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攢錢買了副1300元的耳機,同學們稱我敗家,是否合適?

叫我東海

一點都不合適,這些同學其實更多的是嫉妒。

對於這樣一些心存嫉妒的人,你應該懟回去,別說1300一副的耳機,就算買一萬一副的耳機,又關別人什麼事呢?什麼時候自己買東西要讓別人也感到滿意了?

有時候有些人就是這樣,他覺得貴的東西,突然身邊的人擁有了,會讓他心裡感覺不平衡不舒服,因為憑什麼別人就可以擁有,而自己只能想象?這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1300一副的耳機確實是有點小貴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副耳機不是自己強求父母幫忙買的,而是自己節約,一點一點的攢起來的,完全是靠自己的節約得來的。


難道買這副耳機你的同學也給你錢啦?當然沒有。那麼就簡單了,既然這副耳機與你的同學沒有半分錢關係,那麼他就沒有有資格評價別人。

所以,這種同學不值得深交,因為他的嫉妒心裡很嚴重,解決這種事情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再次說你所謂“敗家子”之後,你直接回一句“關你X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謝謝


青年視紀

不請自來。

就事論事,首先我們說題主的行為。


我不知道別人,但我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我想買個機器人的玩具,可是每天吃飯只有7塊,於是每天中午只吃五塊的午飯,一個月後,如願以償。


那種一點點積攢的過程,以及攢全後如願以償的喜悅,至今難忘。

攢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很正常。

再談同學的行為。

同學說,這位月入1W2的同學,省吃儉用買了一個1K3的耳機,並表示:“你真是個敗家子!”

哈?

關你毛事?

WTF?

當然,也可以從兩個方面談。

善意的來看,是勸。

耳機嘛,無非聽個響,10塊的和100塊的沒區別啦,1W2在一線城市也不算富裕,懂得節約啊親。

雖然有些唐僧,有些多管閒事,總歸是善意。

第二種,是妒。

估計同學心裡想的是,憑什麼他可以用1K2的耳機,而我只能用12的耳機……

於是,義正言辭,指天畫地,彷彿受了多大冤屈的,你可真是個敗家子!

從而給題主造成了一定的心裡影響,難道我真的是個敗家子?

其實不難看出,這麼說的同學,家境一定不如題主,估計月入6000都成問題吧,我想如果是個月入12W的同學,估計根本不會覺得1K2的耳機有多貴吧?

不過題主會因為別人的話,進而反思自己,真是有吾日三省吾身之氣魄,將來必成大器呦。


莫然59

你不敗家,耳機是你攢錢買的,說明你需要它,很喜歡它,偶爾"奢侈"下,讓人身心愉悅。如果你讓1300的耳機提現出了它的價值,那就太完美了。同學說你敗家,開玩笑隨口說說而已!不要在意。

1300的耳機音質好,外觀美,質地好,跟便宜的耳機相比確實天壤之別。不過音質好壞,還是要專業點的人才能聽出差別,就像mp3格式的音樂與cd是有區別的,但是一般人都一樣聽。如果你只是追求外觀和品牌,我覺得必要不大。如果你是追求音質,我覺得完全可以。畢竟耳機可以拿來聽英語,網絡學習,音樂放鬆自己!偶爾奢侈下完全可以的。

你父母都是6000元的工資,都是工薪階層,平平淡淡,生活壓力不大。如果你用這個耳機來做正事,對學習有意義的事情,又是偶爾買一次高檔次商品,作為父母是肯定會支持你的,因為他們負擔得起。不過高二學生要以學業為重,買個1300元的耳機整天沉迷與虛幻的網絡世界,陶醉於聽音樂而耽誤了學習,這樣就不該買。如果這樣,那你真的是敗家子。

關於同學說你敗家,在這裡,我認為"敗家"更多是是一個褒義詞,更多的是羨慕。你不要過多計較,要學會一笑而過。有的是小嫉妒,有的是羨慕,有的是說來玩玩,有的是本來就太會說話……人的性格像山花一樣多姿多彩!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小夥子的小金庫還不錯,下次記得湊錢在母親節給你媽媽買個髮夾,父親節給你爸爸買個好點的打火機,也滿足下父母的願望,那你會收穫更多……你們說能收穫什麼呢?我表示呵呵!


