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稷下学宫辩论开创了诸子百家文化大繁荣,当今社会是否可以成立类似组织呢?

新闻报道署署长

此题很有价值,然言不可深,且简略作答——

战国末期,各大国竞争,关系到生死存亡。当时的社会思潮,已经向往一统,而且意识到,天下必将重归统一,只是不知将由哪个国家来兼并六国。彼时的齐、楚、秦等国,都有这个实力,秦昭襄王和齐湣王还同时称过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帝”比周王已高出一级)。只是迫于形势,后来这两家自称的帝,都主动取消了帝号。但这两家实力强大的国家的争立举动,已暴露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为了自存,也是为了防止灭亡的命运,一些大国纷纷采取措施,大力招揽人才(当然,随着人才的大量涌入,也产生了不小的矛盾,秦国一度颁发逐客令就是一个例子),但手法各异,最典型的是三家:北方燕国以财富招(其国筑有黄金台,“客”来了就有表示),秦国以官爵招(来了有官做,立功可封爵,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事业留人”吧,看来最有吸引力),而齐国以学术招,来者可自由立言,扬天下知名。

(学宫所延学者,总计可达千人以上。这些学者可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皇帝不称朕)

齐国在齐威王(他是第一个称王的齐国君主)时,出于争霸的需要,于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门东侧设立学宫,招揽天下学术异能之士。稷下学宫确实招揽到不少杰出的人才,比如孟子、荀子、邹子(邹衍)等大师,都曾在这里著书讲学。

从各国所延请的人才来看,齐国对学术型人才比较有吸引力,而秦、燕则对实践型人才更有吸引力。比如荀子是讲学的大师,他去了临淄,而他的两个有名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却去了秦国。这就是:立言的,奔齐;立功的,赴秦。也有几地来回跑的,哪里适合就到哪里去,人才流动性极大。比如发明“五德终始说”的邹衍(不了解此人的,可以回忆香港古天乐版《寻秦记》里琴清姑娘的老师邹老夫子,便是他了;邹衍说的中国第一位帝,即五帝之首的黄帝,据顾颉刚先生研究,也是齐地产生的人物),先在齐国,后来就去了燕国,燕王以师尊之。孟子也在齐、魏两地流动过(《孟子》中的那位梁惠王,其实就是魏王)。

(邹衍,齐国人,阴阳学家/皇帝不称朕)

对人才吸引力的不同,导致各国出现不同的政治生态:秦国武力和体制皆强大,但思想远不如齐国活跃(中国最早的“诽谤族诛”,即以言论罪的案例,就发生在秦国)。此外的楚国,十分落后封闭,最不可言,原“三晋”之韩赵魏,疲于奔命,不暇其他,则不必言。

齐地近海,得风气最自由,素来以思想活跃著称。齐鲁之地不单是儒家的大本营,儒学势力强大,管子学派、黄老思想(皇帝不称朕案:黄老之黄为黄帝。据顾颉刚先生研究,被称为中华开国帝王的黄帝,就是在齐地被创造出来的)也有很大影响力,这里还是神秘学的发源地,流行方术神仙之学。比如前文讲到的邹衍,他是学儒出身,后改修阴阳,成为一位阴阳学家,他发明的“五德终始说”,在秦统一后成为解释王朝更迭的重要理论工具(秦为水德,汉为火德等等)。在齐威王以降三代齐王(威、宣、愍)的操持下,齐国学术大盛,我们常说的“诸子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齐国,齐国的国势也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在齐湣王被弑后,齐国国力大衰,失去了争帝的实力,而稷下学宫也就衰落了。

(齐湣王有霸王之志,然举措颇多失误,遂为秦燕五国联军所破,从此一蹶不振/皇帝不称朕)

由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总结:

首先,稷下学宫的设立,有着直接的政治目的,学术说到底还是为政治服务的(请看《孟子》里讲的,全是劝导君王的话)。可见政治影响学术的传统,自先秦即然,但政治与学术之关系,与秦之后却大不同。

其次,齐国特别重视人才,对学者以礼、以师相待(燕国亦是如此,后燕齐交兵,几乎灭齐),如湣王时:“(学宫学者)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这是真正地尊重人才。与之相比,秦国则始终对各国宾客怀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视之为客,而非师。


第三,稷下学宫的学者们,门派不同,彼此有相攻的情形,但齐国绝不压制某一学派(用不用是另一回事),或特别扶持某一学说(如黄老之说),也不规定学者应如何展开研究,令“百家”真能做到畅所欲言,而来自各国的学者们则无不尽其能,纷纷献策,以试图以其理论影响国家的治理与发展路径之选择,遂造成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读者若对稷下学宫有所想象,可以此三点为参照。


皇帝不称朕

战国时期,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征战,互相较量。国君都在寻求可以使自己国家强大的学术,这就给诸子百家发展空间。每一种学术都相信自己的学术才是最好的治国理论,可以强大国家,结束乱世。但是这学术不是光自己说的,还要让国君知道,让天下的学子知道,只有让他们理解了自己的学术,知道自己的学术可以强大国家。他们才能让自己学术成为显学,才能招收学子,让自己学术传承下去。所以各个学术方面的大宗师在稷下学院进行辩论。以辩论的方式让各个国家君主接受自己的学说,让学子来到自己的学院。学术之间的碰撞也擦出文明的火花,让各个学说查漏补缺,吸收别家的学说,不全自己的不足,所以有百家文化的大繁荣。



再说说现代,各种学说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各个话题的辩论,谈论。这就无形中把全球的网民都变成了稷下学宫中的学子和大师。每个人都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以学习自己有兴趣的知识。专家教授可以和全球各个大师交流,从而得到更多的知识。我想,这就是我们现代的稷下学宫,随便在网络上引起一个热门话题都可以进行全民大讨论。我想这难道不比战国时期的那一两千人的辩论来的激烈?难道我们每天接触那么多知识和眼界,还比不上战国时期那一个个只读几本书,只了解方圆千里的学子吗?



所以说我我们现在不是不想成立稷下学宫辩论,而是我们早就已经有了。我们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走近科学》《成语大会》,网络上的各种辩论。这都是当今社会的稷下学宫辩论



做最好的自己159357

稷下学宫辩论的前提是已经有了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形成的原因又与东周时期社会分裂有关。从这个历史背景来看,目前社会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至于各种各样的民间和官方学术论坛,实际上普遍存在。但是促进学术发展的效果不佳。原因很复杂。既有学术界本身的原因,也有整个社会现实的原因。涉及的方面很多,很难在这里简单的用几句话解释清楚。

至于学术繁荣,不是单纯靠辩论就可以实现的。当代学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现在的学术是高度专业化的。这就使得个人治学实际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通过团队进行治学势必会增加学术的研究成本,这就使学者对于学术资助方形成了必然的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学术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当代学术呈现出了明显的功利化特征。要扭转这个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尤其是在资本和学术本身之间形成一个平衡。辩论是不能实现这一目的的。


zyb38537240

当今社会知识的获取渠道,太多了。

对大多数人普通人来说,对财富的追逐,大大超过对知识的寻求。

平常的知识,互联网上应有尽有。高深的知识,独有的知识。为国之重器,密不能宣。

而且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组织,国际上的,国内的,省市的。层层如网,阶梯等级分明。以专精为尚,讲究高,精,尖。

既使再造学宫,也无当年胜景。

时移世迁,俱不复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