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有幾家房企要求員工每週上7天班 房地產變成了勞動密集型

恐怖!有幾家房企要求員工每週上7天班 房地產變成了勞動密集型

誰都知道,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可是,明源君經常會有一種房地產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錯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明源君接觸到的地產人都很忙,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業內加班比慘的段子層出不窮。

最近,出了幾個更狠的角色——集團明確發文,要求連上7天班,而且正常工作時間不得開會,全部用於項目一線和外聯時間。

雖然不少地產人由於加班太兇,都不知道週末長啥樣了。但有周末沒過,跟要求連上7天班還是不一樣的概念,以至於馬上有人說,這違反了勞動法!

簽發文件的人不會不知道這可能違反了勞動法,可還是要這麼幹,為啥?原因只有一個,規模的焦慮和深深的不安全感!最近這幾年,這種焦慮和不安全感困擾著不少房企,對大多數地產人來說,這樣的苦恐怕才剛開始。

01

加班加點成常態

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

更是勞動密集型

各行各業的人都吐槽自己的行業辛苦,羨慕別人的行業。但除非壟斷,否則沒有哪個行業是可以輕鬆賺大錢的——房地產行業有一段躺著賺錢的時光,但那多半與一般的員工無關,而且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的樓市是政策市,有周期、變化的節奏快,即便第一第二梯隊的房企,也要靠快週轉來熨平政策週期波動的風險。

再加上衝規模已是業內共識,因為規模才是通往未來的船票——當前千億是各家必爭的門檻,3千億是衝刺目標,萬億則是“星辰大海”。

為了實現目標,怎能不拼命?不斷的壓縮工期,必然要求員工加班加點。

八成以上員工加班是常態,60%的員工平均每週加班時長在25小時以內,其中,因為工作量大,正常時間無法完成,或者因為領導臨時佈置而“不得不”加班的情況佔比超53%。而且大多數員工屬於“無償”加班,或僅有象徵性補貼。

以開會為例,由於整個開發業務涉及的鏈條長,要溝通協調的事項多而雜,挑燈夜戰是常有的事。明源君就見過某百強房企的老闆在辦公室開一個會,同時戴個耳機在遠程開另外一個會。有這麼拼的老闆,員工能閒得了嗎?!

每年都有地產人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事情發生,級別低的和高的都有。有人說,只要還活著的地產人,都在加班。不僅是地產人,房地產行業甲乙丙丁方都是如此。

是不是很有製造業的意味?不少製造業公司是一天24小時不停的,日夜兩班員工輪流交替工作。這樣固然會很累,但總比一個人沒日沒夜的幹要好。

如果連幹7天不休息,那這些房企的員工比兩班倒的製造業工人還辛苦了。難怪這幾天有好些地產人加明源君備註都是“我在××房企搬磚”。

當然,有家房企要求員工週日7點半下班。但都“倡議”上7天班了,週日七點半真的下得了班嗎?!

因此,別看一個房企裡面表面上只有一兩萬人,但是每個人幹兩三個人的活,甚至更多,這麼算下來,實際的勞動力就要比表面的數字多得多。

02

連上7天班不休息

體現的是集體焦慮

自媒體上不時就會有一篇“××年紀輕輕就功成名就,你正在被同齡人拋棄”的10w+,之所以會被刷屏,會10w+,是因為大家都很焦慮,生怕自個一不小心就掉隊了。

個人有這樣的焦慮,房企同樣有,而且可能更甚。因為即便都在說行情不好,日子難過的情況下,那些不制定銷售目標,甚至說不看重業績的房企,規模還在快速膨脹。

面對“融創現在還爭第一嗎?”的問題,孫宏斌的回答是:早就不爭了,沒啥意思,大家小時候都知道,班裡第一名長大了都不咋樣。

融創2018年定的目標是4500億,只比去年增長25%,是2017年133%的1/5不到,距離其上市8年來,60%左右的複合增速也還遠。

可是,即便只比去年增長25%,那也是很多房企心心念唸的千億目標了。所以孫宏斌可以追求“詩和遠方”,而泰禾要衝2000億,上百家房企要衝千億,剛破百億的大發地產也宣佈要衝3000億!

