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hczsh6050

居然没有人发现题主第一个问题提得不对?曹操一直主攻的是刘备而非孙权,倒是孙权一直在打曹操才对。原因嘛自然是江东占地利难以轻易攻取。至于第二个问题,官渡之战中曹操确实想过退兵。以当时的情况,兵力不敌又无粮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动摇也不奇怪。


先说曹操主攻刘备,这是显而易见的。刘备一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曾经与刘备九次交手,主要是曹操攻打刘备。

一、194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田楷与当时依附自己的刘备一同率军支援,刘备归附陶谦,吕布攻打曹操,曹操退兵,刘备屯居小沛。这次是刘备加入本与自己无关的战场。

二、199年,曹操与刘备联手除掉吕布后,刘备曾投奔许都受封左将军。之后参与董承衣带诏密谋,恐被曹操发现,乘曹操派其攻打袁术之时逃走,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联络袁绍对付曹操。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被刘备击败。

三、200年,衣带诏事发,董承被杀,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逃亡投奔袁绍。

四、200-201年,刘备离开袁绍至汝南联合刘表,曹操先派蔡阳攻打,被刘备所杀。随后曹操亲征刘备,刘备不敢交战,自己投奔刘表。

五、202年,刘备受刘表之命攻打叶县,击败夏侯惇,李典增兵前来,刘备兵力不够退走。

六、208年,曹操亲征刘表,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穷追刘备,打败其于当阳,刘备与关羽会和后逃往夏口刘琦处。

七、同年,曹操进军江陵,意图灭刘备,兼收东吴,孙权与刘备结盟,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曹操退走。随后刘备协助周瑜攻取南郡。

八、215,曹操平定汉中,派张郃进军西川,刘备击退张郃。

九、217-219年,刘备组织兵力攻打汉中,曹操亲至,双方相持两年,尽出精锐,僵持不下,曹操最终话退兵,刘备得汉中。

从这九次交手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次刘备作为援军,第五次刘备主动进攻,第九次刘备攻打曹操之外。其他六次都是曹操攻打刘备。再看东吴呢?曹操主动攻打东吴只有一次赤壁之战,而就那仅有的一次还是先打的刘备,想捎带手吞并东吴。所以,曹操并不存在主攻孙权一说。反观孙权,赤壁之战后,孙权先是攻打南郡,并且曾先后五次攻打合肥,意图北上。


曹操为什么主攻刘备?很简单,因为赤壁之战前,曹操主要精力都是平定北方,对江东年少的孙权并未放在眼里。连赤壁之战都是一开始希望通过兵威逼迫孙权投降。只是后来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吃了大亏,才明白北兵不善水战,难以轻易攻打江东,故而之后曹操再也没有主动攻打过孙权。


然后说一下官渡之战吧。官渡之战前,袁绍已经拥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实力雄厚,发展多年。而曹操虽然获得了兖州、豫州和徐州,但是是经过与袁术、吕布的长期交战,打的十室九空。另外,袁绍河北已无强敌,而曹操周围还有刘表、孙策、马腾、张鲁等好几股势力蠢蠢欲动。按照三国志记载,“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曹操兵马不足万人。而袁绍呢“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所以说,袁绍兵力至少是曹操十倍。这么悬殊的兵力差距,换了谁不怕?

更重要的是,在曹操经过几次漂亮的战役除掉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之后,双方陷入僵持。而袁绍兵粮可从后方源源不断运来,而曹操早已粮尽,几乎山穷水尽。许攸投奔曹操时就逼他说出实话,营中根本没有粮食了。如果不是许攸献计火烧乌巢,绝了袁绍的粮草,逼得双方提前决战才打胜了这一仗。曹操除了退兵,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伊耆角木

