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常回家看看,帶上愛人,領上孩子,走,我們一起回老家——漢臺,尋找我們漢人的根源。看看那些經歷過歲月變遷仍殘存的年代記憶,傾聽那些被歷史永久鐫刻的滄桑故事。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尋根漢臺,與愛同行,註定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石門棧道上憶兩漢三國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第一次聽說石門棧道,是學生時代歷史老師的一次課外拓展。現在老師滔滔不絕講述的歷史故事在記憶中已經模糊,但是她那句:“等你們長大了去漢中看看就知道了,漢族是怎麼來的”,我一直記到現在。沒有刻意回憶,只是今天再提石門棧道,便自然想起了恩師的這句話。

2000多年前,漢王劉邦駐蹕漢臺,舉雄才,出奇兵,以此為發祥地建立西漢王朝,從此就有了漢水、漢中、漢族、漢文化的稱謂;不僅如此,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還在這裡開府理事。所以,留下了眾多的以“兩漢、三國”為特色的歷史文化遺存,石門棧道便是其一。

漢臺這段棧道也就是北出可直逼長安,入南可輕取川蜀的褒斜道,這是戰爭的造物。發生在這裡最輝煌的戰爭要算楚漢相爭,著名的歷史戰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發生在在這裡。

如今的棧道是後人在遺址上新修的。遠看,他就像匍匐在中華大地上一條游龍,在山野、峰嶺之間搖頭擺尾,一會兒凌空消失,一會兒又如絲線般出現。而行走在這木板鋪就的棧道之上,不止為何,眼前總會浮現出那些車琳琳馬蕭蕭、刀光劍影、旌旗飄揚、浴血奮戰的烽火年代。不知當年在這樣狹窄的棧道上,蕭何是如何藉著月光,快馬揚鞭在百里之外尋得韓信;諸葛孔明又是怎樣艱難的,用滿載著糧草的木牛流馬在這古道上行走;而如沉魚落雁般的褒姒姑娘,又是懷著什麼情懷在這清清褒水邊浣衣漂紗,輕歌曼舞的......

一邊在山間行走,一邊貪婪的吮吸著這甘甜的新鮮空氣,整個身心都陶醉在綠樹掩映和青山秀水之間,心曠神怡。石門棧道景區,需要用心慢慢體會,走馬觀花式旅遊在這裡簡直就是一種浪費。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越長大,越偏愛歷史。雖然一個人獨行,我還是儘量讓自己多瞭解一點歷史。不肯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在一塊刻著“袞雪”二字的巨石前面,我豎起耳朵聽著導遊的講解:公元219年,曹操征討劉備,駐兵漢中褒谷口,見褒河水洶湧翻滾,飛流撞石濺花,興之所至,揮筆題寫“袞雪”二字。隨從提醒:“袞缺水。”曹操得意仰天大笑:“一河流水,豈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談。

如今,千百年過去,當我站在滾滾流逝的褒水旁,望著那蒼勁有力的“袞雪”二字,依舊可以感受當年曹操魏武揚鞭、不可一世的自負、豪放與霸氣。

行於棧道,放眼碧波盪漾的石門水庫,是那樣的綺麗,又是那樣凝重。在這翡翠般美麗的湖水下面,好像藏著很多深不見底的歷史故事,來不及深究。因為眼前那宏偉壯觀的高峽平湖已經將人拉回到了現實。只見碧波盪漾,偶爾的幾隻拖著長長的“尾巴”的遊船打破了平靜的水面,湖光山色盡在眼底。

進得景區,免不了瞻仰道觀,以訖求工作順利,家人平安。景區內依山而建的“山河觀”依山傍水,翠竹環繞。步入廟堂,一股清新昂然之氣油然而生,上香膜拜,虔誠祈禱,願美夢成真。

興漢勝境中暢遊老家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悠揚典雅的樂聲中,漢文化博覽園漸漸點亮,中心舞臺兩側漢蓮花姑娘隨風搖曳起舞。忽一聲長嘯,湖水如脫韁戰馬,騰飛漢關,風馳電掣,萬馬奔騰,而後卻化為團團火焰……