千億是生死線,三千億是發展線,五千億以上是舒適線……到了三千億,或許仍有可能被後面的房企超越,但是,已無生存之憂;千億的房企,被別人幹趴下的概率也已大為減小。沒有達到這些規模的房企,時刻有生死之憂,怎麼談詩和遠方——至少有規模偏好的房企老闆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要衝規模,就要有速度。某百強運營總就告訴明源君,一切動作都要為公司的快週轉戰略讓路,因為公司的項目主要在三四線。雖然近年來,由於房價暴漲,不少一二線的購房需求外溢到了三四線,但總體來說,三四線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潛在客群就這麼多,誰先開盤把最優質的一批客戶給收割了,誰就先人一步。即便是典型的外溢市場,也要趕得上風口才行,比如環京地區,如果速度慢,最火爆的時候沒開盤,現在才開盤,那你的銷售一定是非常慘淡的。該公司甚至處分過某項目的營銷總,因為其將所在項目略微賣貴了點,雖然也賣得很好,但清盤的速度變慢了。

其實不止三四線,包括一二線也是這樣。因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

比如海南在全島限購之前,雖然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調控,但大多數房企總體上還是活得挺滋潤的。隨著一聲令下全島限購,此前抱著僥倖心理捂盤惜售的開發商,現在都砸在手裡了。有些房企老總表示公司即將休克,員工已經開始陸續北上找工作…

再比如,目前像昆明、西安、貴陽、長春等城市,還是比較寬鬆的,成都的限價很厲害,但限購一般,導致很多外地人湧入買買買,市場行情也不錯。

可是,根據新華社的報道,5月9日,住建部負責人就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約談了成都、太原兩市政府負責同志。“五一”假期前,住房城鄉建設部還約談了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等10個城市政府負責同志。

明源君認為,這些城市新一輪的調控加碼已經在路上。隨之而來的是,有一批房企會因此而倒下,無論是內功不行,還是心存僥倖的捂盤者,或安逸太久的。

即便是限價太狠,選擇由售轉租,那你也得趕快把項目建起來,然後出租出去,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吧。

所以,“連上7天班不休假,甚至連上一個月班不休假”,這種讓整天加班的地產人也吃驚的政策,也就變得“合情合理”起來。連上7天班的房企,往後還會越來越多,只是有的沒做就先說了,有的只做不說。

03

靠加班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難的是思維的轉變和邏輯的切換

增量向存量轉變,吃苦才剛開始

地產人,特別是身處“倡議”員工放棄所有休假房企的地產人,無疑是辛苦的。但不得不說的是,相比其他行業加班加點的人,地產人還是幸運的,因為房地產是至少是一個土豪多金的行業。

比如,今年萬科就給自己的董事監事進行了大幅加薪。

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萬科董秘朱旭以822萬年薪奪得了A股2017年董秘薪酬榜冠軍,這還只是固定薪酬+年度獎金的數額,沒包括經濟利潤獎金。

朱旭於2016年開始擔任董秘,當年就獲得經濟利潤獎金409.37萬元,2017年只會更多,請注意,經濟利潤獎金可是稅後,稅後,稅後!

