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澗白明理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並公佈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榆林市又有3名傳承人獲此榮譽稱號。分別為: 白明理(清澗道情),魏建明(陝北秧歌),鮑武文(綏德石雕)。

清澗白明理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白明理,清澗縣人。他幼年師承清澗道情傳人黃金鏊的弟子王仰山,十八九歲開始自己組織演唱。唱腔豐富、傳統,富有獨特的個性。60多年來,獲過市級以上獎勵20多項,傳承培訓了500多名道情愛好者,同時代表清澗縣參加了數次道情演唱活動,為清澗道情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清澗白明理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魏建明,綏德縣人,曾任綏德縣文化館館長。他自幼酷愛陝北民間藝術,曾向吳繼業、林興懷、王治生、梁照瑞、李貴枝、閆尚英等老一輩民間藝人學習陝北秧歌、陝北二人場子、跑旱船等,掌握了民間藝人的獨門絕技,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還曾與著名藝人李增恆合作改編了陝北二人場子,與李增恆合作演出數百場,參加過省、地、縣各種文藝會演,贏得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清澗白明理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鮑武文,綏德縣人。他13歲時拜綏德著名民間石雕藝人郭漢洲為師,學習石雕技藝。鮑武文的石雕作品,大的氣勢磅礴,渾然一體,巨大而不失靈性,厚重而富有神韻;小的小巧玲瓏,工藝精細,栩栩如生。他擅長圓雕、浮雕、鏤空以及採用陰刻、陽刻、線刻並用等手法雕刻作品。他設計、製作的石雕作品有大型牌樓、古典龍柱、浮雕花欄、城市雕塑、山水風景、人物花草、動物群雕等。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代表性人物。此次公佈後,榆林市共有15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今後,市文廣局將繼續鼓勵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紮實推進國家級陝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