曹操是的一生沒有把刘备当做死敌,是刘备接受徐州牧后和曹操在消袁术称帝的战斗中同共对敌,刘备曾为此帮助曹操全军伏没,老家徐州也让吕布捣毁,他们都是伟大艰难戎马生涯一生,天生为战争而活一生,曹操更是在官渡之战是他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时代,也是他最艰难的时代,最危险最危机的时代。官渡之战之前他的一切都不如袁绍的。曹操虽然有挟天子令诸侯的把自己私人武装变成国家正规机械。但政治,经济,地盘,军事实力与袁绍比还有很大差距。袁绍的前辈,已是四世三公的政治世家,父亲袁逢是东汉未年的朝廷的司空,叔父袁隗是司徒,伯父袁成是中郎将。袁绍是过继给,袁成一房,与袁术是从弟,早年与曹操都是东汉未年另组新军时有名八校尉之一,袁绍是中军校尉,曹操是典军校尉。上级为太监上军校尉蹇硕,是青年时代非常要好朋友。在联盟抗董卓暴残时,袁绍是盟主曹代理奋威将军。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召令四方,使许昌成东汉王朝政治中心,曹操成皇帝权力的实际握有实权的代言人。使他非常不舒服,提出要都城搬到邺城,曹操一口就回绝,要搬到鄄城,也不同意,还让皇帝下诏书责他,“地多广而门树立私党,不见你出师勤王,但见你发兵与他人相互攻伐。”他更多以为是曹操再捣鬼 ,后悔过去没有去,长期无人理会皇帝接来。现在才懂得影响如此多大。在谋士田丰,提在曹操打刘备时, 偷袭许昌却不听,以孩子病重不能去。现在曹操灭了徐州名将吕布。南阳的张绣。淮南的袁术。及叛军刘备后 ,因田丰说因孩子病时机丧失已经过去,现在为时完。提议在再等几年,用多派散兵骚扰曹操 ,等待时机再战。袁绍更是大气,把田丰给投到牢里。授沮也消去军权。非要尽快消灭曹操,继承袁术早当皇帝的梦想。

当时为199年,曹操初步控了徐州,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门眭固,取得河内郡 ,把势力范围扩大黄河以北。消灭眭固与袁绍战争以不可避免了。曹操早就预作布置,命青州有智勇影响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北海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要津监视袁军。不久和曹操多次作战打死曹操儿子曹昂侄儿大将典韦的张绣。在听从贾诩之计也投降曹操。曹操不记前仇立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彻底解除南方后顾之忧 ,二月曹操自领干军屯于官渡。曹操那时所率有名青州兵是从战败黄巾军中三十多万人,精挑细选身经百战优秀队伍。人数虽没有袁绍人多。在消灭徐州刘备反叛时,一战就会把刘备的几万人马一口吃掉。实力相当厉害,袁绍也是率领精兵十万战马一万匹,还是有刚刚在199年消灭幽州强势集团公孙瓒的势力强大胜利声势,有泰山压顶之势,加上丰衣足食乓强马壮,也很威猛。曹操这边却连连年情蝗灾旱灾水灾粮食少收,军粮根本无保证,长战死守有断粮队伍哗变反叛巨大风险。(战争胜利后有很多有叛逃袁绍信书,被曹操一火烧掉,心有余惊说,袁绍强大我的都不能自保,何况众人哩)

200年年袁绍大军来攻,许昌 震动。曹操自信地说,我知道袁绍做事 想得很大却能力很小。胆量更弱。怕战而缺乏威望,兵多令号不清。将骄而众令不一,占地虽广,粮食虽丰,那是给我们贡献来的。第一仗,袁绍令颜良围困白马,为解白马之围,曹探亲自率军,他听谋士荀之谋先进军延津,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指挥大营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向西。他突然回兵迅速攻打白马,袁军措手不及,先锋大将颜良被关羽斩首马下。袁军初战大败,解除白马之围。袁绍又令文丑,刘备率军快速追击,当要接近曹操军队时,曹操令军队解铵放马,丢掉军备撒满道路。袁军兵纷纷抢拾辎重队形混乱,曹操回马大破袁军,斩文丑于乱军之中。袁军大震。曹操初战全胜,又主动撒军继续扼守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 ,濒临汴水,沟连运河,西连虎牢关,为巩洛要隘,东下淮湘,为许昌之北屏障,是袁军夺取许昌要津和必争之地。八月袁军大军联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丘屯军。进击曹操。曹操分兵坚守。伺机而动。袁军各种武器发动猛攻曹军,想尽办法没有拿下,相持二个月以上。曹操只有剩下几干兵坚持。兵少不说,粮断也快了,后方也不稳。南郡原先投降的黄巾军刘辟又叛变了。袁绍让刘备前去邦助,又派韩葛抄断曹操西道,但都被曹仁攻破。曹操写信给后方的荀彧,说要回退兵许都防御,.