燕姐微視頻

我也是一個高中生的爸爸。對於題主,我支持並讚賞。

我們說,千金難買心頭好。耳機這玩意,一分錢,一分貨。題主敢用1300買一副耳機,說明題主對耳機的表現有信心。買這麼貴的耳機的孩子,應該是音樂愛好者,對聲音的要求非常高。

你說錢是你自己攢的,希望你不是節衣縮食攢下來的1300。小男生容易丟三落四,希望你好好珍惜這個1300的耳機,用好它。

類似的情況,我兒子也試過。過年拿了親戚們的紅包,我兒子問我,爸爸,我想買一支槍,300多塊。我立馬錶示不同意。我說你已經過了玩槍的年紀了,你高二了,那裡還有什麼時間玩槍?到了週末,我兒子帶了一把玩具槍回家,說,爸爸,我還是買來了,我喜歡,忍不住。我說,既然錢給了你,你就自己支配,你覺得喜歡就好。

我始終認為,這一代孩子,跟我們那代人不同了,得讓他們學會花錢,會花才會賺,偶爾奢侈一下也無妨,尤其是用在喜歡的工具類的東西上。

買1300的耳機,可見這孩子對音質的追求。不明白他對音質追求的人,無法理解。我正好有個喜歡彈鋼琴的兒子,我明白。如果題主真是因為音樂的追求,認真追求下去,將來從事和聽力有關的工作,也是很有出息的,加油,孩子。


春暖花開003

很顯然不合適,但是也是尋常話,好心語,不必執著,也沒必要鬱鬱寡歡。

是你的東西就是你的,你現在高三,入學晚的孩子已經滿18週歲了,沒到也滿16週歲了,說週歲呢,是為了堵噴子口,在我眼裡沒有周歲的一說。

你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判斷及方法這很好。

不過呢,賺錢沒有容易的,不要把父母賺多少錢說的那麼輕鬆,父母的心酸可能從未向你提起,你還是個孩子,如果你不想做別人眼中的孩子,

首先,你需要擺脫的是思想上的依賴,你還在依賴父母,依賴周圍人的吹捧。

其次呢,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問題,其實同學們的話語中也包含善意,提醒你要為父母考慮。高中生讓你出去賺錢那是強人所難,不過如果你用攢來的錢為父母做些什麼,買些什麼?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例如:媽媽辦公比較冷,給媽媽買個暖腳墊。爸爸車裡缺了點什麼裝飾等等

當然了,你給自己買個耳機也沒什麼不對。不過我覺得如果你能先考慮為父母家人做些什麼可能會感到更多的幸福感,畢竟他們工作都很累,嘴上還硬撐,承受了許多你所不知道的壓力。

最後呢,其實每個人活著都不是孤獨的活著,也沒辦法活的孤獨。總會被動貼上各種標籤,不過呢,是非在己,譭譽由人。

你也不小了,自己心裡要時刻要有點譜。


七葉朝己

我是高三學生,父母月薪均為6000元,我攢錢買了副1300元的耳機。同學們稱我敗家,是否合適?

首先,你是高三學生,主業是學習,那你這會的生活重點也是學習,那麼你買耳機的用途肯定也是用來聽相關學習資料,那1300元的耳機和100元的耳機聽到的知識有區別麼?至於音質,咱也是上學過來的人學習資料的音質就是能聽見就行,談不上什麼區別。所以你這1300元就是浪費,就是敗家!

