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看待日益紧密的印日政治军事关系?

大东北的小豆包

任何两个国家关系的走近,其中的本质都是双方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诉求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通常经济诉求是内向的居多,比如提供双方贸易额度、提高双方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彼此的gdp总量等。

而一些军事诉求通常是外向的。比如针对第三国或者第三方势力的联合军事演习。

一些政治合作则通常是内外向兼备的,比如一些政治合作就是要密切双方彼此之间政治关系,因为此前双方关系没有这么深入,只有政治关系深入,特别是两国领导人私人政治关系融洽,两国才会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形成良好的互动。当然也有一些政治合作是外向的,比如针对第三国或者第三方的一些政治合作协议等。

对日本和印度的政治与军事合作也逃不脱木叔以上提到的几点分析。

在木叔看来,双方的政治合作本质还是两国内在需求。


莫迪本人和安倍本人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喜欢交际的人物。日本和印度也是长期并不密切交流的国家。在此背景下,双方领导人之间关系的密切,当然有为两国政治关系密切的考量在内。这是一个自然的趋势,在当下的国际发展环境中,任何的两国都会逐渐密切政治关系以及领导人关系。

而两国的军事合作显然带有针对第三方的意图。


第三方一是国际恐怖势力,一是其他与双方都有可能存在国际利益争端或者领土争端的国家。后者好理解,前者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印度也同样面临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印度的对手巴基斯坦的诸多恐怖势力一直以印度为目标实施袭击,而日本此前也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牺牲品,有日本人在叙利亚被ISIS杀害,所以日本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在反恐上也有重要看点。


木春山

印日关系走近并不是美国开始推行印太概念的结果,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印度和日本就已经把对方作为自己亚洲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了。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时,麻生太郎就在努力推销自由与繁荣之弧,印度则是第一个提出亚洲版北约概念的国家。当下被热炒的美日印澳合作,印度和日本一直是最积极的推动者。只不过过去十年,没有美国的背书,他们两位没取得像样的成果罢了。

目前,随着美国对印太概念的重视程度上升,印日合作必将越发紧密,实际影响也会越发明显。美日印澳也好,印日合作也罢,战略指向是非常清楚的,否认这一点毫无意义。问题不在于能否找到办法不让这四国建立更紧密的政治和安全合作,或者找到办法让印度和日本不从地缘政治视角看待问题,而在于找到反制的手段,光靠强调自己对别人无害肯定是不够的。


叶海林

在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印太战略”中,其实最积极的并不是美国,而是日本和印度。日本和印度两国具有很多共性:一是对本国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地位都感到不满,都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二是与相邻大国都有矛盾,想相互借重以增强实力;三是两国都是不完全的大国,实力难以撑起野心。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日印两国是不断在政治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实现联合限制相邻大国、降低对美国的安全需求等目的。

日本是美国亚太盟友当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国际地位,日本在美国亚太盟友当中都首屈一指。印度则是南亚大国,近年来对东亚地区的介入不同增强。日印两国存在很多共同利益。经济上两国互补性比较强,日本的资本和印度的劳动力相结合会实现互利共赢;政治上两国都谋求安理会入常,为此抱团取暖。安全上都比较重视海军,对中国都持有防范心态。目前,两国在安全合作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联合军演频繁,双边军演不断增多。两国联合军演主要以海洋演习为主,其内容以海上救援、打击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为主。反潜、补给等常规军事课目也日益增多。二是安全对话频繁,机制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两国国防部门基本形成了部长互访的惯例。三是军火贸易逐步开展,两国军技合作加深。

不过也应该看到,尽管日印合作不断增强,但两个大国之间的合作历来难以顺畅。一是两国战略关注重心的差异。对于印度而言,其关注重心主要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日本距离其相对较远。而日本的战略关注重心主要是东亚地区。二是印度的独立自主外交传统和日本追随强国的结盟传统。三是日印合作需要得到美国的认可,这也决定了其天花板高度,美国绝不会愿意看到日印合作超出其控制。

国际上经常流行的一个段子是,凡事只要有印度参与,基本难成大事,印度小动作太多,经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日本则是被认为精于战术而缺乏战略眼光。想想这两国的特性,加之两个国家都是大国,其合作的空间相比还是有限的。


凌胜利

日本与印度的关系也不是一直都这么铁,在二战之时日本和德国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曾经自助过印度民族独立事业。二战时期,日本倒向西方,而印度为了应对美国支持的巴基斯坦,选择了与苏联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两国关系也就一般。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两国的关系开始加速,这源于印度和日本都是区域性大国,而且都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潜质,双方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角色又基本相同,在联合国改革方面又目标一致。两者在对外战略和国家发展上的具有高度的契合关系,几乎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而且在地缘政治方面所面临的压力相同,这就几乎天然的就拉近了两个国家的关系。


