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进法院必须是公务员吗?

GerrardTorres

作为体制内的一名法律工作者,我身边在法院工作但不是以公务员身份进入单位的人还挺多,概括起来,法院系统的工作人员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一.通过法检考试进入单位,成为中央政法编制的一名公务员。这类人员在单位占据多数,并且基本上都有法律本科及以上学历,受过系统的法律学习教育,多数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分配充实在各个审判一线岗位,担任着法官或助理法官的职务,是法院依法审判、公正裁决、息诉罢访、释法说理、民事调解、刑事和解等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通过部队转业,以退伍军人的身份进入法院。这部分人大部分是60后或70后的军人,退伍后转业到法院,虽然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法律学习,但通过单位组织法律学习或自考、成人考试的形式学习法律,通过司法考试。他们身上有军人的特点:刚强、坚韧、正直、爱民,在法院工作到现在,二三十年的法律工作经历已经锻炼他们成为经验丰富的审判专家,基本分布在各个审判部门的领导岗位。


三.以事业编制身份进入法院。

每个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工作实际情况的需要,在组织部们和编办的同意下,允许招收一少部分的事业编制人员进入法院,从事综合性的工作。因为事业编制人员多数不是法律专业,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因此多数被分配到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技术部门等综合性或技术性工作。


四.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法院。最近几年法院通过以劳务派遣的方式招收工作人员的现象很普遍,因为法院案多人少、压力大、工作忙的矛盾更为突出,通过招收一部分合同制工作人员,一是可以有效地减轻法官、助理法官的工作工作强度;二是在法院增加工作人数的同时不占用单位的编制;三是减轻财政负担。这部分合同制工作人员基本上分配到各个审判部门承担书记员的工作,协助法官、助理法官开展工作。




恨铁不成钢


根据公务员法草案说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公务员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公务员的范围是以下七类机关工作人员。[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法院属于审判机构,应列入公务员法管理的范畴,但法院上班的不一定都是公务员。

一般单位里有多种身份工作人员,有公务员,事业干部,聘用干部,工人编制等多种身份。法院里审判员是公务员,书记员不一定是公务员,也可能是聘用制的。

所以你要进法院,不一定必须是公务员,也可以通过司法考试等方式招聘录取进入。

现在法院的法官属于员额制,属于公务员系列,是司法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法院也属于知识性技术性逻辑性较强的部门,工作量也大,要考虑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再选择。


雨天丝雨

考公务员是进入法院工作的一种途径,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了解的法院:

法院是国家设立的专门审判机关,是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主要从事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案件审判工作,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院中包括审判人员与司法人员等。在法院工作人员中,他们的身份包括很多,下面我来说一下法院中一般包括的身份:



一、公务员。在法院工作人员中,公务员一般是占多数的。公务员作为法院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开展审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事业编。法院机构中有些地方还设有事业单位,如:便民服务中心、审判保障中心等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编制属于事业编制。

三、机关工勤。机关工勤是指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内从事驾驶、收发、打字、维修等从事简单工种或辅助工作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既不属于公务员也不属于事业人员,但是他们是有编制的。



四、聘用人员。部分地区的法院为了应对大量的审判工作,提高审判工作效率,自行组织聘用了一部分律师、书记员等,这部分人员与法院签订劳动合同,由法院保障其权利。他们是公务员、事业编、机关工勤之外的群体。

五、临时工作人员。对于临时工作人员,大家一定很了解,不光法院有,其他政府单位也都有,这部分人员数量还不小。 法院组成人员主要是以上这些,由于一些地区的特殊性可能还有差别。


东爱雨公考

作为局内人简单说说吧。由于历史及各方面的原因,现在包括法院在内很多部门人员组成性质比较复杂,仅就法院的情况说说吧。大概包括中央政法编制,事业编,工勤编,合同工,根据我对自己和周边同学所在地观察,未来中央政法编制会有小幅度上升,合同工一直在增长,其他的编制随着时间会越来越少。事业编和工勤编以前大多是为了安置军人和自办企业人员及内部子弟,在八九十年代比较多,新世纪以来几乎很少了,再过十几年等他们退休了,也几乎不会补充。随着案件暴涨,各地政法编制有松动迹象,会根据案件量有些许调整,但是比例不大,对于缓解法院办案压力是杯水车薪。现阶段法院应付局面的办法就是通过第三方不断招聘合同工,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案件越多,招聘越频繁,因为合同工流动性太强待遇也一般,不是长久之计。从长远考虑,考试尤其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获得政法编制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唯一长久的一条路,其他途径时刻有被封闭的可能,且公务员编制才是完全享受各种待遇的,其他性质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重点就是奖励,很多法院奖金只给政法编制,其他的象征性给,想在法院获得升迁也只能是政法编制。


孤独1749


429方寸世界

想进法院不一定非得是公务员,法院人员设置比较复杂,各种身份的人都有。

一般法院的工作人员身份有公务员行政编、事业编、临时工等。

1、通过每年的省公务员考试和法院选调生考试进入法院的工作人员,具有行政编制。这部分人最有发展潜力,通过司法考试后,可以评选法官员额,工资待遇提升相当大。

2、其次是通过事业编招考或者部队转业进入,这部分人拥有事业编,一般从事技术性工作,几乎没有发展潜力。

3、再一个就是临时工,部分书记员、一线法警等都是临时工身份,这部分人是没有任何发展潜力的,除非通过正规的考试考入获得相应编制。

综上所述,进入法院不是目的,而是进入后有一个较好的身份,才能更好的进行职业发展。


公考吧

一般来说,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公务员编制,但是现在法院工作人员成分很多,不一定全是公务员。法官,院长,庭长之类的职务是公务员编制,但是现在有些审判助理,书记员是通过招聘或者其他形式招录的,不全是公务员。


法匠

不一定啊,只是公务员进入了之后才有发展空间。

法院需要干活的人比较多,但是有编制的名额也不多,所以势必有很多干活的,有些是事业编,有些是临时工。



另外,在法院的收入并不高,如果不是公务员外,发展空间很小。

如果不是公务员,可以先去工作体验着,但是必须要考进体制内。



心竺公考,100万小伙伴在用的公考神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