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挡至强,若不能利,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有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时,刘邦项羽没有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表绍不能前进,己经半年了,情势已经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性的时机,干万不可丧失。曹操才决心继续坚守,等待时机。用复阵防守对敌。这时曹操青春时曾经的老朋友,以前在汉献帝时一起工作的袁绍的谋士许攸来了,曹操大喜,他献计偷袭袁军鸟巢粮草大营,曹操立即亲率精锐步骑五千兵,偷偷换上袁军服装,从小路偷袭乌巢,曹军四面放火。袁军大乱,袁军淳于琼拒营死守。曹仁史涣力战大破袁军斩淳于琼,烧毁鸟巢粮草。袁绍听说曹操袭击鸟巢,没有援救淳于琼,认为破曹操大营机会到了。叫张郃高览以重兵猛烈攻击曹操的兵阵,曹操的荀彧也早从都内调大量兵准备在此决战。精兵力厚保住曹营未失。不久袁军粮草大营失陷消息传开。兵心涣散。大将张郃高览等人首先率领部下投降曹军。袁军更加溃散难制只有袁绍率领少数几百逃回河北 ,多数投降被杀。曹操大获全胜,斩首数万。取得以少胜多辉煌胜利。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取得丰厚物质。官渡之战胜利,首先是曹操思想上有必胜的信心,坚守最后一刻,谋士荀彧 ,荀攸,许攸都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袁绍的主帅,大将张郃高览率领大军前线哗变叛变是袁军失败重要原因。袁军兵多,粮广再烧毁一次,也无毁袁军根本,可张郃高览叛乱,使曹操立马根本转变胜利了。刘备是曹操敬重的人物,,



虽然他们为各自理而斗争,而相互之间非常敬重,更因为是196年刘备是第一个被曹操号令成功的的诸侯,那年刘备从豫州刺吏在淘谦死后接受徐州太守,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叫他同自己征战已经称帝的袁术。刘备率领军在盱眙淮阴和袁术对抗。结果是被吕布钻了空子,掏了老窝的擒老婆,回军时又被袁术打败队伍溃散,无家可归。还是用老婆家糜竺的钱财求回老婆,得小邳为住地,又被吕布打败,老再丢给吕布。曹操打败吕布才团聚,是的。曹操是一追着刘备打 ,刘备到那,那里倒晦,但不是主攻方向,多少次都放刘备生路,这不能说曹操,对刘备有特殊的情怀在里面让人理还乱

胜?利转变根本。官渡之战胜利后,202年以后,曹操利用袁绍死后几个儿子,相互不合拚命火拚,各个击破先有袁谭乞降。204年2月又乘袁尚出攻打袁谭之机,进攻邺城,袁尚也要投降,曹操却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曹操持袁军留下印授招降邺城守军。从此把曹军大夲营搬到邺城。军政令都从这里发出。只留皇帝和宝员在许昌。205年曹操又以负约为名灭了袁谭,投了哥哥的袁尚和袁西和三郡鸟丸联合被曹操打败消亡,兄弟俩头被公孙康割了送来了。207年又灭并州的袁绍外娚高干,208年开始训练水兵准备南下进军刘表。刘备从袁绍失败后又投奔刘表,在樊成驻军,在刘表死后儿子刘琮投降曹操,也率军向江陵撒退。江陵为荆州的重地,有大量军用物质,曹操怕它们落到刘备手中。亲率五伍骑兵曰驱三百里在当阳长坡追上刘备大破刘备人马。随后进入江陵,整个长江以北都是曹操之地,灭江东孙权必然是理所当然事情 ,而刘备在没有入进江陵。只好又找孙权。208年赤壁之战暴发,孙刘又以少胜多。大胜曹操的号称百万大军。从此天下三分。


