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大家周慧珺学米芾书法,而又不拘泥于米芾而自成一家,是继承与创新的典范吗?

宁志书法

周慧珺先生是当代仅有的几位,很值得世人尊崇的书法大家!做为一位普通的书法爱好者,评议賢者,自感浅薄和不足。但即是朋友相邀,一点陋見,莫笑我无知就好。



说起周先生的书法,就不能不说米蒂,就不能不比较两个人的作品。米师的这幅苕陵诗帖,意趣天真自然,行筆不疾不徐,章法浑然天成。俨然绝世独立的仙子,使人不由顿起爱幕之心呀!观周先生的这幅作品,可能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山》字之下的行筆稍显燥气,婉转转折刻意雕琢痕迹明显。整幅枯墨的使用较多,虽富于变化,但隐有杀伐之气。如果仅以这幅作品比较,周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从意境,用筆技巧,和对于书法的感悟上,都还是和先賢有些差距啊!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于周先生是极尊崇的。但如果说周先生己经超越先賢的成就,自成一体,我想目前还是有些商讨之处!


观自在行方便

周慧珺的法书艺术是中国当代书法艺术殿堂里最璀璨的瑰宝。文革后期,中美建交,就像一股春风把封闭几十年的国门吹开来,至少是开启了一扇链接外面世界的缝隙。伴随着中日恢复友好关系,书法互动越来越频繁,广大老一代书法家被解放,作品交流日益增多,30岁出头的周慧珺临摹米芾《蜀素贴》引起了轰动效应,神形兼备,顾盼生情。继而,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竞相采购,纷纷效法,俨然整个社会构筑起一道新的文化生活中最靓丽风景线。自1970年代至今,该字帖接二连三地翻印,毋庸置疑或许是发行量最多的一本当代人撰写的字帖了。孙晓云也谈及过早年托人购买这本字帖以及学习的兴奋劲,浙江出版社专门发行过一套四册的骆恒光编写《米芾钢笔字字帖》,由此在建国后沈尹默倡导二王法书的理论与实践之外,人们又重新看到了一条崭新鲜活的研究路径与膜拜范式,为以后的书法专业人士以及爱好者的创作与学习留下了珍贵样板。(一)周慧珺以行书见长,几十年以来,书风持续求变求新,孜孜以求,讫讫以功,艰苦卓绝,呕心沥血,形成了今天融汇行书的浓淡粗细墨趣,草书的正斜倚侧长短瘦肥的造型艺术、排版趣味于一炉,体现出雄奇矫健神采飞扬的艺术风格,不仅仅深受业界推崇与颂扬,也是爱好者最为青睐的偶像与教学典范。其中,(1)1970年代初期的《鲁迅诗歌选字帖》是第一个阶段代表作,娟秀明丽,隽永内敛,笔墨饱满,字形洒脱。以至于今天依然得到新一代书法爱好者追捧与感动;(2)1978年前后,周慧珺再次追慕二王法书,行书呈现出二王风貌,笔笔中锋,遒劲内敛,墨趣浓郁,端庄大方,可以参见上海书画社橱窗与内廷悬挂的巨幅作品,那是全体老百姓盛大节日,人头攒动,兴高采烈。(3)周慧珺处于40-50成熟时期,非常规范,注重笔墨,一例规规矩矩的行书,为之后把草书规范与排版形式引入与融合夯实了坚实基础;(二)周慧珺的楷书,同样是开宗立派,雅俗共赏,既有清新活泼,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心旷神怡;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字帖-1》;也有亦碑亦贴、唐魏合一的后期楷书风格,晚年楷书开始以行书之法书写楷书,在古今浇铸的传统规矩上,增加了许许多多的灵动飘逸。(三)周慧珺的法书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特点,也是时代一面旗帜与书法艺术巅峰之作。其的行书、楷书作品,开创了多种多样的具有一清二楚个人风格,实乃中国大幸、中国书法艺术大幸,也是世界艺术的大幸。


WBQ书呆子

是否为继承看血统,是否成典范看历史沉淀,从目前来回答应当是不准确的。

周慧珺是当代书法大家,也是受益于米芾的书家之一。从历史上看,吴琚、王铎都是在米芾身上吸取营养并最终被历史肯定的人。若以此比较而言,周慧珺当有差距。

其书法同米芾比较,已脱离书卷束缚,更具体势,冲击力更强这是优势。但笔画的精致成熟度不及许多,不耐久看是不足,是弊端。

笔墨随时代,周慧珺也不能免去流行书风和浮躁应酬的影响。终究成为有限继承的学米书家,无法承载创新典范的定位吧。以上是我的认为。


悠客冠群

现当代我比较欣赏启功,沈尹默,邓散木和周慧珺的书法,有传承有新意,重要的是看得懂,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书法追求所谓创新,走上了奇险异邪的岔道,基本失去书法的基本功能毫无美感可言,不过浮躁的社会也只能生产浮躁的艺术,有几人有散木和惠珺先生的执着和韧性呢,沙滩上是难建高楼的,追求短平快的高效结果只能是搞笑。


澧江春早

对啊,米芾的技巧是书法家里面可以说最多的来。写字不重复。但是他的最大问题是章法太乱。周老学了米芾,黄,加魏碑,加颜。米芾的变化,黄的气势,魏碑的沧桑,颜体的舒张。可以说无可挑剔,只是初学者看不懂,说是典范还是差了一点。不能像王羲之一样,雅俗共赏


我的汲古堂

应该给予周慧珺先生充分的肯定才是客观的理应的判断!学谁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成一家,博学多识方能成家成派,周先生的创新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是很多大家望尘莫及的,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卓越成就,傲立书史毫无问题!如果真材实料的兰亭奖终身成就奖都不能被历史肯定,简直灭绝天理了。


郑忠岸

周慧珺的笔法是根本错误的 看视频 毛笔头翘的令人发指 这样用笔 堪称奇葩 由此导致笔画浑身是病 几无一笔正常可言 结体一味方硬 毫无婉转含蓄 如粗鲁莽汉 丑陋且自傲 若乌云浊浪 森然可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