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巖,牛肉有哪些特色吃法?

劉秉福

講真,龍巖人吃牛肉還真是講究👌不管是Q彈的牛肉丸、爽口的牛肉兜湯、玲琅的牛八件、滋補的牛肉養生湯,甚至牛蹄、牛頭骨、牛血,牛骨髓這些七七八八的牛配件,也能吃出令人讚不絕口的絕佳口感。

壹周君還記得是兩年前去到的龍巖,大街小巷中的客家牛肉館隨處可見,隱約飄出的牛肉香,瀰漫著整個城市。不經意間進入一家連銘牌都沒掛的小店,搞不好就是經營10年+的口碑老店。

學著當地人喊一嗓子:“老闆,來份牛肉兜湯加碗拌麵”,對頭!就是最市井的龍巖味道!

說起龍巖人吃牛肉的歷史,要從“豬要喂得飽,牛要喂夜草”這句客家民諺開始。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佈在閩西龍巖等地,這裡大多是山地,所以客家人日常都會飼養黃牛和水牛,於是,也慢慢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

久而久之,就有了所謂客家牛肉製作方法的“四道功”,以及所引出來的各式各樣特色“牛小吃”啦。

首先來一個壹周君最愛的——龍巖牛肉丸。

龍巖最出名的牛肉丸在下洋鎮,屬於福建傳統地方名菜。下洋鎮是有名的僑鄉,壹周君當年去龍巖時,導遊就提過“下洋四大景”:看初溪土樓,觀虎豹別墅,洗僑鄉溫泉,嘗下洋肉丸。

下洋牛肉丸其實就是潮汕牛肉丸的分支,口感和製法都差不多,以Q彈爽口、柔韌松香著稱。但是為什麼能成為“閩西一”。壹周君認為最大原因就是下洋本來是肉牛養殖基地,屠宰場的肉牛現殺現做現賣,牛肉丸自然是爽口無比啦。

然後就是牛肉兜湯,所謂“兜”,與客家方言中的 “端”發音一樣,據說舊時客家人忙農活,連坐下來喝湯的時間都沒有,只能端著牛肉湯喝完立馬開工。還有一種說法,“兜湯”就是“濃湯”,以濃郁的木薯粉湯汁而得名。

製作牛肉兜湯最難的一步就是切肉,十分講究刀工,切完之後還要用刀背或是木槌反覆敲打肉片,最後湯水用木薯粉勾芡,成品是琥珀色算是正宗。

直到你吃完這碗牛肉軟嫩,芹菜幽香的牛肉兜湯時,或許才會體味到縱橫在街巷裡的客家小吃,原來早已融進了客家人的血脈之中,成為客家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