ww3721

曹操每一个阶段主攻的对象是不同的,攻谁并不是曹操的个人主观意志,而是曹操战略思想的体现。

赤壁之战前的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此时的主攻对象是刘表,意在夺取荆州,连曹操自己也没想到,刘表病死,其子刘琮举城投降,曹操兵不血刃拿下整个荆州。随后曹操把矛头对准刘备,此时曹操就想消灭刘备。



而刘备却和孙权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曹操主攻的是刘备,没想到孙权参合进来,结果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

赤壁之战后,曹操首次大型用兵是在公元211年,西征马超、韩遂,平定西凉。



由于孙权在曹操西征时,在东线合肥挑起战事,于是曹操在213年征孙权,但此次征讨仅为试探性的。

公元215年,曹操征张鲁,得汉中。

公元217年,曹操再次于东线合肥征孙权,此次孙权称臣。



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曹操败,将汉中人口内迁后,刘备占汉中。同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反而与孙权勾结大败关羽,导致关羽被杀,刘备永远失去荆州。

可见曹操的军事行动并不针对谁,是根据形势和战略进行调整和安排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我觉得题主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有争议,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似乎并没有想着要退兵,不明白题主指的是什么。

至于题主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曹操为何只主攻孙权而非刘备。我想只需要将曹操攻打孙权的时间例出来,答案便是一目了然了。

曹操第一次攻打孙权是在建安十三年,当时孙刘联盟共同抗曹,也就是当时著名的赤壁之战。此战之后曹操元气大伤,一直到建安十八年才再次起兵攻打东吴。而最后一次攻打东吴是在建安19年。 我觉得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地理因素,第二个因素则是当时刘备较弱,孙权较强,曹操把江东当做主要竞争对手。

在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六年,刘备和孙权一直保持着联盟状态,共同抵御曹操,曹操要避其锋芒。再加上曹操边境有番邦入侵,曹操无暇顾及孙刘。从了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八年,刘备带着主力入川去攻打西川了,此时荆州无暇顾及江东,曹操便有机会去攻打东吴了。此时荆州有关羽守着,而江东防线较长,易于进攻,这应该也是曹操不进攻荆州的原因。

而在刘备成功夺取西川后孙刘联盟也已经破裂了,为什么曹操还是继续进攻孙权呢?原因是,当时在曹操和刘备中间还夹了个张鲁,后方还有马超虎视眈眈,再加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川蜀之地,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这也是为何后来曹操不主攻刘备的原因。再加上川蜀是丘陵地带,而江东是鱼米之乡。曹操更加倾向于夺取江东。

这就是曹操为什么主攻孙权,而非刘备的原因了。


史潭新说

题主一下提两个问题,有点不厚道吧?我就回答第一问好了。

首先是蜀中地势施展不开。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用兵汉中,在阳平关外,被两个末流武将张卫杨昂挡住去路。连续攻打十几次,都未取胜。直到那两个酒囊饭袋放松警惕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曹操的敢死队才夜袭击破阳平关。此战可谓险胜。所以之后刘晔劝曹操取西川时,曹操才会说出那句著名的“人心苦不足,既得陇,何苦复望蜀耶?”其实曹操还是留了张颌攻略巴中的,结果被张飞击败。曹操攻巴蜀难,刘备出巴蜀更难,秦岭太高,实在不好翻越。因此两军只能隔着几条小路对峙。

孙权这就不同了,只要有实力过了长江吴军可以随意进攻。并且淮南是魏军主要产粮地,吴军主要进攻方向;中线过了南阳盆地就是曹魏心脏地带——许昌、洛阳。因此无论从兵力展开角度还是巩固首都安全,东吴都是曹魏首要压制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