印太战略加速印日合作

美国为了应对日益崛起的赤龙,其必须选择一些体量可以的国家。印日地处亚洲的南部和东部的边缘地带,这种区位对国家的发展十分有利,也利于利于对域内大国的围堵。在特朗普看来,奥巴马的所谓亚太再平衡明显是堵错了方向,南亚方向就好比一个巨大漏洞,无尽的力量从中喷涌而出。在这种条件下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也就应运而生,美国是域外国家,但是这不影响其成为印、日、澳三方的撮合国,因为这三方的力量都十分有限而且相对分散,都有赖于美国的力量从中间“穿针引线”。


撮合这三方的目的除去战略目的考虑外,也有经济利益作为保证。印度拥有者世界第二多的人口,而且国内各种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就意味着印度已经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大市场。美国看到了,日本也看到了,澳大利亚也意识到了,于是一心推进国内改革,发展经济的莫迪也就笑了。经济利益也就成了四方政治、军事利益的物质保障和润滑剂,最近听说美国着手提出美、日、印、澳四方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计划,这一计划的指向性过于明显,威胁很大。

结语

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源于利益,利益相投则彼此“狐朋狗友”,利益相左则彼此“蝇营狗苟”,所以说国与国的之间没有永恒一致的利益,一拍两散也在弹指一挥间。经济上印日虽有互补,奈何一个正在处于要饭阶段,而日本已经是腰缠万贯,这样的关系估计很难维持太久。而安全方面,即使一旦冲突在即,物理上的距离也就决定了双方之间只能进行精神上的鼓励,没有任何的实质的上作用。

再者,这两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个想摆脱控制,另外一个想当印度洋霸主,就凭这点美国就不能放着两者过于贴近,其既可以做“印太战略”的引线人,也自然可以将线斩断。搞区域平衡才是霸权国家该玩的手段。


古姿

印度和日本一直都保持着稳定的双边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帮助钱德拉·鲍斯发起的抗击英国的独立运动。同样的,在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时候,印度法官拉达宾诺德·巴尔由于同情,判决所有甲级战犯无罪,对此,日本不少人至今仍然感激印度。

时至今日,日本和印度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保持着紧密的伙伴关系。

经济上,日本是印度的第三大境外投资国。近年来,日本协助印度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钢铁产业、新干线、地铁建建设等。

政治上,印度提出“向东看”外交政策,主张发展同东亚各国的经贸联系,日本则呼吁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与日本一道组成“民主安全菱形”。基于共同的政治需求和利益,两国的政治合作密切。

文化上,两国多次举行文化活动,日本甚至帮助印度重建那烂陀寺。

军事上,两国在打击海盗、恐怖主义、国际犯罪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并且不定期的举行联合军演。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印度和日本的战略目标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日本最需要的是与印度进行海上安保与防卫的合作,而印度则看重的是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企图以此来发展经济。

另外,国际关系的好坏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只有利益一致甚至最大化的时候,两国关系才会变得密切,一旦利益冲突,两国关系也随之变得疏远,甚至爆发冲突。

对我们而言,我们应当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与世界各国一起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环球网

在当今世界,印度和日本都属于具有一定实力,有全球野心但先天条件却有重大缺陷的地区大国。日本受限于国土狭小,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长期低迷;印度则空有一副大国的框架,国内宗教、种姓、种族、地域矛盾此起彼伏,在笔者看来,印度其实最需要一场社会革命,以消除国内根深蒂固的特权阶级、宗教迷信甚至重男轻女思想。印度和日本一个有技术,一个有市场,且都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者之间相隔较远也基本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却都同中国有领土纠纷,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印日合流抱团取暖,对抗中国,几属必然。中国对此需抱持一定的警惕心,但也不必太过焦虑,笔者始终认为,中国只要把自己的问题搞好,牢牢抓住发展经济这个关键,练好内功,专心致志搞好民生,在国防、科技方面持续投入,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崛起的脚步。


涛声——依旧

这个局面多像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战国时期秦首先灭魏。所以不必害怕,个人认为现在我们没有力量挑战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军事力量和科技教育方面差距还是很大,因此应该学习当初的秦国战略:远交近攻,周边国家中选择一个弱者,打服为止。域外大国应该交好欧美。


大青岛老徐

表面功夫多於實際效果,日本軍工高端高價,單一不全面,和印度的需求有落差,政治上日本影響力不大而且越來越小,印度雖然有東進的圖謀但是國內局勢紛亂,周邊也無法掌控,兩國面對中國也有明顯軟肋,中國的對策應該是靜觀其變,在其周邊打入更多的楔子。


老汪198703932

日本处心积累巴结所谓文明古国印度。其狼子野心是在世人面前制造與论,夹迫中国,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因此日本和印度对中国从来没有好过。中国的这两个可恶邻居是够麻烦,可喜对日本和印度都是天不佑。在世人面前日本像狼狗、印度赤条,中国雄狮威武。世人渐仰。中国加油!


AA兆全

大致有两条:一是重视。密切关注印日战略联合的程度和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东和南两个方向重要国家和美国战略支点的联合,双方产生的锁链效应必须高度重视。二是冷静。双方紧密互动建立在美国主导共同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之下,这种因外部因素而产生的联系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只需保持一以贯之的战略布局和定力,自会瓦解。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