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大盘股指数何以日益陷入艰困?

05.25李志林—忠言周评:大盘股指数何以日益陷入

困?

本周初,当大盘冲高3219点后,连续大跌3天,毫无抵挡,连破5天线、10天线和60天线,20天线(3135点)和五周均线(3134点)也岌岌可危。

纵观今年前5个月的走势,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大盘陷入指数性艰困。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六大指数,今年以来的涨跌幅分别为:-6.92%、-5.28%、-4.98%、-5.36%、-5.36%、+3%。从1月25日最高点暴跌以来的跌幅分别是:-16.84%、-13.28%、-12.4、-10.18%、-7.37%、-5.96%。

为什么在今年经济依然向好,新股扩容数量打了3折的情况下,A股大盘股指数会日益陷入艰困?

1、利空事件变幻莫测。

李志林:大盘股指数何以日益陷入艰困?

每一次当市场反弹到3200点附近,都被突然的利空“打回老家去”。

2、主力放弃了对大盘股打攻坚战。

经过去年一年超级主力机构对大盘股、白马股打攻坚战,又经过今年1月上中旬三个大盘股指数的11连阳加7连阳的诱多走势,使得市场最大的主力在大盘股和白马股的高位中顺利撤退。

当其他机构惊醒过来,兑现获利,就导致了1.25以后的3587—3062点的快速直线暴跌,跌幅达15%。

随后,机构再也无资金、无能力像去年那样,发动对大盘股的攻坚战了;投资者就再也不能像去年那样放心地追捧并中线持有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了。而是随着大盘股指数的节节败退,人们只能被动地兑现严重缩水的获利筹码,止盈或止损。

这就造成了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石化股、有色、钢铁、煤炭等权重股的抛盘很重,上证50接连破位、领跌大盘。即便在市场对6月1日A股将纳入MSCI指数、外资的援兵将到的预期下,也无力改变大盘股、白马股和3个大盘股指数的疲弱走势。

3、政策转向支持新经济。

1月份的股市政策还在支持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但春节刚过,政策取向就变了,改为支持新经济、独角兽。

李志林:大盘股指数何以日益陷入艰困?

于是乎,从2—5月,整个股市是新经济股、新兴产业股,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股,如芯片、集成电路、软件、云计算、5G概念股的天下,黑马频出,涨势惊人,热闹非凡,许多个股一两个月,就超过了去年白马股一年的涨幅,市场绝大多数时间是表现为“八二现象”,但对带动大盘指数的作用却很小。

这就迫使机构和投资者惊醒过来,纷纷对去年涨幅巨大的周期性产业的大盘股、白马股兑现利润、调仓换股,因而造成了3个大盘股指数走势日益陷入艰困。

4、次新高科技股的炒作火爆。

由于今年监管层强调经济和股市的“高质量发展”,新股不求数量而重质量,对上市排队企业劝退了130多家,堰塞湖不复存在。新股发行的节奏明显放缓,由去年的每周8—12只,骤减为每周发2只左右。尽管新股的盘子大了,融资额也增加了。

但由于新股上市的家数少了,上市间隙拉长了,这样,新股(尤其是高科技小盘新股),就成了市场的“稀缺资源”,导致新股上市后的一字板平均数量,经过2015—2017年从13个—12个—9.4个的递减后,近3个月,又出现了大幅回升,涨幅十分惊人。

如七一二,4.55元的发行价,经过20个左右的涨停板,一口气冲到52.88元,上涨11.6倍;如天邑股份,13.08元的发行价,拉9个一字板后,经过横盘,再拉升到62.68元,上涨4.79倍;再如越博动力,发行价23.34元,拉了13个一字板到108.55元,上涨4.65倍;更厉害的是药明康德,发行价21.6元,拉了14个一字板,至今还牢牢封死涨停板,涨4.97倍,中一签可获利8.58万元,成为今年以来最赚钱的新股。

新经济小盘次新股的这种火爆的赚钱效应,像磁铁那样,吸引着坚守周期性大盘股、白马股、资金卡日渐缩水的投资者,不得不弃大从小、弃旧从新、弃周期从高科技,转战到刚打开涨停、缩量横盘的新经济高科技次新股中去,寻找新机会。并利用其日换手率奇高(通常在50%以上)的特点,低位进行短线出击,,博取交易性差价。由于各地投资者参与者众,即使遭到“特停”,也至今没有查出有人操纵股价的情况。

次新股每天的巨量换手,有的小盘次新股的成交量,比上证50的超级大盘股的成交量还要大,也加剧了周期性大盘股和白马股的失血,以及上涨50、沪深300指数的日益边缘化。

当然,我是不主张人们用巨资去参与次新股炒作的,当连连得手后,也会有遭到被套的风险。

5、国有控股比例高的大盘股存在着不确定性。

本周初,由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共13章、79条、一万多字,将于7月1日起实施。其中核心的内容有三条:

其一、规定除总股本10亿股以上的公司转让5%股权,总股份10亿股以下公司,转让5000万股股份,需经国家和省市国资委审批以外,其他可由国有股东自己做主。

其二、连续亏损两年、有退市风险的国有控股公司,以及有重大资产重组计划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国有股权。

其三、将由国家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制定国有控股股东合理持股的比例。

不管怎么说,此规定,对国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大盘股(尤其是央企),构成了一定的减持压力。这也是大盘股指数逐日走低的隐性利空因素。但因其估值故低、分红率高,达到一定股价,市场还是会有资金愿意买入做中长线投资,股也不应将新规视为洪水猛兽。

而对总股本较小的地方国资股,反而是支持、促进其重大重组的推动力。所以,本周后3天,在超级大盘国企股连续下跌的同时,上海等地方国资股却止跌、甚至逆势拉升。

6、对大盘震荡筑底还是要有信心。

中国经济向好,14倍市盈率左右的低估值,最高层会议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取向,这是A股构筑3000点大底的最重要的基础。

这两年来,大盘在3100点平台上收盘138天,在3200点平台上收盘122天。这是整个市场持股成本的支撑。

李志林:大盘股指数何以日益陷入艰困?

​以上这些都决定了:A股的大趋势是向上的,眼下大盘指数的艰困是暂时的,A股有望在3100—3200点区间反复震荡,验明底部的抬高。

但是,还是要提倡轻指数,重个股。三个大盘股指数的“退耕还林”,为个股行情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只要选好优质个股,以及前瞻盈利能力较好的股票,依然不乏盈利的机会。

事实上,在今年几个大盘股指数跌幅巨大的情况下,如果即使加强新经济思维,调整持仓结构,分散投资,选择中小创的优质高成长的龙头个股,在主板中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个股,以及化工股、医药股、有重组转型希望的股,并进行波段操作者,那么,照样可有不错的收益。

下周五周均线仍将受到严峻的考验,若回到3100点平台,是一个很好的买点。面对大盘已被打压到低位,日线、周线、月线都接近底部技术指标时,人们当密切观察下周五A股“入摩”后,市场究竟是何反应?

李志林:大盘股指数何以日益陷入艰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