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后人无偿上交宝物,《武穆遗书》再现岳飞英勇报国

岳飞后人无偿上交宝物,《武穆遗书》再现岳飞英勇报国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个对匈奴憎恨至极的英雄岳飞,曾作为历史人物被人了解;曾作为民间故事家喻户晓;也曾作为语文书上的精神人物被人所熟知。

在宋朝被匈奴抢夺财物、占领土地时,岳飞作为一个大宋子民,毅然决然的参军抗敌。一次次的大大小小的战斗,每一次,他都是向前冲向敌人。因为他知道,他的背后是大宋的土地,土地上生活着大宋的子民。他若后退,领土会被占领,同胞会被屠杀。他只能向前冲,只能前进。所有的努力终有回报,岳飞将被占领的土地收复,将匈奴驱逐出去。听到"岳飞"两个字,匈奴人便胆战心惊。

岳飞后人无偿上交宝物,《武穆遗书》再现岳飞英勇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岳飞完美的将这句话演绎出来。保家卫国得功名并不可贵,走到高位仍不忘初心、一心卫国才令人敬仰。岳飞为了让自己不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抱负,让岳母在后背上刺下"精忠报国",是自己永记初心。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当朝皇帝的眼中,无数的功劳与辛苦比不上奸臣的花言巧语,一道道金牌不是为了将敌人驱逐,却是命令岳飞放弃驱逐,回京复命,将保家卫国的英雄杀害。岳飞,"忠君报国"是他品质的写照,枉死却是他的结局,我为他悲痛,更对秦桧感到耻辱。

岳飞后人无偿上交宝物,《武穆遗书》再现岳飞英勇报国

岳飞虽然逝世了,但他就下了他的英勇事迹,名垂青史。他的作战策略被后人著成《武穆遗书》一书,更是让后世人受益匪浅。曾经在书上以及电视上看到,很多人为了作战胜利,想方设法抢夺《武穆遗书》,足以见得岳飞之智慧而英勇。

如今这本书被收于国家博物馆,是岳飞最好的归宿,也是纪念这个民族英雄最好的方式。中国博物馆,是一个收藏中华民族历史的地方。那里有历朝历代的象征,也有着一个个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人的代表物品。伴着往昔的朝盛朝衰,《武穆遗书》经历过了无数的风吹日晒,看遍了中华的山河湖泊,穿越了似箭的时光,跨过了蹉跎的岁月,带着民族英雄的精神与智慧,终归于安定。

岳飞后人无偿上交宝物,《武穆遗书》再现岳飞英勇报国

"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岳飞虽然早已远去,但他的事迹流传在我们之间,他的精神影响着我们。他让我们懂得了"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着;有些人活着,却如同死去"的深刻含义,而我为历史有他而感到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