其次,你父母月薪6000。這句話暴露你心智不成熟,你父母月薪兩萬也跟你沒關係,你並沒有為家裡貢獻一分錢收入,你父母每一分錢都是通過他們的辛勞付出為社會貢獻力量換來的,不管他們工作的高低貴賤,如果他們對社會沒有價值是不會有月薪的。你光看到他們月薪6000,沒有看到他們為了這6000所付出的努力。你現在是學生,確切的來說你還沒有對這個社會做出貢獻,你還在消耗你父母的勞動價值,所以你父母收入怎樣,都不是你高消費的理由。(高消費是指你的消費檔次超出了你的實際需求)

再次,你攢錢買了1300元的耳機。其實這句最寒人心。你的經濟收入是那裡來的?如果是自己參加社會實踐,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獲得的勞動所得,那麼你怎麼消費,那是你的選擇,沒人可以評價你什麼。如果你是從父母給你的零花錢裡省出來的,那你配不上這個攢字。第一,你父母給你的零花錢超過你的正常開銷,所以你會富餘出一部分錢,這個不是你攢的,是你父母多給你的。為什麼你父母會多給你呢?這部分錢是他們希望你在緊急時候用來救急的,而你用來買耳機那就屬於挪用資金,等到你真的遇到緊急情況了,又得跟父母要,這錢不還是從你父母那裡要來的麼?所以這種情況你配不上這個攢字!第二,如果你父母給你的零花錢剛好夠你日常開銷,而你是通過縮減日常開銷來省出來的這些錢。那你還是屬於挪用資金,因為你父母的本意是讓你用這些錢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和維持學業所需,你買耳機顯然跟以上兩點目標不符合,所以你也配不上這個攢字!為什麼說“我攢錢”這句話最傷人,就是這世間最大的惡就是不以為惡,你以為用了“我攢錢”,這錢就跟你父母沒有關係了,這錢你瞎花就理直氣壯了,這樣就可以降低你亂花錢的罪惡感了?並沒有,反而暴露了你內心也是覺得這件事這麼做不對,包括你來這裡提問,都是為了掩飾你的心虛,這也說明了你還不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孩子。

以上並無惡意,只是用比較刻薄的語言分析你的行為,為的只是想讓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不是你買了耳機這個事,而是在這個事情背後,你對父母以及自己的認識上的偏頗。

實迷途其未遠,決定人生的並不是高考,而是對待這個社會以及其他人的態度和方式!


AndyQ53452391

這肯定屬於敗家,這種事我只會在心裡嘲諷一下,畢竟你家庭條件不好。如果我是你同學,我只會稱讚你耳機很好,畢竟不是我的錢,你奢不奢侈與我無關。

並不是說你花錢太多,這個與多少無關,這隻能用相對而言。如果說,你攢錢買一部三四千的手機,這完全可以理解,就算你父母4000的工資,也不是太大問題,因為三四千的手機相對於普通手機只是翻了兩三倍,而且物超所值,這是為了提高質量而消費,這屬於理性消費,沒人會說你敗家。

但是耳機就不同了,這樣的耳機比普通耳機貴出數十倍,而其質量和使用時間並不會同樣提高數十倍,這說明什麼?說明這類耳機已經屬於奢侈品了。

對於月薪過萬的人也不會去買這麼貴的耳機,不是他有多貴,而是他的價格不符合他的價值。

不知你買這麼貴的耳機初衷是什麼,是為了炫耀,還是什麼?

個人覺得高三了,不小了。最好自己學習一下怎麼合理消費。雖然自己的錢,但還是有點不妥。(耳機,單反什麼的,最好不要搞太好的,中等就差不多了。當然,土豪例外)

說實話 1300的耳機, 如果自己打工賺的錢也隨便自己用,父母給的錢還是要好好斟酌著用的 。


深思瓶

於情於理沒毛病,但還是不值得提倡!

