创新与活力不足。整个企业是基于官本位的组织运行机制,内耗大,内部交易成本高,甚至出现山头林立的状态,内部难以协同。
而组织里的官太多,就导致了“位高权重责任轻”,谁都不管事,真正承担责任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人浮于事的情况下,企业就需要引入竞争淘汰机制,进行利益调整和组织激活,否则员工肯定会沉默下去,不是通过一两次团建就能改善的。

一个公司文化氛围怎么样,你去走一趟,就能感受到。要想治疗这种沉默的氛围,领导得先改变,否则是不行的。

答主简介:喻派良言,经管作家,职场导师,企业管理顾问,智联招聘HR公会、linkdin(领英)、《CHO首席人才官》(杂志书)、三茅人力资源网、第一资源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众号转载,曾在传统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知网可查),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