再比如,去年融創取得優異戰績,孫宏斌也沒忘犒勞員工。

截止2017年12月31日,融創在香港及內地共有19271名僱員,較2016年的13294人增長45%。2017年融創的員工成本為29.37億元,比2016年的10.46億元增長180.8%!其中,融創董事及高級管理層薪酬總額為8498.8萬元,相比2016年的3988.8萬元,增長了113%。由於超高的薪酬漲幅,2017年融創誕生了6位“千萬先生”。

付出能有豐厚的回報,不休假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幹的。不少高管甚至離開巨頭,選擇正在衝千億的房企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下一站,比如泰禾、俊發等,最近都很火。

最痛苦的是付出了很多,但一下子沒有那麼多回報的,比如做存量,這也是很多房企目前不願意做的;或者,即便要做也要另外招募一個團隊去做的原因,因為做開發的人已經習慣了賺大錢,快錢。

這就又涉及到另外一個話題的討論——房地產到底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在證監會或者發改委的行業劃分裡,房地產無疑屬於服務業。但過去,包括現在,房地產乾的更多的卻是製造業的活——拿地、蓋房、銷售。

有不少人不明白為什麼地產人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員工,每天一個動作可能要重複一兩萬次,以至於常常被人拿來調侃——你再努力,有富士康流水線工人努力嗎?!

你還別說,地產人可能比富士康流水線的工人更努力,但是這也是大多數人感到焦慮的地方。

去年明源君寫了篇文章《以前房企喜歡學習萬科,現在卻都改學碧桂園了,為什麼?》,學萬科、龍湖等是學習標準化,時至今日,但凡還可以的房企,標準化已經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一旦標準化以後,剩下的就是執行。千億之後,大家的戰略、城市佈局,甚至樣板間都差不多了,說的好聽點,拼的是執行力,說得俗一點,就是拼體力!

戰術的勤奮,無法掩蓋戰略的懶惰。能做到千億的房企,固然大家都有功勞,但最核心的還是戰略取勝,是決策層的成績。

要趕工,要速度快,不少都可以採用快速出圖紙的模式——無非是多加人,不加人那就加班!所以才會有人感慨,千億級的公司業績,都是用人去填了:招一批小鮮肉,過些年,再以年輕化的理由,又招新的一批小鮮肉。

高負債和高週轉,更像是百米衝刺,不太需要關注用戶體驗,但整個行業毛利下行,從增量轉向存量,更加註重運營和用戶體驗是必然的。

孫宏斌說“文化是詩,旅遊是遠方,我們投資的是詩和遠方。”這或許也是融創除保證安全之外,選擇慢下來的原因之一——收購萬達資產包後,融創將發力文旅地產。詩與遠方,都是急不得的事情,需要慢工才能出細活。

在買房子還需要找關係的時代,不少老闆覺得,做服務就是浪費錢,反正不做也有人搶著買買買。可是,當其從製造業迴歸服務業,這是必須要乾的,否則你就沒競爭力。菲傭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因為他們覺得伺候好別人也是一種幸福,而中國人覺得伺候別人是低人一等。而且,具體到房地產行業,你要做好運營和服務,相比開發來說,更是一件苦活髒活累活……所以,明源君考察過不少長租公寓,硬件都還不錯,但軟性的服務,值得稱道的還真沒幾個。

對地產人來說,最難的或許還不是熬夜加班,連續7天工作不休息,最難熬的是如何轉換這種模式。畢竟,行業集中度還在提高,無論是大房企還是正在衝千億的房企,坑總歸是有限的。而且,每天機械的重複勞動,並不能提升你的能力、職位和薪水……

有人問明源君:我現在是置業顧問,感覺前途渺茫,去做REITs的銷售行嗎?REITs產品固然要營銷,但跟賣房子相差甚遠,專業要求更高,需要的人也更少。

對房企來說,僅靠加人、加班加點衝業績,也還是很粗放的模式,或許確實能支撐短期的業績增長,但長期呢?畢竟,500億之上,僅靠簡單的加人、加班就能穩健做大規模,不大現實。何況,脫虛向實的主基調下,還要騰出點精力搞“美好生活”。如何平衡當下的生存和未來的詩和遠方,光給奔騰的馬吃草還不行。有些房企幹得就挺好,業務之外還專門養了一批人,既不影響現有業務,又能為未來的新業態儲備經營人才。當然,這需要花錢,需要時間和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