首先你先交代了你家的大致經濟背景情況,父母月薪均為6000元,即一個月家庭也有1.2萬的收入,如果在普通三線城市應該生活的還可以,如果沒有較大的房貸和車貸等情況壓力下。



還有你說了這是你自己積累下來的錢,才買1300元的耳機,有自己的規劃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說明你生活中是比較有主見性的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從法律上來看,現在高三的你應為18週歲左右,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支配自己的錢財來買價值大的商品。或許你是一個音樂的重度愛好者,對音質要求極高,才想要買這一個心儀已久的耳機,但還是希望你能知道父母掙錢不易,能多多用這些錢給他們買一些他們想買很久卻不捨得買的商品(或許這樣說太聖母了,如真的有看到自己看看取捨就好)



另一方面來看,你同學說你"敗家",這是現在他們消費觀看待,當然也是代表了超大的一部分人群,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他們之所以會這樣說你,還更是因為在乎你們之間的同學友誼。

最後,站在我的觀點上,耳機真的不需要買那麼貴的,再用一下開頭的觀點:於情於理沒毛病,但還是不值得提倡!


橘長安

想買就買咯,只要沒有給家庭造成格外的衝擊。

我也是高三學生,我日常操作就是攢錢買電腦硬件和二次元周邊,現在顯卡、內存的價格漲這麼高,手辦這些也從來沒便宜過,如何從每個月4000生活費裡面省錢?我的做法是把這4000全部存著作為應急用錢一分不動,但是作為學生打工是不可能打工,那麼就要把自己的愛好和知識變成財富。


按照收入高低排序,我的工作主要是:給學妹學弟補課、繪製插畫、兩國網校教學日語和中文、定製手辦、直播遊戲和其他、維修與定製航模、出租服務器、商業航拍、各種比賽的獎金。

我經常忙得需要一心多用,但是由於都是喜歡的事情所以並不反感與疲倦,反而越累越興奮。晚自習只要不考試就會去社團教室給學弟學妹補課,等他們解題的間隙拿出手機處理未完成的畫稿,晚上回家拿45分鐘出來單數日教國人日語而雙數日教日本人中文,有時候會直播到凌晨,週末補課我不參加而是在家維修、製造航模或製作手辦,如果有商業航拍活動或比賽就請假去參加。當然也不是所有時間都在工作,有假期還是會去漫展玩的,不管再遠都會去看看,畢竟現在承擔得起機票錢了。



關於學習方面我覺得拼命學習也沒什麼意思,作為凡人我不追求清華北大,摸底考試600分的分數上個211還是夠了吧,自己活得開心就好。

算下來還有5個月就要去大學了,我這一堆盆栽可咋辦啊?


星星墜落的小鎮

敗家不至於,但是我覺得做法肯定不妥當,就算是錢是攢的這也是你父母給的,不是你自己賺的,要是你自己賺的你買一萬我都覺得沒問題!

你家只是父母的工資比其他一般的家庭算是好的,但是並不是什麼大富豪大土豪做不到說拿著他們的錢隨便花隨便用可以心安理得。

不會說要求你自己攢著錢讓你給你父母買點什麼好的東西,或者是他們需要的禮物之類的。但是你別大手大腳的花,你以後工作了就像上面說的你花一萬去買一副耳機都沒事!可現在沒有工作,錢就算是已經給你了到你手上那也是他們辛苦賺來,然後給你花,就可以花對你現在而言是巨資的去買一個其實現在並不需要的東西亂來嗎?

我看了一下,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評論,也覺得合適也有覺得不合適,只是就我個人而言,都看一下父母親辛苦賺錢的辛勞,你就覺得這1300對他們而言到底是有多累多苦才能賺到的。同樣也是你到底花了多長時間才辛辛苦苦攢到的,就真的值得現在去花買一個你非常想要,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那麼有用的東西嗎?

你的家庭很不錯,有那麼一年我媽租房子就差那麼一千塊錢還要去借才可以付房租!如果當時他告訴我,我領了工資雖然不多但是至少可以給她付房租,她沒說。

一千塊對你只是一個耳機錢一千塊,對其他家庭可能就是一筆急需的錢,我也不應該用我們的意願去強加在你頭上,只是我始終是認為自己賺的錢你怎麼花的不心疼,父母賺的錢你就有個度才好!你現在高三好好考試考上個好大學,你可以去外面兼職,賺了錢以後你可以買你想買的任何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