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白明理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榆林市又有3名传承人获此荣誉称号。分别为: 白明理(清涧道情),魏建明(陕北秧歌),鲍武文(绥德石雕)。

清涧白明理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白明理,清涧县人。他幼年师承清涧道情传人黄金鏊的弟子王仰山,十八九岁开始自己组织演唱。唱腔丰富、传统,富有独特的个性。60多年来,获过市级以上奖励20多项,传承培训了500多名道情爱好者,同时代表清涧县参加了数次道情演唱活动,为清涧道情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清涧白明理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魏建明,绥德县人,曾任绥德县文化馆馆长。他自幼酷爱陕北民间艺术,曾向吴继业、林兴怀、王治生、梁照瑞、李贵枝、闫尚英等老一辈民间艺人学习陕北秧歌、陕北二人场子、跑旱船等,掌握了民间艺人的独门绝技,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还曾与著名艺人李增恒合作改编了陕北二人场子,与李增恒合作演出数百场,参加过省、地、县各种文艺会演,赢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清涧白明理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鲍武文,绥德县人。他13岁时拜绥德著名民间石雕艺人郭汉洲为师,学习石雕技艺。鲍武文的石雕作品,大的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巨大而不失灵性,厚重而富有神韵;小的小巧玲珑,工艺精细,栩栩如生。他擅长圆雕、浮雕、镂空以及采用阴刻、阳刻、线刻并用等手法雕刻作品。他设计、制作的石雕作品有大型牌楼、古典龙柱、浮雕花栏、城市雕塑、山水风景、人物花草、动物群雕等。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此次公布后,榆林市共有1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后,市文广局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