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工勤編是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

燕尾服11

行政機關工勤編制是行政編制。只有行政編制裡面,行政機關裡面才有工勤編制的說法,其它編制無此類型。行政編制分為幹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幹部佔行政編制,工人佔工勤編制。

事業單位按崗位分為管理(職員)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所有事業人員,都佔事業編制,沒有區別,因而事業編制沒有事業編制、工勤編制之分。國企類似。身份是身份,崗位是崗位,編制是編制,三者有關係,但並無絕對相應關係。

工勤人員無法過渡為公務員。這是事實,因而也不受《公務員法》管理,但這並不能說明工勤編制就不是行政編制。

公務員公車改革之後,明確規定,行政機關裡面符合條件的工勤人員,可以領車補,一般是指司機。

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級別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五類,有相應的工資待遇。

工人不能再被提拔為領導幹部,不能以工代幹,已經提拔任用的工人身份的領導幹部,不能再晉升,不能過渡為公務員身份,也不能享受公務員的職級並行待遇。

工勤編制呈消亡趨勢,在行政編制中佔比極少。按照因崗設編的原則,工勤崗位慢慢從行政機關職能中消失,因而工勤編制也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真寧腔調

對於行政機關的工勤編制來說,雖然不是行政機關編,但是屬於由行政機關管理的編制,和公務員、事業編人員一樣,都是國家正式編制,由財政撥款。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三類,分別是行政機關編(也就是公務員)、事業編和工勤編。較實行公務員制以前來說,行政機關編(公務員)對應以前大中專畢業分配到行政機關的學生和行政機關中具有正式幹部身份的正式工作人員;事業編對應以前的企事業單位等不具備行政管理職能單位的工作人員,包括正式分配進來的大中專畢業生、人事部門批准的錄為國家幹部人員、聘任制幹部

;工勤編則對應以前的正式工人、合同制工人、計劃內臨時工和亦工亦農身份人員,也就是俗稱的工人或者職工。行政機關編和事業編人員,就是我們以前說的具有幹部身份的工作人員。工勤編不可以同行政編職位和事業編職位相互流通。

現行的工勤編制是指為工勤人員所設置的編制。工勤編制既不是行政編制(公務員)或也不是事業編制,工勤編制主要是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後勤保障,又稱工勤技能崗位。一般從事簡單體力工作或一般技術工種的崗位。該崗位的工作人員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工人編制。比如修理工、水電工、廚師、服務員、司機、通訊員、打字員等。大家也許經常聽到有人說,我是這個單位的職工或者說我是這個單位的工人,指的就是工勤編制。工勤崗位分為

工勤一級、二級(技師)、三級(高級工)、四級(中級工)、五級(初級工)、普工等。

實行公務員制以來,事業編制單位是對行政機關編制的必要補充,因為歷史遺留問題,不能對合同制工人、計劃內臨時工和亦工亦農身份人員等實行一刀切,就把這一類轉為和工人身份一樣的工勤編制,隨著公務員制度的不斷髮展,工勤編將逐漸消失,最終走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是勞務派遣或者政府僱員等方式。


日子沾上失落

工勤編是公務員的一種,不過現在已經慢慢消失了。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我國的從業人員分類方法,按照分類體系,從業人員可分為三類:幹部、工人和農民。以前三者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管理,比如干部有人事局管理,工人由勞動局管理,農民有農業局管理,現在三者的界限逐漸模糊了,已經很少有人提到這種分類。 大學生、企業管理人員、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一般都是幹部身份,但是在機關單位也需要一部分工人,從事司機、保潔、伙食、維修等的工作,所以就有了一種公務員編制叫工勤編。擁有工勤編的人員,也是公務員,但是所從事的工作與一般公務員不同。

在以前,工勤編是可以轉為普通公務員的,但是不行了。在以前我們可能聽說或者遇到過一些領導的司機,最後轉為辦公室工作人員的情況,但是現在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了。而且現在也不再有工勤編的崗位。

按照新人新辦法,舊人舊辦法的原則,原先已經有了工勤編制的人員還是繼續擁有編制,但是新進入機關單位的人員,如司機、保潔等,不再擁有工勤編制,而簽署勞動合同或者勞動派遣的方式。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有關工勤編的說法了,每個單位中也只有年齡偏大的同事可能會是工勤編。

