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話說華州柳枝鎮北劉村

話 說 北 劉

先有南劉,而後有北劉。南劉祠堂載:其劉從陝北清澗來,北劉劉氏與南劉同宗不同源,因王宿街名氣大,掩蓋了南劉,方大圓人只知北劉。

話說華州柳枝鎮北劉村

現北劉村兩條巷,和渭河邊眾多村莊大同小異,樸實無華,行客可能過目即忘。南邊為老巷,打著補丁的水泥路邊,隔八九戶就有荒蕪的老宅,透露著原始的風貌,古樸的氣息。北巷為青年巷,光亮的瓷片穿在偉岸的小二層別墅身上,映射著新農村的光輝。

北劉村有近四百多年的村史,劉氏先祖兄弟四人,紮根此風水寶地時,先有趙家,趙家人氣不旺,世代單傳,人稱趙一家,劉姓買田置業,人丁興旺,居於此處近三百口人,另有異地分支。

四百年來,北劉村歷經多次戰亂,村裡老人能說出的有:逃回回,逃長毛(太平天國軍),民國十八年年饉。逃回回,在1862年農曆五月收麥前後,白顏虎部血洗北劉村,村裡人南逃柳枝龍鳳山峪,被殺無數,午後下大白雨,血水湧流。一部分人逃到長安縣殷鎮,另成劉姓支脈。近家太爺逃回回時,三兩歲,嚇得把頭鑽進柴積堆,腳露在外面,回人把娃牛牛一摸,還是個帶把的,把碎慫饒了。才得以傳有近家今十多囗人。民國十八年年饉、呼里拉、鬧土匪,拉壯丁、村裡一片蕭瑟,老人談及,聲色俱染。

北劉劉氏,由親兄弟四大門戶組成,四門戶各一井一碾子,東頭為長門,井口對聯為:里仁泉自美;井旺水常流。村中為中、次、門,西頭為幼門。古村道兩旁植老槐,筆直成線,蔭佑子孫。以前北劉村劉氏先祖的祭祀由族長主持。劉氏祖墳在今渭濱小學斜對面,逢春節清明,劉氏男丁去祖墳祭拜先祖,族長按人頭髮燒餅,但有遲到者,罰其在祖墳植柏樹一株。祠堂在村東頭北擺,先祖牌位奉列在上,村裡但有偷雞摸狗忤逆不孝之徒,族長必將訓誡於此。渭南永樂鎮刁劉村劉姓與我北劉同源,因來北劉祠堂祭拜先祖,常有遲到,受到訓罰,某年從祠堂揹走先祖影軸(畫像),有老人說是移走先祖墳骨實,從此少有往來,泱泱渭水橫隔,血脈異地相傳。

話說華州柳枝鎮北劉村

北劉村人德厚仁義,講孝悌。出嫁女子回本村,進村時,可不下牛車,直至門囗,因嫁出的女子是客。本村媳婦回家,必須在村囗下車,叔嬸爺奶一一問候。北劉村的媳婦均備四美德:一要做的好茶飯,二要巧手會打扮,三要養的好兒男,四要孝敬公婆在堂前。在外地謀事者回村,不管你在外面多麼光耀,進村時下馬,摘下禮帽、眼鏡,問候鄰里,步行至家。人民公社生產隊時,交公糧的多少,是以各隊的土地面積為依據,一些邊角土地常被撂荒,北劉村人不怕吃虧,拾來勤耕細種,多交公糧。責任制後,農補按地算,吃虧的人,換來了福氣。

北劉村先祖耕讀傳家,兼以發展副業,有線匠,弓匠,木板印刷等。家中長子成年後,把持農事,下面兄弟,無靈性者出門學相公(學徒工),有天資者,上私塾,從仕從商。解放前北劉村人在西安開有各種字號店鋪,生意發展到蘭州,平涼鄰近各縣市。民國六年(1917年)本村學儒劉世昌捐出龍王廟前三畝餘地,和柳家柳慶昌創辦龍王廟私塾學校,聘北劉村劉惠渲為先生,大班一年收三鬥麥,小班一年收一斗麥,欠收之年減半,貧苦子弟減免。培養了秦王三社眾多有識之士。到近代,北劉村幾乎家家都有在外面工作的人,這也就是北劉村人丁興旺,但村裡人口並不見增的原因。

北劉村紅白事,事無鉅細交與總管,總管由村中有威望人擔任。紅事叫,白事到。白事,不能因與主呀,有過雞毛蒜皮事紅脖子漲臉,宅寸田尺糾分打錘罵仗,任性不去。太陽從家家門囗過,有臉不打上門客,一場事過後,泯去怨恨,重歸合好。

老北劉村有廟宇兩座,東頭千首佛廟,西頭娘娘廟,佑北劉村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北劉村有兩個會,農曆六月初二孃娘廟會,這時麥罷,出嫁女子提著追往包子,回孃家看望父母,漸成追往會。農曆七月十五龍王廟會,七月十五本是三社廟會,因龍王廟緊在北劉村西頭,漸演變為北劉村的會。

先祖陰德,護我北劉,後世奮進,興我北劉。

原文作者:劉文濤(華州區柳枝鎮畢新社區北劉三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