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為什麼管下圖這個叫腸粉?

奮鬥者PLUS

腸粉,實際上是一種米制品,外表白而薄,滑潤美味,外形酷似豬腸而得名,是廣東地區非常普遍的小吃,價格不貴,但是在北方不太常見。給大家個圖片感受下。

其實腸粉在唐朝時就有了,據說乾隆都吃過,這名字還是他命名的,說到這我就要說一句了,乾隆給不少食物都命名了,也不知道他為啥就愛起名,挺有當算命先生的潛質哈。

腸粉怎麼製作呢?

首先要製作麵粉皮,就是包在外面的那層白皮,是蒸出來的。然後放上餡料,豬肉、豆芽、白菜等等你喜歡吃的。最後再捲起來,在上鍋蒸10-15分鐘,出鍋後澆上醬料,就可以開動啦。

一樣的腸粉,但是很多店的口味卻不一樣,其中有餡料的關係,也有工藝的關係,而且現在還出現了很多創新做法和吃法,喜歡的話大家可以去嚐嚐。


大眼兒侃電影

以下是我小時候聽老人家講過的故事,真實性有待確認。


腸粉起源於廣東省的鬱南都城鎮地區(我就是這裡出生的),大約在清朝吧。那時候比較窮,一對夫妻家裡的米剩餘不多了。妻子想出辦法,把米加水,用石磨磨成米漿,之後用剁爛的肉泥一起蒸,這樣比吃飯會飽很多。


味道十分特別,之後用這個方式做起了早餐店。經過百年傳播,在成為廣東著名小吃啦。


近代,為了更好效率,現在都用麵粉代替米漿、或者用機器高速研磨等方式提高產量,但味道失去了傳統的感覺。


至今,當你到粵西的都城鎮時候,依然見到有些三四十年老字號的腸粉店,(比較有名是肥姨,貌似超過40年了)到今天依然堅持人工石磨。而在鬱南周邊的地區,如肇慶市、雲浮、懷集、甚至到廣州。你依然會見到很多專門做腸粉的店鋪,招牌是打著老字號“都城腸粉”的。





這家華記店鋪裡面才有註明都城傳統腸粉。連鎖的,在肇慶地區有好多家。


崔泡泡的電影酷

我是廣東人,說到腸粉廣東人都知道,它可以是早餐中餐晚餐。調料醬汁也很關鍵,如果喜歡吃腸粉就一起來學下吧。

首先炒鍋放油,下薑末和蔥花爆香然後倒入適量生抽煮開,再放適量的水一起攪拌開小火煮熟去渣過濾做汁料備用。


做法:取適量面水放冷開水攪成糊狀,取一塑膠盒瓶底刷少許油倒入攪拌好的麵粉糊,再用保鮮膜封住盒口用牙籤在上面刺幾個小孔,放入微波爐高火叮2⃣️分鐘,再取一雞蛋敲開攪成糊狀倒入叮好的腸粉再高火叮2⃣️分鐘取出倒入醬汁料即可食用。

為什麼廣東人管它叫腸粉:它是一種米制品,又叫蒸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