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大盤股指數何以日益陷入艱困?

05.25李志林—忠言周評:大盤股指數何以日益陷入

困?

本週初,當大盤衝高3219點後,連續大跌3天,毫無抵擋,連破5天線、10天線和60天線,20天線(3135點)和五週均線(3134點)也岌岌可危。

縱觀今年前5個月的走勢,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大盤陷入指數性艱困。上證50、滬深300、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六大指數,今年以來的漲跌幅分別為:-6.92%、-5.28%、-4.98%、-5.36%、-5.36%、+3%。從1月25日最高點暴跌以來的跌幅分別是:-16.84%、-13.28%、-12.4、-10.18%、-7.37%、-5.96%。

為什麼在今年經濟依然向好,新股擴容數量打了3折的情況下,A股大盤股指數會日益陷入艱困?

1、利空事件變幻莫測。

李志林:大盤股指數何以日益陷入艱困?

每一次當市場反彈到3200點附近,都被突然的利空“打回老家去”。

2、主力放棄了對大盤股打攻堅戰。

經過去年一年超級主力機構對大盤股、白馬股打攻堅戰,又經過今年1月上中旬三個大盤股指數的11連陽加7連陽的誘多走勢,使得市場最大的主力在大盤股和白馬股的高位中順利撤退。

當其他機構驚醒過來,兌現獲利,就導致了1.25以後的3587—3062點的快速直線暴跌,跌幅達15%。

隨後,機構再也無資金、無能力像去年那樣,發動對大盤股的攻堅戰了;投資者就再也不能像去年那樣放心地追捧並中線持有大盤藍籌股和白馬股了。而是隨著大盤股指數的節節敗退,人們只能被動地兌現嚴重縮水的獲利籌碼,止盈或止損。

這就造成了銀行股、保險股、券商股、石化股、有色、鋼鐵、煤炭等權重股的拋盤很重,上證50接連破位、領跌大盤。即便在市場對6月1日A股將納入MSCI指數、外資的援兵將到的預期下,也無力改變大盤股、白馬股和3個大盤股指數的疲弱走勢。

3、政策轉向支持新經濟。

1月份的股市政策還在支持大盤藍籌股和白馬股,但春節剛過,政策取向就變了,改為支持新經濟、獨角獸。

李志林:大盤股指數何以日益陷入艱困?

於是乎,從2—5月,整個股市是新經濟股、新興產業股,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股,如芯片、集成電路、軟件、雲計算、5G概念股的天下,黑馬頻出,漲勢驚人,熱鬧非凡,許多個股一兩個月,就超過了去年白馬股一年的漲幅,市場絕大多數時間是表現為“八二現象”,但對帶動大盤指數的作用卻很小。

這就迫使機構和投資者驚醒過來,紛紛對去年漲幅巨大的週期性產業的大盤股、白馬股兌現利潤、調倉換股,因而造成了3個大盤股指數走勢日益陷入艱困。

4、次新高科技股的炒作火爆。

由於今年監管層強調經濟和股市的“高質量發展”,新股不求數量而重質量,對上市排隊企業勸退了130多家,堰塞湖不復存在。新股發行的節奏明顯放緩,由去年的每週8—12只,驟減為每週發2只左右。儘管新股的盤子大了,融資額也增加了。

但由於新股上市的家數少了,上市間隙拉長了,這樣,新股(尤其是高科技小盤新股),就成了市場的“稀缺資源”,導致新股上市後的一字板平均數量,經過2015—2017年從13個—12個—9.4個的遞減後,近3個月,又出現了大幅回升,漲幅十分驚人。

如七一二,4.55元的發行價,經過20個左右的漲停板,一口氣衝到52.88元,上漲11.6倍;如天邑股份,13.08元的發行價,拉9個一字板後,經過橫盤,再拉昇到62.68元,上漲4.79倍;再如越博動力,發行價23.34元,拉了13個一字板到108.55元,上漲4.65倍;更厲害的是藥明康德,發行價21.6元,拉了14個一字板,至今還牢牢封死漲停板,漲4.97倍,中一簽可獲利8.58萬元,成為今年以來最賺錢的新股。

新經濟小盤次新股的這種火爆的賺錢效應,像磁鐵那樣,吸引著堅守週期性大盤股、白馬股、資金卡日漸縮水的投資者,不得不棄大從小、棄舊從新、棄週期從高科技,轉戰到剛打開漲停、縮量橫盤的新經濟高科技次新股中去,尋找新機會。並利用其日換手率奇高(通常在50%以上)的特點,低位進行短線出擊,,博取交易性差價。由於各地投資者參與者眾,即使遭到“特停”,也至今沒有查出有人操縱股價的情況。

次新股每天的巨量換手,有的小盤次新股的成交量,比上證50的超級大盤股的成交量還要大,也加劇了週期性大盤股和白馬股的失血,以及上漲50、滬深300指數的日益邊緣化。

當然,我是不主張人們用巨資去參與次新股炒作的,當連連得手後,也會有遭到被套的風險。

5、國有控股比例高的大盤股存在著不確定性。

本週初,由國資委、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發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監督管理辦法》,共13章、79條、一萬多字,將於7月1日起實施。其中核心的內容有三條:

其一、規定除總股本10億股以上的公司轉讓5%股權,總股份10億股以下公司,轉讓5000萬股股份,需經國家和省市國資委審批以外,其他可由國有股東自己做主。

其二、連續虧損兩年、有退市風險的國有控股公司,以及有重大資產重組計劃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場外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國有股權。

其三、將由國家國資委和地方國資委制定國有控股股東合理持股的比例。

不管怎麼說,此規定,對國有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高的大盤股(尤其是央企),構成了一定的減持壓力。這也是大盤股指數逐日走低的隱性利空因素。但因其估值故低、分紅率高,達到一定股價,市場還是會有資金願意買入做中長線投資,股也不應將新規視為洪水猛獸。

而對總股本較小的地方國資股,反而是支持、促進其重大重組的推動力。所以,本週後3天,在超級大盤國企股連續下跌的同時,上海等地方國資股卻止跌、甚至逆勢拉昇。

6、對大盤震盪築底還是要有信心。

中國經濟向好,14倍市盈率左右的低估值,最高層會議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政策取向,這是A股構築3000點大底的最重要的基礎。

這兩年來,大盤在3100點平臺上收盤138天,在3200點平臺上收盤122天。這是整個市場持股成本的支撐。

李志林:大盤股指數何以日益陷入艱困?

​以上這些都決定了:A股的大趨勢是向上的,眼下大盤指數的艱困是暫時的,A股有望在3100—3200點區間反覆震盪,驗明底部的抬高。

但是,還是要提倡輕指數,重個股。三個大盤股指數的“退耕還林”,為個股行情創造了更加有力的條件。只要選好優質個股,以及前瞻盈利能力較好的股票,依然不乏盈利的機會。

事實上,在今年幾個大盤股指數跌幅巨大的情況下,如果即使加強新經濟思維,調整持倉結構,分散投資,選擇中小創的優質高成長的龍頭個股,在主板中選擇新一代信息技術個股,以及化工股、醫藥股、有重組轉型希望的股,並進行波段操作者,那麼,照樣可有不錯的收益。

下週五週均線仍將受到嚴峻的考驗,若回到3100點平臺,是一個很好的買點。面對大盤已被打壓到低位,日線、周線、月線都接近底部技術指標時,人們當密切觀察下週五A股“入摩”後,市場究竟是何反應?

李志林:大盤股指數何以日益陷入艱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