這是興漢勝境景區內,一生必看的漢文化,夢幻史詩水上大秀《天漢傳奇》的表演現場,盛大的舞臺表演,給遊客展現出一幅漢文化的動人傳奇畫卷,再現漢代文明的盛世,美輪美奐,震撼人心。

這裡的夜景真感人。夜晚,當焰火劃過夜空,興漢勝境漢源湖上的金、木、水、火、土五星島等漢文化主題群落緩緩點亮,整個景區呈現出一片豔麗的燈火闌珊意境。五彩繽紛的宮牆上,巨幅燈光秀時而春光無限,時而團團焰火,時而朵朵蓮花......不同主題交替著變幻多端,讓人驚歎連連。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走進漢文化博物館內,氣勢恢宏的水下長廊,鋪著紅毯的臺階層層疊起,栩栩如生的壁畫在走廊兩側一一排開,好一個金碧輝煌,好一個氣勢磅礴。好像瞬間穿越到了那久遠的大漢盛景。

眼前穿著漢服,伏案寫詩的美麗女子們,典雅、精緻。這真的需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美好的漢文化,歡樂的漢風漢韻。突然好想回到古時候,我想,自己應該也是一個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小家碧玉。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到了漢人老家街,才算真正的回家了。這一塊塊秦磚漢瓦築造的古香古色的街道,青磚青瓦青石板,在煙雨中更顯光彩。那古代傳統的門楣上面,雕樑畫棟,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隨風搖曳,威武雄壯的石獅好像門衛一般守護著我們的老家。相互交織的主街和小巷相互輝映,調皮的孩子還在裡面玩起了捉迷藏,東跑西藏,歡聲笑語不斷。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緩緩推開老家的大門,一株形如青松的榕樹傲然挺立於水中央,上下通透、四周合璧的天井,讓人心情舒暢。大廳內混然天成的太湖石格外醒目,茶座區,原色的木桌木凳整齊的擺放著,溫馨的休閒區像極了家,難怪有人說,海外的遊子,到了漢人老家,就像真的回家了一樣。

庭院深深,老街悠悠。那濃縮了各地特色小吃的大街小巷,著實讓人著迷,粉湯羊血、麻辣兔頭、重慶火鍋、關中鍋盔......總有一款能夠滿足你的味蕾,讓嘴巴也不虛此行。

原來只知道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到了漢中才知道,這裡就是張騫的家鄉。樸素念舊的漢中人,遂以張騫兩次行走絲綢之路的歷程為契機,打造了一條張騫風情街。磅礴豔麗的敦煌、神秘唯美的樓蘭、粗獷豪放的烏孫等具有西域風情的建築,是這條街道上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一步一景,每一處都是一則故事,我想常年薰陶在這漢文化的盛宴中,自己將來有一天會不會也很有文化?

溼地公園內尋春之畫卷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天上銀河,地上漢水。水是這裡的主題,這裡是水的天堂。

我喜歡春天,我喜歡任何一個公園,因為它能帶給我歡樂和平靜。可能人都是這樣,看慣了本地的花花草草,總覺得外地的更好看。所以,第一次去天漢溼地公園,還是難掩興奮。那種從未謀面的期待和興奮,油然而生。

春天的天漢溼地公園,鬱鬱蔥蔥,各色鮮花爭先開放,滔滔的漢江水清澈見底,平緩的流過。可愛的紅色跑道旁,大片的蒲草開出深黃的花朵,綠瑩瑩的蘆葦蕩和垂柳,在風中搖曳,遠遠望去,如霧如煙,如畫家筆下的畫卷。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我喜歡春天,是因為春天的空氣中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讓人意蘊萬千。沿著那條蜿蜒的十里長堤信步慢行,河灘、草叢將江水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水域,岸邊的樹木、花草和樓房倒映其中,印著藍天白雲,清麗秀美。此景映襯著遠處的龍崗大橋,正如李白的詩句:“江山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一直疲於工作的人們,需要放鬆,哪怕片刻也足矣,不想挑戰身體極限,公園便是最好的選擇。走走停停、說說笑笑,儘可能慢,才能真正放鬆。