現在即使有人提到工勤編,一般也是指機關事業單位沒有編制的工作人員,屬於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勞務派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


春風下的楊柳

行政機關工勤編就是工勤崗位編制,它既不屬於行政編,也不屬於事業編制。不光是行政機關的工勤編是單獨的工勤崗位編制,就是其他單位的工勤崗位編制也是單獨設立的工勤崗位編制。



工勤崗位,又稱工勤技能崗位。是指在崗位設置中的從事簡單體力工作或一般技術工種的崗位。在這種崗位上的工作人員為工人編制。比如技術工人、水電工、司機、通訊員、打字員等。在行政機關中最多的工勤崗位是在縣級以上的政府機關下屬的機關事務局。在這裡最多的就是司機、技術工、水電工等。




隨著公務用車的的改革完成,對於行政機關工勤崗位編制的好消息是,除公務員,行政機關的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外,行政機關的工勤崗位人員也將享受公務用車補貼。


沐晨問答

首先糾正一下,不存在工勤編這一說。在國家機關,從編制上來分,只有行政編、事業編、聘用人員三大類。其中事業編又分為管理編、技術編兩大類;聘用人員又分為政府僱員,臨聘人員等多種類型。

工勤不是一種編制,而是一種工作崗位,主要從事司機,採購,修理,維護,安保等工作。

那麼,你所說的行政機關裡的公勤人員,可以肯定不屬於行政編。有行政編的都是國家幹部,都是科員以上,不可能從事公勤工作。

至於工勤人員具體屬於什麼編制,得看你進來時的途徑,有可能是事業編中的技術工人編,也有可能是聘請人員沒有正式編制。


熙熙天下

機關工勤人員,不是公務員,所以不是行政編制,也不是事業編制,準確地說,就是行政機關行政編制外工作人員,不成建制,有臨時的含義,是為機關提供後勤服務等輔助性工作,將來也不會存在。

其管理、工資晉級等,參照事業單位工勤技能人員,也可以直接交流到事業單位工勤崗位。身份比較尷尬,在行政機關工作,卻沒有行政編制,簡單說就是公務員隊伍中的工人,新人全部按照勞動合同法管理,或者勞務派遣工。


園林之友

機關工勤編制既不是行政編制也不是事業編制,但是聘用辦法與經濟待遇參照事業單位工勤崗位相關規定執行,機關工勤人員是可以調入事業單位的。在機關公務車改革中工勤人員也參照公務員發了車補。

答主所在市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三定”方案中,核定的工勤人員事業編制,為工勤人員專用編制,一律用於公務車駕駛員崗位,不得與行政編制混崗使用和挪作他用。今後,工勤人員事業編制出現空缺,不得用其補充非工勤人員。從2002年1月1日起,新進工勤人員一律實行“編內聘用制”,我市機關工勤編制只出不進,老人退休後核銷編制,車改單位駕駛員分流至其他事業單位,按照目前機構改革的精神,機關工勤編制最終要消失。



日知小公

公務員法裡面提到行政編制的工勤人員不屬於公務員 行政編工勤是有行政編制的工勤 工資是由財政部門按照相對應的職級(初級工 中級工 高級工 技師 高級技師)保障發放 並有每個月500元車補 事業編工勤目前還沒有實行車補 這些編制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特別是行政編工勤 這部分人員只能自生自滅 等退休以後不再有此類編制


我是162414569

行政機關單位工勤編既不是行政編制,也不是事業編制!不過任職於行政機關,與公務員一樣,同為國家正式編制,由財政撥款。

工勤編制,隨著事業單位、公務員改革,將慢慢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因而工勤崗的親們,如還想繼續任職於事業單位或行政機關單位,那你可就要努力啦。通過招考或是轉崗的形式,根本上改變你現在的尷尬情況。


廣東中公事業單位

行政機關的工勤編行政事業都有的。縣裡面市裡面的單位很多混編崗位,造成了工勤人員的編制不同。但是是以什麼身份招進來的就是什麼。尤其以轉業軍人居多。但是工勤編不是幹部身份。是工人什麼。工勤人員的考核也是單獨考核的。和其他人沒有關係。在編辦的網站上也是單獨列出的。 待遇和其他編制差別不大。現在工勤崗位是自然消亡,只出不進。慢慢就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