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万在深圳能买什么样的豪宅?

奋斗16217751

价值1200万105平方的单房,什么人会买这样的户型?


文/沐丞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有个朋友在为买房子的事情焦虑,因为现在“三价合一”,买二手房的成本高出许多。所谓的“三价合一”指的是二手房交易中的所有价格都统一(成交价、评估价以及网签价),并且按照这个价格来计税以及申请贷款。“三价合一”优化交易制度,直接影响的是高评高贷买家。


之前三价不合一的时候,在中介的巧妙运作下可以做所谓的“阴阳合同”,一方面可以少交一点契税和其它费用,一方面可以少交首付获得更高额度的贷款,这样做自然吃亏的是国家。严格执行三价合一,那就意味着没有了作弊空间,多出来的费用自然会被转嫁到买家头上,因为卖家都是采取实收房款的方式。


这个朋友手里攥着大几百万的首付,本以为选择很多,其实跟自己的期望相比,符合条件的房产少之又少。二手房交易费用上涨,他就想买新房,看中了“XX城三期”,但是又遇到开发商捂盘惜售。原来国家为了限制房价,要求新楼盘备案价在9万元,而周边二手房都已经超过了10万元,开发商自然不愿意,所以一直拖着不开盘。


朋友找到了内部销售,期望走走关系来买一套,但是没想到销售牛得不行,首先“喝茶费”就高达50万元,其次交了喝茶费也不保证能买到房,打了水漂也不负责。


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刚需买房者有钱买不到房,开发商有房舍不得卖,国家又在出台各种措施提高买卖门槛。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深圳调控房价成效显著,房价已经连续18个月下跌,同比下跌了6元,新闻底下评论吵开了花,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是缺那6块钱的人吗?大家缺的是那5.4万的均价。


我之前因为运气好,交了一个认筹摇号买到了一套一手房,三年过去了,房产增值700多万,另一套在同一地段的小房子从刚买的70多万一路涨到400多万,仅仅凭借这两次买房就让我身价倍增,有时候想想的确是算赚大发了。因为有这两次成功的买房经历,让我对新楼盘尤其关注,总想着能再捡个漏,但是现在国家限购,自己手头上也没有那么多资金了。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国家不限购,有头脑的人一直捣腾房子,真的会成就很多造富神话。


我就曾经看到一个高端楼盘,其中最小的户型是105平方,均价1200万元,看了户型图你会倒抽一口凉气,105平方居然就是一个大单间。看到户型图我真的怀疑有人脑子生锈了会去买这样的房子,然而事实狠狠的抽了我的脸,因为开盘当天就被抢光,场面异常火爆。我在想这样的房子都带了精装修,莫非是要扒掉重新改造成三房?事实证明我又错了,买的人根本没有要重新改造成大三房的意思。


后来通过多方才了解到,这样的户型的确不是给我等刚需者买的,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样105平的大单间是有钱人买来放高尔夫球棍之类的东西的,平时在里面也就是打完球冲个凉。所以这个1200万的大单间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储物间和厕所。而出现在现场的那些购房者都是这些有钱人的代理人,人家才没有闲工夫去排队抢房子。

我很喜欢调侃自己的下属穷,其实我在内心里认为自己和他们都差不多,只不过自己稍微有了那么一点运气而已,一旦我没有抓住这一点点的运气,今天的我也只能望房兴叹。当我知道真正有钱人拿1200万全款买105平的大单间只是用来当储物间的时候,我才知道人与人的差距其实大到不可想象。


前不久美团收购了摩拜,摩拜的创始人,一个年轻女性,三年时间从拿着过万的月薪到身价十几亿,你不得不承认同龄人把你甩在身后却从来不跟你打声招呼。虽然不能以身价论成败,不能以金钱论英雄,但是世界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它在淘汰你的时候也不会对你眨一下眼睛。


我们集体的焦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一个个同龄人在超越你,时代在抛弃你,世界在淘汰你,区块链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财富分配。



再过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我可能会像她一样被新一轮技术革命淘汰,我也想在现在迎头赶上,但是历史的车轮早就滚滚而去,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远远抛在了天边。终有一天我的孩子也会像如今的我看待母亲一样,摇摇头,在心里说一声“算了”。

价值1200万105平方的大单间,或许你有钱也不会买,甚至会跟曾经的我一样质疑买房者的智商,可是你要知道不在一个阶层就是没有共同语音,最该被嘲笑其实是你自己。



沐丞的自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