走在溼地裡,就像走在山水畫中,瞧!美人蕉、格桑花開的正豔,蘆葦青草襯著江面,看去開闊而青幽。紅嘴鷗偶爾掠過江面,留下矯健的身影和清脆的叫聲,這也給“靜態”的天漢溼地公園平添了幾分“動態”美。暢遊其中,會讓人暫時忘卻各種煩惱和喧囂,變得安靜和理性。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水草豐美,蒹葭蒼蒼;漢上游女,在水一方。天府之國,炎漢四百年,滄海桑田,換了人間。溼地公園改變漢江模樣,大手筆繪就天漢文章。音樂噴泉兩岸聞,細浪逐船一身輕”。這裡的美,很柔和,讓人不知不覺間就放空了自己。

在陝西,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有廣場的地方就有可愛的大媽。公園內,三五成群的百姓和遊客正在談笑風生,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大媽們踩著節奏不停的跳動。一旁的大爺正在放杆垂釣,但從不管收穫。

方舟泛湖、鷗鳥翔集、花團錦簇、爭奇鬥豔......這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忽聽得一陣孩童的嬉笑打鬧聲,循聲望去,一大片金黃的沙灘上,三三兩兩的小孩奔跑著,嬉鬧著,在陽光的映照下,他們稚嫩的身影被拉長。那刻,我在想,等我的孩子長大了,我也要帶他來漢臺走一遭。

天台山間祈福求健康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漢中有個天台山,搭個板凳摸到天”。漢中天台山海拔1932米,有人打趣到:壓過嵩山高,不讓泰山超,浙江天台才打齊腰。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攀登過陝西很多山脈,但是真正能留存記憶中的也沒多少,天台山算是其中一個。當然,這跟當時上山時的心境也分不開。

初入天台山便是景。山路旁,一條蜿蜒的小溪,在山崖上跌落的石頭中沿山而走,經歷過歲月的沖刷,石頭的紋路都清晰可見。流水潺潺、蟲鳴鳥叫,心也跟著靜下來。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當時正值清明假期,整個天台山美不勝收。置身在青山中,流水有意,落花有情,鳥蟄無心。驀然回首,青山白雲一望收。說是雲,更似霧,風一起,消散去。山底下黛青色的村莊恬靜祥和,農舍上面的屢屢青煙都覺得那麼美。

入山時,陽光還未攀過山頂,隨著深入,陽光逐漸躍上山脊,早上的濃霧也逐漸散開,墨綠色的松林再次映入眼簾,山間的野花舒展著身體,樹蔭下,一陣陣清涼拂面而來,身體的疲憊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

當感覺到太陽有點刺眼時,我已立於半山腰。調整呼吸,回首向下望,層層疊疊的山脊盡收眼底,身後一對約莫50來歲的老夫妻相互攙扶,拄著樹枝,緩慢的一步一步的拾階而上,著實讓人羨慕。這就是天台山的魅力,它能吸引各個年齡段的人沉醉其間。

@漢中人走,我們一起回“老家”尋根

當然,也有外地回來的本地人,為了尋找兒時的記憶,工作再忙,也會擠出時間登上這故鄉的天台山。登山途中,我就遇到了這麼一個人,他說,這盆地內的大人,都不止一次的爬過天台山,而且,大多數第一次爬天台山都在年幼時,這裡的老人家,每年都會來朝山,因為天台山廟多,神仙靈驗。每次朝山時,大家都背上杯口粗,一兩米長的香。其實,他們是拜佛還是求仙,說不清楚,只知道拜了神仙,心理上就會多一層安慰和寄託。

哪個人又不是呢,不管是心理安慰也好,精神寄託也罷,我逢廟必拜。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到天台寺,原來這裡祭拜的是藥王孫思邈,那就祈求身體健康吧。

天台山因山高林秀,四季氣候變化多端,使得這座神奇的山峰更加獨特,這便有了漢中十景之一的“天台夜雨”。

登上岱頂,已到了黃昏。站在山巔,群峰盡在腳下,天空中的夕陽,染紅了天際,射出萬道華光,青山綠樹塗滿金色,天台山剎那間美不勝收。我之所以對天台山戀戀不忘,是因為它的多變,它時而奇絕險峻,時而清雅平和,時而秀麗委婉,時而冷豔孤傲,散發出折服人心的魅力。

多彩漢臺,歡迎您回家!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R0oLxmqW8l3RPJxSbXIH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