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尋根基地之一:江西鄱陽瓦屑壩

可能你只知道山西大槐樹,但不知道江西鄱陽瓦屑壩。

瓦屑壩,位於鄱陽縣城西10公里的蓮湖鄉,本是鄱陽湖畔的一個古老渡口,是明朝初期移民的集散中心,明朝官府將被安排移民的對象聚集到瓦屑壩一帶湖邊,然後上船遣送到安慶府等目的地。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後代隨著傳說的遞減,逐漸淡忘了具體祖居地,將記憶的思路定格於“瓦屑壩”,似乎“瓦屑壩”成了原居地,這是一種思鄉情結的歸宿。

中國十大尋根基地之一:江西鄱陽瓦屑壩

在中國移民史上,早有“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江西瓦屑壩”之說,“瓦屑壩”與“大槐樹”並列成為中國八大移民聖地之首。一個鄱陽湖的渡口,為何會成為江西移民的集散地呢?

宋元之後,隨著全國經濟重點的南移,江西一躍成為全國首富,人口之眾也是首屈一指。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殘酷戰爭,造成了鄂皖豫川等地大片土地荒蕪。戰爭結束後,為了發展經濟,明朝統治者開始從江西等地移民,瓦屑壩這個古老的渡口自然成了江西官方首選的移民集散地。

中國十大尋根基地之一:江西鄱陽瓦屑壩

遙想當年,饒州府屬各縣的外遷人口沿昌江、樂安河(婺水)及其眾多的支流順流而下,出饒州府城後,在鄱陽湖邊的瓦屑壩集中,然後登舟北上。到達湖口後,多數人就近在安慶府屬各縣定居,少數人或溯長江而上,遷入湖廣(今湖北省),或順長江而下,遷往安徽及其他省份。

歷史上曾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說法。江西移民有200餘萬,而從瓦屑壩移民多達百萬人,由鄱陽湖入長江,再遷往皖、蘇、鄂、川。

中國十大尋根基地之一:江西鄱陽瓦屑壩

雖然瓦屑壩只是一個移民的集散地,對絕大多數移民來說,還不是他們真正的故鄉,但當年的移民多數沒有文化、沒有資產,更不可能有文字記錄,當他們歷盡艱辛在他鄉定居後,留給後代的記憶只是他們的出發地--瓦屑壩。有些人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子孫留下任何故鄉的信息,他們的後裔就與周圍的移民後裔一樣,以瓦屑壩為故鄉了。

如今,鄱陽縣正在圍繞打造瓦屑壩“江南第一移民聖地”的工作目標,深入挖掘瓦屑壩移民文化內涵,建設根親文化園,發展移民經濟。重現移民聖地,複製古代製陶基地,建立移民歷史博物館,恢復移民碼頭等正在一步步實現。

“解手”=上廁所的由來:

湖北、安徽、四川等很多地方把上廁所稱為“解手”,當地人解釋說,因為其祖先是被捆綁著用船押運來的,途中要方便時,需先請求押送官兵解開手上的繩索,於是“解手”便成了上廁所的代名詞,一直沿襲至今。

現今武漢還有鄱陽街,漢川有江西垸,蘄春縣有瓦屑壩,四川有移民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